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夏天,一位刚到出版社工作的朋友对我说:有一位作者写了一本社会科学方面的专著,在他们出版社出版了。作者拿到样书后,一看印数只有几万册,便要求出版社马上重印。出版社的同志认为印数已经不少了,不同意马上重印。作者便说:“你们不同意,我可以请××出版社另出一版。这本书是我个人写的,我享有版权。”出版社的同志说:“不行,这本书的版权是我们的,著作权才是你的。”作者说:  相似文献   

2.
谈点感受     
1951年秋,我们一批新同志跨进中南人民出版社,社里给我们上的第一堂业务课,也是政治课,是学习毛主席题写的“认真作好出版工作”的指示。不久,社里印发的黄布硬壳“工作笔记”本,扉页上印的也是毛主席手书的这八个大字。它时时激励和教育我们要认真做好出版工作。现摘取自己在过去编辑工作中的几个片断谈一点感受。 不下真功 必尝苦果 1953年初夏,农业组编辑的《1954年农历》即将付印。编辑组长田溪同志要我和该书的责任编辑仔细把历象部分的清样核对三次付印。按照这个要求,我们两人轮换着一人读原稿,一人看清样,反复以原稿  相似文献   

3.
《编辑心理论》花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姬建敏的专著《编辑心理论》即将出版了。她抱着书稿清样,兴高采烈地跑来要我作序。建敏善言:“写什么怎么写都行,有个序,我这书就算完整了!”怎么好推辞呢?序者,绪也、叙也。但对编辑心理学,我没有系统研究过,序写不来,只能写点儿散叶花絮。要赏新曲,还得细翻《杨柳枝》,读读建敏女士这本书。  相似文献   

4.
我乡宋家村残疾青年白五堂,这几年订阅报刊收集信息,引进良种免费服务乡亲,很受群众欢迎。我便专写一稿在8月18日《陕西农民报》开办的“残疾人天地”专栏上发表。稿子见报后,正赶上秋播,不少人看了报后找白五堂联系良种。我自然也为自己写了  相似文献   

5.
这篇小文章,两年前就想写,标题打算叫做《我也“左”了一回》。一想,这个标题不大好,因此放下了。这两天注意到一个新情况,很高兴,便又来了劲头,并且改用现在这个题目。是怎么回事呢?请让我往下说。两年前,一家出版社出我的一本书,我要求看清样。责任编辑是老朋友,表示求之不得,十分感谢。又千里迢迢打电话来,简直是用恳求的语气说:“请你老人家一定要注意数目字。”我很奇怪何以他这样郑重实事,过去似乎没有这么严重。他说,他们去年有一本书,被查出来两百多个错。他说绝对不可能,那本书统共才十多万字,哪能错那么多?自…  相似文献   

6.
我怀着极大的兴趣,拜读了陈昕等著《中国图书业经济分析》的清样。 1983年,在第一届全国出版年会上,我发表了《出版物的特殊性》。这篇文章的副题是《出版经济学绪论》。顾名思义,我是打算写一本出版经济学的。此后,我虽然发表了几篇有关出版经济学的文章,但由于主观上缺乏进取,客观上事务太多,至今仍然拿不出一本《出版经济学》。看到《中国图书业经济分析》,深感本书的研究课题与本人志向有异曲同工之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对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拟好了,文章成一半”。这话是颇有道理的。然而真正使自己的“眼睛”能够达到传神,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却要下不少苦功夫,对此我有着独特的感受。记得三年前,我当团队报道员时,一次,我写了一篇自认为内容不错的稿子,却无论如何苦思冥想,也想不出一个确切的标题,便随便拟了一个标题匆匆寄报社,过后几个月毫无动静。新闻干事知道后,仔细的看了看,把我的标题给“抹”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鲜、活泼而又耐人寻味的标题。发出不到两周,报纸上便原文照发了。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标题的重要,并…  相似文献   

8.
偶尔约聂总写过几篇稿子,便被聂总称为催促他写稿子的人;和聂总只是有过几次当面的和电话的交谈,便被他称为合作非常愉快,这是我作为一个出版专业刊物编辑的最大的欣慰。而与聂总交往最大的收获则是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家风范”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近来,有个爱好新闻写作的青年朋友问我:“为什么我写的稿子难得采用,你写的稿采用的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说:“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还是把稿子拿来看一看再说。”稿子拿来后,我粗略看了一下,立意还可以,角度也比较新,就是语言不够精练,内容有些重复。我对他说:“你这篇稿子是为电台写的,电台早新闻节目只  相似文献   

10.
我一接到第五期《新闻爱好者》,就被《庄稼棵里也出新闻》这条标题吸住了。翻开一看内容,更是爱不释手。我边看边想,看了四五遍。我周围的几个新闻爱好者也争相传阅。我是初学写新闻的,写作水平和认识能力都很低,写的稿件常常石沉大海。原来总认为自己生活圈子小,没有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什么新闻可写。看了吴学斌同志既有经验,又有实例的文章后,我去掉了“没新闻可写”的包袱,也学得了吴学斌同  相似文献   

11.
杨捷同志的新闻通讯报告文学选集出版前夕,他带着终审的“清样”约我为它写序。我感到欣慰,也觉得不安。作为新闻战线的一名老兵,为我省一个又一个优秀中青年记者脱颖而出,为他们的作品一本又一本结集出版,感到由衷高兴。令我不安的是,新华社社长穆青为杨捷新闻作品选集题词:“记者的报告”,著名记者海棱为杨捷同志题词:“人民记者”,这些名流、权威的笔迹,无论是对杨捷的作品,抑或人品,都做了高度评价。再让我步其后尘,提笔作序,实感为难。但是,读着那一篇篇激情横溢,文字清新、朴实、优美的作品,却使我思绪绵绵,心潮浪  相似文献   

12.
在讨论95年的图书出版选题时,花山文艺出版社的同志对《焦裕禄传》一书的选题内容作了介绍之后,大家一致认为,这个选题很好,可以列入局级重点图书出版计划。最近,我看了这部书稿的清样,觉得这是多年未曾读到的一部感人至深的好书。焦裕禄,这个响彻云霄的名字,早在30多年前就为我们这一代人所崇  相似文献   

13.
“文山会海”,通讯员会随时碰到。“山”,有别人造的,也有自己造的。“山”虽难登,但其中有“宝”,就看你如何去开采。去年底,我去县防疫站采访,适逢年终总结,他们便将各科总结、全站总结全抱给我,几万字的公式化文章,面面俱到,写得粗浅,不便编稿。耐心看完后,我从中挑出“我们监督了城关食品卫生”一句为线索,深入采  相似文献   

14.
作为基层通讯员,平时接触文件的机会少,看书报也有限,因而写起稿来难免有盲目性,见啥写啥,稿件采用率低。要想改变这种境况,我体会到要做到“三要”。 一是要设法了解各个时期的宣传动态,使写出的稿子能跟上形势。我写成的第一篇消息便是如此。当时,正值1992年冬季,为了掌握这一时期的宣传动态,我便跑几里路出沟,到公路沿线农户家中听了几次广播,掌握了“护林防火”是这一时期的宣传要点。有天晚上从村护林员那儿得知,村上因年初村民上坟烧纸引燃山火及滥烧地边,被乡上年度总结通报批评,村上决定改进工作,狠抓落实的情况。没几天,果然见村上大会小会讲护林防火,并采取层层承包制,责任落实到人,还成立了两个预备打火队。我便采写了《岩湾乡护林防火措施落得实》的消息投给县广播站后不几天就播发了。  相似文献   

15.
刊中报     
父亲帮我改文章(散文)沛渊父亲是位“老新闻”。初入“爬格族”的我常令同行羡慕不已──写稿有人改,发稿有人帮,条件的确得天独厚。记得第一次写稿,我将写好的稿件抄得工工整整摆在父亲的案头。谁知。父亲只是草草一看,大笔一挥,便把我满腔得意与希望给抹杀了。末了仅说一句:“基础还可以。”既然“基础还可以”,证明我还可以写嘛!以后,我又写了几篇,又工工整整地摆在父亲的案头,盼望着父亲能替我改一改,然后再给我介绍几个报社的编辑,顺顺利利地发表。可是,父亲的态度不冷不热,开始还草草一看或者讲几句“快上路了”之类…  相似文献   

16.
秋天的收获     
最近胡永其同志送来《风雨海棠红》书稿的清样,邀我为这本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剧作选写一篇序言。我与他交往已有好几年了,知道他一直在戏剧创作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如今他的剧作出版,我一来表示祝贺,二来也顺便谈一点自己的感想。  相似文献   

17.
对搞新闻这一行,过去我一直认为那是文人们的事。象我这样小时候只跟父亲读过几年书的人,想也没想过。可“文人们的事”,偏偏与自己有了缘份。那是1960年的事,当时我在西安某工厂里当车间主任。有个徒工星期日进城看电影,在一家五金商店门口碰到一位农民,带着柴油机零件,想找个地方修理,正蹲在那里发愁.当他问明这个老人,知道是为抗旱的大事必须赶紧修好时,便毅然放弃看电影,把这个农民带回厂里,用了一下午时间,帮他修好了。我知道后,称赞他做的对,做得好。于是,我就提笔把这事写下来,寄给《西安  相似文献   

18.
刚开始给专栏写稿时,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命中率当然很低.1992年底,我们部队有一位志愿兵团专业技术过硬荣立了二等功.我在看《解放军报》时发现里面有个“连队新闻”专栏,这个栏目当中反映的多是基层连队的新鲜事,于是我便瞄准这个栏目的特点,写了篇稿投了出去,没过多久,“连队新闻”栏目便以《陈贵新精通业务荣立二等功》为题登了出来.使我尝到了给专栏写稿的甜兴.之后,我便着力研究我所接触到的各个报纸专栏的内容、特点、写  相似文献   

19.
“领导上班开会,群众下班看会。”对这句话,我初听不解其意。后细细琢磨,才明白这是群众对领导机关开会过多、新闻机关报道会议过多的一种辛辣的批评。事也凑巧,年前,碰到一位给领导同志当秘书的朋友,寒暄时,我问道:“近来忙吗?”答曰:“忙啊,每天少不了要给首长写一、两篇讲话稿。”朋友反问:“你如何?”我说:“彼此彼此,你忙着写  相似文献   

20.
红烛 《新闻界》2003,(3):64
有家市报新闻研究室经办的《通讯》杂志,专辟了一“读者评报”专栏,开篇并作出了“竭诚欢迎广大读者和通讯员‘挑剔’”的致词。通讯员小李觉得这是向报社“献爱心”的好机会,便用心写了一篇《我对贵报副刊的几点看法》的评报稿,文中不免对时下副刊用稿提出了一些批评建议。心想编辑同志看了一定会有所启示。哪知《通讯》用出这稿后,小李投给副刊部的杂文散文稿则再也用不出了。他很是不解,赶到报社查询。过去副刊部的同志看到他来都十分热情,又是让座,又是问好,接到稿子有时当即就审阅编发,可这次竟一个个不予理睬,送的稿子也看都不看丢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