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点列可以将函数、数列、解析几何,导数以及不等式等知识融为一体,综合性强,以点列为载体考查数列知识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问题.以点列为背景,与前n项和有关的不等式问题包括求取值范围、证明不等式、比较大小、恒成立等问题.解决问题的通法是先将点列问题数列化,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再考虑能否求出相关数列的前n项和.  相似文献   

2.
“点列”问题即是由曲线上的点为起源,编制而成的数列问题.它可以与函数、解析几何、数列、不等式以及导数等知识相互交汇,综合性强,表述简单易理解.以点列为载体考查数列知识的题目是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共有7个省市11套文理科试卷均以点列为背景.点列问题多以填空或解答题的形式出现,且7个省份的试卷最后一题均不约而同地以点列问题作为压轴题,因而此类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对这一热点问题作分类探析,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题以数列知识为载体,与不等式证明相综合,主要考查数列的递推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求和以及不等式的证明;考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向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相似文献   

4.
邹巧如 《教师》2010,(4):88-89
数列在历年高考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情况下都是一至两个客观性试题和一个解答题,分值占整个试卷的15%左右,很多题都是以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前提,然后结合放缩求和证明不等式.本文将中学数学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数列的最值问题,是数列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在高考中,不管是选择题或填空题,还是解答题都经常会出现.因为数列的最值问题,不仅可以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递推公式、求和公式、图象等,还可以考查函数的性质、不等式性质、线形规划等知识.关于数列的最值问题,可以用以下一些方法求解:  相似文献   

6.
纵观近几年来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数列解答题通常是先求出通项公式,然后再证明数列前n项和的不等式.其中证明不等式难度很大,学生难以把握.本文对高考中重点考查的几种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1 知识点释要在历年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数列知识是必考内容.自2004年以来,在延续对数列客观题考查的基础上,连续3年在一试或二试中出现了数列解答题,大大增加了数列内容的分值比例.考查内容涵盖了数列的几乎全部知识点,如2004年一试第11题考查了数列的通项与求和知识,二试第2大题结合解析几何、不等式的内容考查了递推数列的通项、单调性及求和知识;2005年一试第7题结合多项式系数考查了等比数列求和知识,第13题以递推数列为背景考查了数列有关的性质和数论的初步知识;  相似文献   

8.
高考命题趋向 高考数列文科解答题与理科解答题的区分度很明显.文科解答题常以等差、等比数列或简单的递推数列为载体,以分步设问、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组合题形式出现,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概念性质,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应用和简单等式、不等式证明的推证能力.而理科解答题多为中档题或压轴题,它常以递推数列为载体,融方程、不等式、数学建模、数学归纳法与探索性问题于一体,主要考查数列求和、不等式证明和归纳猜想的创新意识与解题实践能力.这说明理科解答题比文科解答题在难度系数上至少提升了一个档次.预测这仍是今后高考数列综合试题的考查特点和命题趋向.因此,在复习数列时,应根据高考对文、理科考生要求不同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9.
<正>与函数有关的数列不等式的证明问题之所以成为近年各地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是因为它不仅处于函数、数列与不等式的交汇点,而且其证明的方法和解题思路独特,灵活性强,综合性高,能全面地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水平.赋值放缩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利器,下面举例说明,供参考.1先求和再放缩,证明不等式若通项公式的前n项和求出或公式变式后可以求和的,则先求和后放缩.例1函数f(x)对任意实数p、q都满足f(p+q)=f(p)f(q)且f(1)=13.  相似文献   

10.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因此高考对这部分知识的考查比较全面,题型多变,其中解答题的难度较高.纵观2008年高考,关于数列方面的命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数列本身的有关知识,主要有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以及求和公式;二是数列与其他知识的结合,主要有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的结合:三是数列的应用问题,主要以增长率问题为主.试题的难度有三个层次,客观题大都为低档题,解答题多以中档题为主,数列与几何、函数、不等式等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大题则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1.
<正>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的重点之一,因此,掌握数列问题的常规解法显得犹为重要。高考对数列大题的考查主要涉及通项公式和数列求和,但是这类问题也常和函数、不等式等知识综合考查。下面就用一道题来谈谈数列问题的解法。例1已知数列{a_n}满足对任意的n∈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导数背景下数列不等式的证明问题较为热门.这类试题通常设有两至三个小问,一般包含函数不等式和数列不等式,其中的数列不等式涉及前n项和(积),而这里的和(积)又是不能直接求出的,必须将数列的通项进行适当的放缩,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转化能力.通常的处理方法是通过换元,将函数不等式转化为数列不等式,以实现对数列通项的放缩,且放缩之后容易求和(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面对导数背景下数列不等式的证明题,不少学生束手无策,选择放弃,  相似文献   

13.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高考对数列解答题的考查常以中低档题为主,涉及的知识主要有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数列又常与三角、不等式等知识相结合。数列作为特殊的函数模型,是高中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汇合点,是归纳推理的重要载体,在演绎推理能力的考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高考模拟考试中的数列题进行分析,旨在为同学们的复习备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和模考题,对数列的考查主要是数列的性质、通项、求和、递推式、最值、证明、大小关系比较、数列文化题,以及与相关知识的交汇题,试题具有知识点多、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是高考经久不衰的考查重点.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高考关于数列方面的命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数列本身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2)数列与其他知识的结合,主要包括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的结合.试题的难度有三个层次,小题大都以基础题为主,解答题大都以基础题和中档题为主,只有个别地方用数列与几何、函数、不等式等的综合作为压轴题,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高考考题中数列方面的命题比较灵活,有的难度较大,有较强的综合性,但是我们总结发现其命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以下方面:1.大纲中数列本身的有关知识,主要有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2.数列与其他相关知识点的结合,其中有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的结合.3.数列的应用问题,个别地方用数列与几何的综合与函数、不等式的综合作为最后一题难度比较大,学生得分不容易,以下就几类易错的高考题,就考点、考查方向容  相似文献   

17.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因此高考对这部分知识的考查比较全面,题型多变,其中解答题的难度较高.纵观2008年高考,关于数列方面的命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数列本身的有关知识,主要有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以及求和公式;二是数列与其他知识的结合,主要有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几何的结合;三是数列的应用问题,主要以增长率问题为主.试题的难度有三个层次,客观题大都为低档题,解答题多以中档题为主,数列与几何、函数、不等式等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大题则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8.
数列部分在高考试题中所占的分值为17分左右,除了选择题和填空题以外,在近几年高考的全国卷和各个省市卷中大部分都有一道解答题,而且很多试卷是把数列题作为压轴题.在高考试题中数列有关的问题,抛开一些其他知识的“包装”,就数列本身而言,考查的能力点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求通项公式问题;2)求和问题;3)数列性质应用问题;4)求数列极限问题.本文根据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数列有关问题,对前2个方面的通性通法进行归纳并列举其,立用.  相似文献   

19.
数列是高考数学中常考常新的内容,考分占总分的12%左右.对于这部分内容,文理科的考纲要求是一致的,只是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选择题和填空题重点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基础知识.解答题重点考查数列的推理运算及等价转化、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归纳——猜想——证明等数学思想方法.数列常与函数、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知识综合,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在高考试卷中.  相似文献   

20.
<正>数列型不等式的证明,其思维跨度大,构造性强,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素质要求高,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具有很好的选拔功能,因而在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或模拟试卷纷纷出现.把这些试题放在一起比较,笔者发现其证明还是有章可循的,在高中阶段主要是四种途径可以解决,下面通过例题来加以说明.1利用放缩法证明利用放缩法证明,其中又有几种分法:1.1放缩成等比数列来求和当可以直接利用等比数列求和时,求和后放缩,否则,先将通项放缩.从某一项开始放缩后,和式转化为等比数列的和,求和后再放缩.在证明过程中从通项公式入手,观察分析,放大或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