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她一生下来,就缺少左前臂。助产士看到她时,彻底惊呆了,于是小心翼翼、字斟句酌地对她的母亲说:“你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儿,她有两条腿、一个漂亮的脸蛋,可是却缺少一段手臂。”  相似文献   

2.
田永清 《出版参考》2005,(26):43-44
二月河自述: 母亲墓前的沉吟 我的母亲是一位性情刚烈的女性,她常常没有握针,而是擦枪--她是与新中国共同诞生的第一代警察,一九四八年是县公安局的侦察股长.除了打枪,她还骑马,过黄河进伏牛山.能打枪会骑马,母亲在我心目中不是倚门盼子灯下走针的女人,而是英雄.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韩国作家李福英,她自写自画了一部给13岁少女的卡通书。捧读这本书,你会发现一种无可挑剔的美。作者以一种东方式的深沉的人文关怀,以一种母亲的智慧,亲切地、豁达地给13岁的女孩子描述了成长的美丽及生命的快乐,没有一点儿卖弄炒作,没有一丝轻薄亵渎,作者用优美的语言轻松愉快地解释了少女青春期所遇到的一切烦恼和困惑,揭示了“我从哪里来”的生命奥秘;“见到了心仪男孩就怦然心动”的青春期奥秘。本书  相似文献   

4.
母爱的神性     
母亲完成了她一生的使命,安详地躺在花丛中,她走入了永恒.我们的生命,成长,得到的爱,我们心里刻下的关于她的一切,是她的灵魂永生的足迹.我的意识深处,总感觉母亲还在,仿佛她一会儿就会开门进来,走了的只是病坏了的肉体,母亲的爱永远伴随我们.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教诲     
在我的家庭档案里,有"母亲的教诲"这一类目.类目名称源于家乡流传的"养儿不教,娇儿上灶"的一句古训,这一训诫从反面说明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母爱是伟大的,而母亲的教诲是最好的母爱.我母亲在十年前就已去世,如今我也早已当了母亲,但她的谆谆教诲还清楚地记录在卷,并永远铭记在我心中.  相似文献   

6.
一顿晚饭一个人花一千元港币到底是太贵还是太便宜?这得看你是从什么角度来看这顿饭了。假如你是一般食客,你或许会觉得这简直是穷奢极侈;但你若是一个餐饮业的行内人,你可能就会认为这一餐的取价恰到好处,甚至物超所值了。庄祖宜就是如此一位内行人,全靠她,我才知道香港星级餐馆真是艰苦经营,在那里吃饭实在是太过“划算”。而这位香港内行人,居然是个台湾女子。  相似文献   

7.
怎样拥有杜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朋友知道我喜欢杜拉。后来这成为了一种持续不断的状态。这样无论好还是不好,却是我无法选择的。让生命中有一个女人,与你心心相印。在她的灯塔一般的照耀下,走你的路。你便有了依托。仿佛始终有人做伴。而且是一个熟人。在你的身边,说着她的故事。而你听。与她分享她的痛苦与爱情。那痛苦与爱情也是你所熟悉的。因为你了解她,就像了解你自己。这就是一种关系。一种关于灵魂的关系。你不管那个女人是不是有时会让人难以忍受,但她就是那个人,亲近着你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8,(3)
美丽的使者时代的歌手——我读《文汇报·笔会》文/郭平安如果你阅读《文汇报·笔会》,时间不长你就会对她产生一个很好的印象。你会认识到她好像是一位美丽的天使,把美传播给了你,使你得到心情愉快。你还会认识到她是一位时代的歌手,她歌唱善者,歌唱强者,歌唱伟大...  相似文献   

9.
<正>"大哥,这是你要查找的知青花名册,我已给你复印好了,希望这个档案能帮你找回那几年工龄。"只要一走进遂宁市档案馆接待查阅室,你就会看到一位五十来岁的女士,她精神饱满、面带微笑,抱着一撂撂档案忙前忙后,不停地招呼查档群众。她,就是保管利用科的主任科员——何德凤,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何大姐"。自从2000年调到档案部门起,何大姐接触的便是库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孙庆春的镜头会说话,也有人说孙庆春的文字有嚼头。对此我真不敢当。假如给编辑、读者真的留下了那么点印象的话,我只能说我对军营和战友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感情归根到底一个字,就是“爱”!让爱的种种情愫凝聚到镜头和笔端,去宣泄感情,去打动编辑。—一孙庆春初夏的一个深夜,孙庆春在闷热的暗室内,放完女军医王毅的新闻照片;开始写文字说明:“一曲《说句心里话》,常使她唱出两行热泪。作为妻子,她一年难得与在地方工作的丈夫有几次团聚;作为母亲,6岁的女儿常常被她锁在家里。这位济南军区某团卫生队军医、团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1.
邢良俊,一位端庄文静、朴实谦和的文学编辑。初次相识,她那平静的神态和那眼镜片后透出的目光,会使你感到手足无措,你仿佛是她审视的一部书稿。相处久了,你会感到那神态和目光无时不充溢着温和与善良,在这更深处,你会感到一股火焰在燃烧着,她燃烧着自己,她照亮着别人。20多年了,那上千万字的书稿中浸透着她不尽的心血,《悲惨世界》(节译本)、《巴山不了情》、《布达拉宫的枪声》、《当代苏联文学作品选》、《翻译文学选刊》……这一部部文学作品发表的同时,也伴随着她生活的痛苦、艰辛和欢乐。而当这些书籍获奖时,她没声张,更没有炫耀,她如同她的名字,躲在了封二、封三那并不起眼的地方,这名字,只是说明了一种责任和义务。然而,没有这封内不起眼的名字,会有封面的光彩与荣耀吗?一个个文学新秀——贾平凹、陈忠实、邹志安、和谷、莫伸……就是在这默默的辛劳之中被推向了当代文坛。  相似文献   

12.
江坪 《新闻实践》2005,(11):45-45
今年国庆前夕,浙江在线举办了一次摄影比赛活动,题目是:“‘我行我秀’数码摄影大赛”,在开场白中有这么一段话:“秋高气爽,金桂飘香,又一个黄金周来了!值此长假,或许你会自驾畅游在城郊乡野,或许你会跨出国门领略异国风光,或许你会沉醉在祖国的山山水水,或许你只是和家人团圆、与朋友小聚……无论你在哪里畅游,无论你和谁团聚,你一定都会举起手中的相机,拍下无限的风光,摄下欢乐的时刻!那就一起来秀一秀你的精美照片吧!” 这个创意受到了广大摄影爱好者的青睐。人们可以在欢乐中展示自己的摄影才艺,也可以从中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3.
正小野很小的时候,从她奶奶那里学会了一套评判标准,那就是,害虫和益虫。有天我正吃饭,她突然从旁边飞身而出,口中大喊一句"害虫,打死",然后一只飞蛾就被她拍死了。我大吃一惊,说:"我去,小野,这是不对的。"这句话的结果就是,小野又学会了一句"我去"。她说:"我去,是奶奶说的。"这是我一直想和她探讨的一个观点,但我想了很久也没找到合适的措辞。为此我和我的母亲还争辩过:"对于那些虫族,所谓的有害与有益都是相对于人类而言,但你让小孩子有了这种二元对立、非黑即白、贴上标签即可捕杀的想法,并不利于她的身心。"我母亲反驳道:"那蚊  相似文献   

14.
王丹丹 《大观周刊》2006,(37):84-84
中秋节赏月,既不是因为她最圆,也不是因为她最亮,而是因为她的目光有一种魔力,让相互思念的人团聚。中秋月圆夜,您的赏月方案筹划好了吗?本期,我们就为你推荐几个绝佳赏月地!  相似文献   

15.
有两种人读书必然读得十分认真、仔细,甚至有些挑剔:一是书稿的编辑,一是想评论此书的批评家。倘若这两种身分合而为一,既是编辑又是批评家,那就必须说是投入的了。我常以为,合格的编辑是成功的批评家的最适宜的人选。比如读一部小说,不大会有像小说责编审读书稿那样逐字逐句地凝神推敲,虽然人们常说编辑是为人作嫁,但无论如何,小说的问世有编辑的一份心血。用个不很切当的比方,如果作者是小说的母亲的话,编辑该是孩子的保姆。保姆有时常会比母亲更宠爱她携带过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整整12年未见母亲和兄弟姐妹等亲人的弱智女叶华芳,在浙江省《温岭日报》和《乐清日报》两报记者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回到了宁海县前童村,和苦苦思念她的亲人团聚。这10几年,叶华芳生活在乐清,一直自称是浙江省温岭市泽国人。  相似文献   

17.
误会     
每当看见书架上那两本《趣味数学》,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去找好朋友丁婧妍玩,玩着玩着,我不经意地瞅了她的书架一眼。咦,《趣味数学》?那不是我前几天丢的那本吗?于是我拿下来一看,上面还工工整整地写着我的名字!我正要叫她,她就笑容满面地走过来了,说:“哟!你可真机灵,这么早就发现我要送你的生日礼物了!”我想:还挺会编,竟然说是送我的生日礼物!于是我就说:“少装蒜了!说实话!这本书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她认真地说:“是我要送你的生日礼物呀!你怎么了?”我说:“少骗人了!这本书明明是我爸爸在北京给我买的!…  相似文献   

18.
读到铁凝的《母亲在公共汽车上的表现》,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我亲眼见过我母亲挤车时的危险动作,远远看见车来了,她定会迎着车头冲上去。这时车速虽慢但并无停下的意思,我母亲便会让过车头,贴车身极近地随车奔跑,当车终于停稳,她即能就近扒住车门一跃而上.她上去了,一边催促着仍在车下笨手笨脚的我——她替我着急;一边又有点居高临下的优越和得意——对于她在上车这件事上比我机灵。每次同乘公共汽车的时候我都是被母亲‘率领’着上车,总是母亲比我‘忙乱’而主动,比方说,当她能够幸运地同时占领两个座位,而我又离她比较远时,她总是不顾近处站立乘客的白眼,坚定不移地叫我去坐。”  相似文献   

19.
一宝珍来找我,我知道有事,没想到是这回事.她找一个当兵的对象,见一面就走了.然后那男的就给她写了一封信,表示同意相处下去.宝珍是我的小学同学,她长得很漂亮,也很能干,在农村是里里外外的一把好手.男方的母亲非常愿意,男的也就同意了.宝珍来是为了让我给她回信,她小学还没毕业,不会写信.  相似文献   

20.
彭懿 《编辑学刊》2005,(1):64-67
一 如果一个月圆之夜,有人叩响了你的门一 如果门外是一个袅袅婷婷女人-- 如果这个女人冲你一笑,然后你就像中了魔法似的跟在她的身后出了门,你们在雾中走着,不,是双脚离地飘了起来.不久,她就把你带进了一片魅幻般奇异的大森林.于是,你就看到了另外一个国度,那里有妖精出没,那里有狐狸的窗户,那里的树枝上全都落满了白色的鹦鹉,那里听得见女孩的灵魂在嘤嘤抽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