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学活动是认知活动,同时也受人的情感因素的调节,真所谓:“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语文教学过程总是始终伴随着情感活动,脱离情感活动的语文教学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应有机渗透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是思维活动及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情感参与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是学生真正投入、参与教学过程的前提条件,它应渗透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陈萍 《生物学教学》2001,26(2):16-17
情感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认为,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是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这是由于认知活动被界定为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学生在情境中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乐意地感知情境,主动地发现问题,积极地参与讨论、交流,愉快地进行练习等。因此,调动情感因素,可以有效提高认知过程的积极性和认知水平。本文就生物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对认知过程所起的积极效应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师生双方既进行着知识的传递,又存在着情感的交流与发展,它是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统一,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感可以促进认知活动。但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情感作为提高和促进认知活动的手段,只是情感教育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把完善学生的人格作为教育的目标,这样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相依相存,水乳交融地贯穿于教学过程。因此,关注情感因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学习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以师生的情感为基础,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一旦学生对老师感到亲切,才敢于独立思考,才敢于交流思想。所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认为做到“近、尊、爱”能有利的促进情感教学。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也是情感活动。情感是语文教学氛围的核心,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推动师生双边活动的强大动力。这里的情感包括教材文本蕴含的情感、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如果忽视了师生双方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就会出现死气沉沉的局面,使教学效率低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刘宗鹏 《考试周刊》2011,(18):67-67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只有将教材的创作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情感三者沟通、融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使教学场景呈现出强烈的情感共鸣状态。  相似文献   

9.
蒋纪泉 《现代教育》2003,(14):17-17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着复杂、高级的认知活动,进行着知识、信息的传递、反馈,进行着智慧、思想的碰撞、交锋。同时也伴随着情感的变化和交流。这种情感活动,在教学中往往会被人们观念上日益强化的认知活动所掩盖而受到忽视。但正是这种情感因素,不仅具有某些动机的作用,而且更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功能和性质,对教学乃至教育活动教有着巨大的影响,是左右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要进行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往,这实质是师生在进行情感交流。课堂教学过程,其实就是认识和情感双向活动交流的过程,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教学活动信息交流的桥梁,在中师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情感的因素,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反之,忽视情感的作用必然使教学枯燥无味,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人的情感,从来就不会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它总是以带有特殊色彩体验出来的。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关系到教师与学生在情感等方面的动态的交际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的情感教学往往起到重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王晓丽 《考试周刊》2013,(38):151-151
新的思想政治课突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把情感活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塑造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文章就如何在政治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美国当代情感教学理论创始人罗杰斯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间情感的相互交流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知识的传授、个性的培养、潜能的开发、创造性的激发都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语文是一门最富情感性的学科。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中说,西洋的语言是法治的,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  相似文献   

14.
李春林 《成才之路》2010,(20):32-32
语文教学从本质上看是以认知活动为载体的情感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思维的内在活动。教师要从教材上挖掘情感因素,认真设计情感活动,通过创设情境、启发诱导人格熏陶,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教学要充分协调师生情感活动,让情感教育更好地渗透进语文教育,相辅相成,将语文情感活动推进到“春风化雨”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忽视丰富多彩的情感活动,课堂教学一定是乏味的、枯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实行愉快教学。  相似文献   

16.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情感对于人的认识活动的重要性。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带着某种感情在教,而学生也是以某种感情在学,没有任何情感的教育过程是不存在的。而学生的情感主要是在教师情感的影响、诱导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既是语文教学的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知过程。教学过程中情感渗透力量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笔者现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教研实践,就情感因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其作用谈几点粗浅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传递信息、情感互动的过程。英语教学活动也不例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注意应用情感效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功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人人都有情感,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反应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教材是编者主观意识的产物,无一不饱含着他们的情感。学生领会教材的内容与艺术技巧,就是对作者寄寓作品的情感与寄寓情感的方法的体会。语文教学过程应是理智与情感的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周瑾 《教学与管理》2007,(11):130-131
教学过程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过程,而在如今的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往往被人们忽视。20世纪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情感教育原理认为,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产生与发展自始至终是互相交织、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