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生物学界一直在争论鸟类和恐龙的起源问题。通过一系列考古发掘,科学家们掌握了大量有力证据,现在,在这个问题上的意见逐渐趋向一致,那就是鸟类和恐龙拥有同一个祖先,鸟类起源于一种能够快速奔跑的小型肉食类恐龙。以下是证明鸟类从恐龙进化而来的九大证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6):668-669
鸟类起源研究是进化生物学领域近年来进展最为迅速的方向之一,但涉及最早鸟类何时出现的兽脚类恐龙分异时间框架问题一直是最薄弱的研究环节之一。似鸟类恐龙化石记录在侏罗纪地层中的匮乏成为某些学者反对鸟类恐龙起源假说的最有力的证据之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徐星和侯连海与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胡东宇及该校兼职教授、沈阳地质矿产测绘中心研究员张立君合作,  相似文献   

3.
鸟类起源于恐龙?一些科学家说:"不,一些恐龙起源于鸟类!"在飞机发明之前,人类只能站在地面,羡慕地看着鸟类自由自在地翱翔于蓝天之上,心中充满了疑惑:"这些长着翅膀的家伙是怎么出现的呢?"鸟类起源,众说纷纭这个问题其实困扰了人类几千年。在科学发展起来后,关于鸟类的起源,逐渐形成了两大派别。一派是恐龙派,认为鸟类起  相似文献   

4.
《大众科技》2010,(5):6-6
一个由我国科学家领导的国际联合古生物学考察队在内蒙古发现一件保存完整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化石。这件被命名为“精美临河盗龙”的化石被确定为驰龙类的一个新属种,也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白垩纪晚期小型肉食龙类标本之一。科学家表示,对这一类群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对鸟类起源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鸟类兽脚类恐龙起源说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化石证据的支持,而对公众产生最大影响的证据则来自中国带羽毛或者类似羽毛结构的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6.
季强 《中国科学基金》2001,15(4):225-227
我国辽西是中生代化石宝库,素以产有丰富多彩的热河生物群闻名 于世。特别是近几年来,辽西大量长羽毛的恐龙和原始鸟类的发现更加引起了国际科学界 的 极大关注。2000年冬天,辽西凌源大王杖子地区发现了一块全身长有羽毛的奔龙化石。整 个身体完全披覆羽毛的恐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发现。这块化石的发现不仅在鸟类起源研究领 域,而且在羽毛的发生和演化和飞行起源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徐星与其合作者报道了一种生活于约1.6亿年前的具有类似蝙蝠翅膀的小型恐龙,对了解恐龙形态差异性和鸟类飞行起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代表我国学者在鸟类起源研究方向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这种被命名为奇翼龙的小型恐龙属于一个名叫擅攀鸟龙类的恐龙类群,这一类群与鸟类亲缘关系非常近,但长相奇特,有着短粗的头,手部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质科学院季强科研小组在河北丰宁县发现世界上最原始的鸟类化石——华美金凤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鸟类的起源是当今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其间的争论已经有130多年了。鸟类起源有三种假说:即鳄类起源说、槽齿类爬行动物起源说、恐龙起源说。第一假说从诞生起就一直没引起多少关注。第二假说至今仍有一些支持者,特别是鸟类权威,如撰写《鸟类起源》巨著的丹麦海尔曼及撰写《中国古鸟类图鉴》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的侯连海研究员,他们认为恐龙胸前不具有鸟类特有的义骨;另恐龙腰臀部的骨骼(解剖学上称为腰带)、牙齿…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创新》2003,(4):16-16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周忠和博士及其同事在1月23日出版的《自然》上报道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尽管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得到了大量化石证据和系统学工作的支持,但是鸟类最早是如何开始飞行的却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由于恐龙是典型的地栖动物,因此,大多数古生物学家们相信鸟类的恐龙祖先是在地面奔跑过程中学会飞行的。2000年,徐星和同事曾经发现某些恐龙具有树栖动物的特征,鸟类的恐龙祖先可能在树栖生活当中,借助了重力,逐步通过降落、滑翔等阶段,最终掌握强大的拍打式飞行能力。新发…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11,(4):59-59
美国古生物学家在阿根廷发现了距今2.3亿年前的恐龙化石.它们属于一种名为Eodromaeus的新恐龙.这种恐龙外形与始盗龙相似.身长只有4英尺(约合1.3米),颈骨还有气囊,这给兽脚类恐龙最终进化为鸟类增添了更多证据。  相似文献   

11.
关于鸟类由谁进化而来的争论一直是古生物学界的热门话题。加拿大古生物学家的新发现———窃蛋龙化石中保存的一对带壳的未孵卵,给科学家呈现了更加鲜活的恐龙产卵过程。由此他们推断鸟类很可能起源于恐龙,因为它们的孵化模式更接近于恐龙,而非鳄鱼或者其他古老的现存爬行动物。鸟类起源于恐龙?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 鸟类手指同源问题是鸟类起源研究方向一直困扰着古生物学家们的一个问题,也是进化生物学研究领域长期以来最具争议性的问题之一.由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2009年6月18日出版的英国Nature杂志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假说.同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站新闻头条介绍了该研究成果,该会地球科学部的项目主任H.Richard Lane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项关于恐龙的研究提供了关于鸟类手指进化的全新观点".这一研究将有望消除古生物学资料和现代发育学资料有关鸟类手指同源问题产生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人》2009,(12):40-41
郝氏近鸟卖际上是伤齿龙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沈阳师范大学胡东宇等人发现.伤齿龙和驰龙是与鸟类关系最近的恐龙。来自中国侏罗纪地层的郝氏近乌(Anehiornis huxleyi)过去被认为是一种基础的鸟类.正处在积累鸟类特征的过程中.但仍保留其更早先祖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3):350-350
羽毛的起源和演化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近年来在我国中生代中晚期形成的地层中发现的带羽毛恐龙化石为研究羽毛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提供了大量信息,相关研究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关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徐星研究员、山东大宇自然博物馆郑晓廷馆长和地科院地质所尤海鲁研究员等.观察和分析了保存于不同种类的恐龙和早期鸟类化石标本上的羽毛形态,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人》2011,(17):34-34
始祖鸟被公认为最原始的鸟类,因此被作为理解鸟翼起源的关键。然而,关于手盗龙类的最新发现对始祖鸟的鸟翼状态提出了挑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报道了一种中国似始祖鸟的兽脚类恐龙。该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先前被作为判断鸟翼的很多特征,  相似文献   

16.
<正>北票龙顾不上和翔兽、树息龙说再见,赶紧向热河翼龙飞的方向奔去。很快遇见一只前肢比后肢长、有4枚长长的色彩斑斓的带状尾羽的长毛恐龙。"你的尾羽好美好亮眼呀!"北票龙大声夸道。"那当然,要不我怎么叫耀龙呢!"有4个尾羽的长毛龙——耀龙得意地说。"长得这么花哨,叫吉普赛龙更合适。"北票龙套近乎地说。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中生代鸟类化石的发现反映了早期鸟类演化史上最早的辐射 过程。对这些鸟类生活习性和飞行能力的研究还支持了鸟类飞行的树栖起源假说。  相似文献   

18.
徐星 《百科知识》2003,(7):28-28
顾氏小盗龙也许是世界上最奇特的恐龙:当它的近亲——电影《侏罗纪公园》中那些聪明的小型肉食性恐龙——疾走龙奔跑于地面上的时候,顾氏小盗龙们却展开四个翅膀,滑翔于丛林之中。尽管这种大小如火鸡一般的恐龙引发了人们的巨大兴趣,但它的奇特形态显然超乎了人们的想像,正如著名进化论学者,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帕丁教授所评价的,“顾氏小盗龙的潜在重要性和始祖鸟一样,但我们也许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真正了解这种动物”。那么,顾氏小盗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为什么如此重要?  相似文献   

19.
热河生物群的兽脚类恐龙化石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恐龙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类史前动物 ,最早出现于 2 .3亿万年前的中三叠世 ,繁盛于侏罗纪和白垩纪 ,绝灭于 6 5 0 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作为爬行动物中的一大类群 ,恐龙一直是古生物学家们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之一。最近几年 ,我国辽西北票市四合屯及其周边地区下白垩统义县组下部发现的兽脚类恐龙化石 ,不仅为兽脚类恐龙的形态学和系统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也为当前古生物学界的几个热点研究问题 ,即恐龙温血论、鸟类起源和羽毛起源等问题 ,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信息。我国学者的有关研究成果已经在《自然》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 ,并在世…  相似文献   

20.
<正>史前1亿年左右,是恐龙繁盛的时代。那个时候的浙江大地气候温暖、植被茂盛、水资源丰富,是恐龙及其他生物生存繁衍的理想场所。从已发掘的骨骼化石可以看到,这些恐龙包括体型巨大的以植物为食的巨龙类、甲龙类,也有着可能荤素杂食的镰刀龙类。另外,还生活着在空中飞行的翼龙类和鸟类。除了骨骼化石这样的实体化石之外,还有一种化石是由古老生物的活动留下的遗物和痕迹形成的,我们称其为遗迹化石。恐龙蛋就是恐龙留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