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数据背景下的出版业,不仅能将数据转化为基于内容的信息产品,而且还能从数据中发现潜在的商业模式和市场趋势。本文从实践探索的角度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的三种新型出版模式,即众包模式下的故事创作与出版、预测语义与精准推送的按需出版、基于开放数据的可视化互动出版。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是一种信息现状,同时亦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发展的一种思维方向,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出版业更好地厘清人们对阅读的真正需求,从而让出版方能够准确地找准自身的定位,选择更适宜、准确的出版内容。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对信息网络化问题,国家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本文以大数据为背景,在阐述大数据对我国出版行业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出版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希望能够为实现我国出版业高质量、完成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给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许多变化,并推动着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出版业在大数据背景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通过大数据技术在出版业的运用,阐述了新时期的编辑应当在出版工作中树立起大数据意识,并通过有效利用大数据在选题策划、内容编排、营销推广、读者服务等出版环节中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自2013年起,大数据成为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许多现实案例向人们展示了大数据应用的效果.一方面大数据应用在出版行业中的意义备受肯定,另一方面真正利用大数据研究或解决问题的案例却不多,其原因主要由于出版业大数据思维薄弱,大数据研究没有落到实处,行业信息不全、数据缺失等问题导致大数据应用难以发力.对此,应当在全行业树立大数据思维,从基层出版企业开始重视原始数据的积累,加快建立分级数据平台,同时要注重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建立大数据研究机构,使大数据研究在行业内尽早落地,加快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出版业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大数据的主要特征及国内外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了大数据给出版业带来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并从出版商角色转变和数字出版向数据化出版转变等方面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出版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将引导不同行业、领域进行融合,将不同范围中的要素联系起来,这是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促进出版行业与信息技术融合,是传统出版行业与数字出版业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研究了出版未来发展趋势,并探析了ISLI标准在出版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分门别类地阐述大数据技术在大众出版业、教育出版业、学术和专业出版业、新闻传播业以及新型互联网出版业各个出版环节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和总结不同类型出版企业在大数据应用过程中的特色与侧重点,为出版行业利用大数据技术改造升级、重获生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出版业在大数据的推动下,其内容生产模式、营销模式和商业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难于获取海量数据、缺乏专业的出版数据挖掘和分析人才以及难以平衡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等诸多挑战。建议我国出版业从"小数据"做起,增加与读者直接接触的机会并强化文化把关人角色,加强出版大数据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国报纸出版工作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报纸出版事业与产业发生深刻巨变的五年.全国报业出版工作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加快报纸出版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报业出版产业,加强对报纸出版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报纸出版业呈现出大改革、大发展、大变化、大跨越态势,初步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报纸出版业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我们周围的世界发生着看不见但影响巨大的转变.最近这些年,大数据告诉我们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这股浪潮的席卷之下,激发了新闻出版业对大数据的关注与探索. 一、出版业发展大数据:先了解,再应用 出版业的数据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然而出版领域究竟包括哪些数据?如何采集?不同的数据又指向何种应用?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出版业大数据建设与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自21世纪初开始,我国数字出版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媒体出版已经成为现实.新一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技术进步将对出版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出版业要敞开胸怀,迎接新技术的挑战,迎接发展新纪元——智能出版时代的到来.为此,出版业必须深刻认识和处理好智能出版的五个关系:智能化与数字化的关系、优先智能化与全面智能化的关系、技术主体与出版主体的关系、智能化与版权的关系、高度智能化与出版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自21世纪初开始,我国数字出版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媒体出版已经成为现实.新一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技术进步将对出版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出版业要敞开胸怀,迎接新技术的挑战,迎接发展新纪元——智能出版时代的到来.为此,出版业必须深刻认识和处理好智能出版的五个关系:智能化与数字化的关系、优先智能化与全面智能化的关系、技术主体与出版主体的关系、智能化与版权的关系、高度智能化与出版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邱然 《科技与出版》2021,(10):79-83
大数据将推动出版业进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具有内容创作领航、读者阅读赋权和出版流程再造等优势.通过行业调查和案例分析发现,出版业在应用大数据的过程中,存在过度讨好读者、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缺乏、大数据杀熟、用户隐私保护堪忧和数字资源版权保护不实等问题.因此,要秉承导向为先、人才为本、盈利为基、保护为要、制度为纲的大数据应用策略,全方位推动我国出版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邱然 《科技与出版》2021,(10):79-83
大数据将推动出版业进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具有内容创作领航、读者阅读赋权和出版流程再造等优势.通过行业调查和案例分析发现,出版业在应用大数据的过程中,存在过度讨好读者、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缺乏、大数据杀熟、用户隐私保护堪忧和数字资源版权保护不实等问题.因此,要秉承导向为先、人才为本、盈利为基、保护为要、制度为纲的大数据应用策略,全方位推动我国出版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数字时代电子阅读器界面设计思路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出版业日益加快了从出版工艺、出版介质乃至出版物传播与流通方式等方面向数字化转型的脚步,数字出版成为继传统的纸介质后的一种新型出版形态。以数字出版带动整个出版产业的现代化已成为当今出版业的发展趋势[1]。  相似文献   

16.
卡利斯特传媒公司成立于201 1年,在201 4年全美8个发展最快的独立出版企业中位列第一.它成功的秘诀是围绕大数据分析结果来确定拟进入的利基市场,开发选题,并雇佣优秀的自由撰稿人据以快速创作图书.卡利斯特将大数据与出版技能深度结合的尝试,也许是出版业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喆  罗娜  何文娟 《出版广角》2021,(10):34-36
5G时代的到来为在线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为在线教育的延伸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此背景下,教育出版作为在线教育的素材基础,如何推动出版数字化创新升级成为重要的探究点.5G技术将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内容服务与生产中的作用逐渐显现.此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较少,而近年来在5G赋能下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大幅提升,5G与大数据技术整合将成为出版业数字化改革的重要措施.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与数字出版产业全方位融合.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应用正逐渐成为出版界关注的热点。大数据将革新出版业对信息和知识的搜集、储存和传播方式,对整个出版产业体系的重构起到决定性影响。产业重构时代的出版业如何应对大数据?在实施大数据战略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关键问题?这些都需要出版业界进行前瞻性的深度思考。吴赟在《产业重构时代的出版与阅读》中,为我们解析大数据背景下出版业应深度思考的五个关键命题,指  相似文献   

19.
《编辑之友》2016,(8):12-18
本刊记者:大数据给出版业带来了新机遇,之前对于读者购买行为和阅读行为的洞察,是出版业缺乏的,但大数据使得这一影响出版业发展的外部难题解决得以可能.另外,就出版社的经营管理而言,大数据也可帮助编辑更好地配置出版流程上的各种资源.诸位专家,请各位就大数据给出版业带来变革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以此分析大数据到底给出版业带来哪些机遇?或大数据出版到底具有哪些优势?  相似文献   

20.
刘银娣 《出版科学》2018,26(4):89-92
探讨人工智能应用给出版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包括促进出版大数据向大机遇的转化、提高出版生产效率、促进图书发现.梳理出版业应用人工智能面临的挑战,包括读者数据的获取难题、出版规律性的发现和分析难题,以及具备出版经验的智能科学家人才缺乏问题.指出要应对这些挑战,出版业在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中要注意数据驱动而非代替人类决策、训练人机交互,还要提高出版人的专业素养,识别出版市场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