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会议新闻,是大多数媒体的必有新闻。如何报好会议新闻,又是各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似乎成了常有话题。新闻界的一些媒体和名记者、名编辑在探索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受众意识:铸就精品的奠基石会议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从报道形式、选题到内容上,仍嫌“老套”。为了让我们的广大普通百姓能从会议报道中快速地、清晰地、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受众意识。其中关键要抱定一个宗旨:把会议变成“新闻”,让读者一口吃到“馅”。会议不等于新闻,如果把会议比作…  相似文献   

2.
周昶 《记者摇篮》2000,(4):31-31
新闻的最主要特征就在于一个“新”字,求“新”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以会议为报道对象的会议新闻也应该遵循这一新闻原则。在会议的新闻报道中,如何突出会议的“新闻点”,让会议新闻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闻?我认为,会议新闻要“鲜活”起来,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不能把新闻视觉仅仅局限在会议之中,那样写出来的会议新闻也只能是古板、干巴的一堆文字,没有生机和活力。要跳出会议外,让会议成为一个重要的新闻源,选取适宜的角度,用会议之外但又与会议内容有密切关联的新闻素材来补  相似文献   

3.
每天,翻开报纸,我们都会看到大量的会议新闻。它已成为宣传和解释党的方针政策、传送某个领域或者某个方面新信息的一种主要报道形式。如果我们逢会就报,报道方式又是老套路,势必把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淹没在套话、空话和长长的名单之中。读者不感兴趣。其指导性也就大大削弱了。那么,会议报道到底如何改?首先。不能“有会必报”。会议能否成为新闻,关键在于会议内容有无新闻价值。有的会议,如“两会”、“党代会”等重大政治性会议,不论其开会本身还是会议内容都有新闻价值。而有的会议,如工作例会,专业会议等,开会本身也许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不能成为新闻。  相似文献   

4.
会议新闻,是各媒体的必有新闻。但如何报道好会议新闻,又是各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似乎成了常有话题。精品的标准是什么?最重要的是看社会效果。一些媒体和名记者、名编辑在探索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受众意识:铸就精品的奠基石今天的受众为什么越来越不把有些主流媒体视为重要的“信息源”。反过来说,今天的受众大多还处于初中、高中的文化水平,不会把大量时间花在信息接受的过程上,特别是快节奏的今天;也不去仔细琢磨字里行间的含义,而喜欢透明地、立竿见影地直接获取…  相似文献   

5.
在会议中找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写会议新闻,有时整个会议议程中也难以找到一个极具新闻价值的新闻点,或者根据找到的新闻点充其量也只能做篇"豆腐块"大小的文章.这时,不妨将与会者讲话中讲到的故事组合成一篇稿件.这样,可将本来只能做"豆腐块"新闻的东西做成一篇1000字至3000字的"大稿",而且使自己的会议报道成了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学中,新闻体裁没有“会议报道”或“会议消息”、“会议新闻”一类,倒是在《书学》中找到“会议纪要”一词。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电视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会场的画面和会议的内容,久而久之,人们习惯把这类新闻称之为会议报道或会议新闻。  相似文献   

7.
王俊美 《青年记者》2003,(10):22-22
会议新闻是大多数媒体的必有新闻。作为机关报,不报道会议是不现实的,也是失职的。但如何报道好会议新闻,又是党报记者、编辑深感棘手的问题。作为一名从事新闻工作9年的记者,我认为,只要用心发现,平淡的会议里也能“挖”出新闻“富矿”。  相似文献   

8.
纵观中外媒体的报道,会议新闻是综合性报纸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如何报道好会议新闻,又是各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把会议新闻铸成精品,使其为读者所爱看,能引起思想上的启迪,感情上的触动,从而产生较大的社会共  相似文献   

9.
写好会议新闻,必须认真寻找新闻点,新闻性不在于会议本身,而是会议中能够作为新闻点的一个部分.在会议报道中,即使循规蹈矩,按照常规进行报道,也需要找寻自己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会议报道一直为媒体老总、新闻专家和记者所关注。因为会议报道陷入了忽明忽暗的误区:或是会议“鲜鱼”溜掉,报道毫无新意;或是会议报道铺天盖地,传递的新闻质量却低得可怜。看来如何改进会议报道始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  相似文献   

11.
像报道其他任何新闻事件一样,会议报道的重点是要把会议的新闻点“暴”出来。但会议的新闻点在哪里?是会议本身还是会议上某人的发言、会议的公报、宣言?有人会说,这些都是新闻。在多数情况下确实是。会议的“新闻点”通常是会议的主题或者某人围绕会议主题发表的重要讲话。当会议本身很重要时,会议自身自然也就是新闻,甚至是很有价值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改革会议报道的呼声在各新闻媒体始终不断,但呼声归呼声,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面貌依旧的会议新闻仍屡见不鲜,报道会议的记者仍然把镜头对准到会的领导。眼下面对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改革“会议”报道乃大势所趋,从中央台到各省市主流媒体,除了一如既往地做好会议程序性报道之外,最大变化的亮点是在抓“会议”鲜活新闻上下工夫,从内容到报道形式都寻求突破,巧妙装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下面笔者就对当前改革“会议”电视报道谈儿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李京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146-147
作为专业媒体的记者或通讯员,会经常接到一些会议新闻的报道任务,如何在“会海”中抓到“活鱼”,让会议新闻耐看、读者爱看,从而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是我们每一位记者和通讯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会议新闻,是各媒体的必有新闻。但如何报道好会议新闻,又是各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成了常有话题。精品的标准最重要的是看社会效果。就是说,你写的编的新闻作品是读者爱看的耐看的,能引起思想上的启迪,感情上的触动,能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能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能引起领导的关注、社会的共鸣,能引起上下呼应、相互交流和彼此促进。新闻界的不少记者、编辑在探索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两会年年开,在这场一年一度的激烈媒体角逐中,有几个大同小异的问题始终困扰纠缠着国内媒体,那就是如何能在纷繁的信息中,慧眼独具不失时机地抓住新闻?如何能吸引更多受众,在众多媒体的较量中胜人一筹?这几个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如何使会议新闻更好看?由于“两会”年年搞.媒体对两会报道操之甚熟.且大家间知己知彼,而受众又难以捉摸,所以这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6.
杨群 《声屏世界》2005,(11):55-55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县级电视台由于会议新闻比较多,收视率会受到了很多的影响。如何通过改进会议报道,把真正的新闻呈现在观众面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希望快速获得新的信息。新闻媒体尤其是报纸要适应这一“市场”需求,就要不断增加报道的含“新”量,特别是会议报道一定要注意寻找新闻点进行报道,避免刻板冗长,枯燥乏味。新闻不在长,贵在精。新闻界老前辈穆青曾在文著中多次提到“迅速准确地捕捉新闻点子才能体现记者本色”。 怎样寻找会议中的新闻点? 其实这对于每一个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我认为,只要做到“三心”即用心、耐心、细心,就足以让你的大脑豁然开朗。 首先是要用心地参加每一个会议,时时做一个有心人。会议中什么是新闻点,…  相似文献   

18.
会议报道的改革,是新闻改革中的重要一项,随着党和政府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应该说各级媒体的会议报道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由于会议报道的改革还处于比较艰难的时期,所以业内人士还把会议报道作为新闻改革一个弱项,缺乏强有力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本文作者只把如何从会议的领导者的插话中发现新闻.作为此文的切入点,跟大家交换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莫文 《新闻世界》2013,(3):32-33
领导的会议、活动新闻,是各级相关媒体高度重视的新闻。然而,多数媒体在新闻的制作、呈现上,表现出极大的程式化,无新意、无重点,更没有新闻点,缺乏必要的传播手段。此类新闻,更应该按照新闻价值的原则,体现新闻价值的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等要素,才会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成为主流媒体是每一个媒体的梦想。要成为主流,在无法放弃社会新闻的前提下,必须改变社会新闻的传统报道方式,寻找一种社会新闻的崭新报道方式,把社会新闻变成人人需要的“实用新闻”,加大社会新闻的服务功能。让读者感觉到:社会新闻不仅“好看”,而且“有用”。那么,怎样增强社会新闻的服务性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