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孝感工业学校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上个世纪80年代曾被称为孝感的"小华工".然而到了90年代中后期,学校办学遇到了极大的困难,1998年招生仅200多人,成为湖北省第一个走入低谷的中专学校.面对这种形势,从1999年开始,学校提出了改革兴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口号,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湖北省事业单位率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举扭转了困境.几年来招生人数屡创新高,2004年招生4 300多人,在校生达到7 400多人,是目前湖北省规模最大的中职学校.学校不仅还清了1998年遗留下来的1 700多万元的债务,还成功兼并了一所技工学校.近三年,学校占地扩大了一倍,实验实训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办学呈现出蓬勃生机.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湖北教育》2006,(8):43-44
孝感工业学校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孝感知名的职教品牌,被誉为孝感的“小华工”。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学校却濒临破产。面对严峻形势,从1999年开始,学校以“改革兴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为理念,以人事分配改革为突破口,大刀阔斧地进行学校内部机制改革,一举扭转了困境。2  相似文献   

3.
三明工贸学校前身是宁化师范学校。2000年5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改制为三明工贸学校,2004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确定为省级重点中职学校。学校创办26年来。以“兴校发展”为第一要务,为闽西北培养了6700多名合格人才。近几年来。学校紧跟形势,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勇于创新。顺利完成了学校的转型发展。形成了“执教有名师、专业有品牌、教学有特色、深造有途径、就业有保障”的办学格局。探索出了一条中专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郭扬 《上海教育》2008,(12):35-35
就业公示制度的建立,一方面把竞争机制引入了中职学校,另一方面也把中职学校的发展引向了市场,强化了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一些学校在狠抓就业率中出现了“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报考中职学校。与此同时,却有很多家长为上职校孩子的前途担忧。“孩子毕业能找到工作吗?”“学历太低以后怎么走向社会啊?”“职业教育的本质还是就业教育”。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的“含金量”?如何让学生就业后有发展后劲?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在学生就业方面的探索或许能为中职学校提供一个成功样板。  相似文献   

6.
改革中专办学模式的几点思考山东省即墨市成人中专黄建华办学模式是影响学校内部诸多方面,最终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一些学校资金不足,无力扩建校舍和增置教学设施的现状,及时改革办学模式,就成为成人中专学校明智的决策。一、弃按部就班,走按“步”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7.
办学就要有学生。然而,在就业改革、大学扩招、普高升温对中职招生形成较大冲击的今天.没有良好的就业机制.哪来旺盛的生源?没有旺盛的生源.又谈何发展?我校直面2003年生源急剧萎缩的严峻现实,果断重组了以学校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的招生就业办公室,并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承诺推荐就业.与每一位入学新生签订就业协议.以“出口”带动“入口”。学校始终坚持“以市场引导办学、以办学服务社会;以就业带动招生、以招生促进发展”不动摇.干方百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8.
据《武汉晨报》报道,湖北省将组织中职学生省级技能大赛,并将技能大赛与推荐就业和中高职对口升学挂钩。大力推广“三段式”(一年在县级职教中心学基础,一年在市、州中职学校学专业,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办学模式。据悉,湖北省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每个县(市、区)重点建设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武汉城市圈重点建设好鄂州、孝感、威宁、黄石、黄冈5个职教园区(简称“315”工程)。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明显的滑坡现象,西部农林中等专业学校陷入招生与就业的两难境地。基于西部农村实际情况及特点、西部农林中专学校的现状、职教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等,西部农林中等专业学校继续办好中职是可行的选择,其发展走向为:立足于中职,面向农村,低重心发展,以农村实用技术为动力,以创业教育为主线,以弹性学制为手段,走科、教、产一体化,规模与效益相结合的区域特色型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10.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中职学校的办学宗旨.在当今中职教育生源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形势下,能否抓好招生就业工作,是学校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可以说,招生就业是中职学校的立足之本.  相似文献   

11.
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我校原是一所具有55年办学历史的农业中专学校,主要是培养中等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办学路子和专业面窄且单一,尤其是随着大学、高中扩招,中等职业教育受到很大冲击,社会对中职教育认可度下降,造成生源萎缩,就业困难,我校因行业局限,处境更是步履维艰。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果断调整工作思路,摆脱行业办学的束缚,跨行业办学,拓宽专业面,把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作为学校的定位。与此同时,不断向教职工灌输职业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使教职工树立起“学校靠我发展,我靠学校生存”的主人翁责任感,思想的解放和统一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使学校健康发展,我们制定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总方针,并付注以下行动:一是突破行业办学束缚。在学校的多方努力下,1999年5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增挂了“宁夏机电工程学校”校牌。突破了行业办学束缚,拓宽了专业设置和就业渠道,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效益。二是确立发展的奋斗目标。首先争创自治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进而申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最终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家一流的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已如期实现了前两个目标,并继续为第三个目...  相似文献   

12.
曾记有 《广西教育》2009,(18):17-18
中职学生应全面发展,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相应的职业能力,因此,中职学校应辩证地认识和理解“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应以人为本,实现中职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应推进教学改革,加快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办学模式1.开展联合办学。与区内学校联合办学。近年来,隆德县职业中学先后与宁夏固原农业学校等区内部分中专学校联合办学,开办了“农林栽培”、“汽车驾驶与维修”等专业;与宁夏交通学校等学校联合筹建宁夏汽车职业教育集团,探索了新形势下与区内学校联合办学的新模式。与外地职校联合办学。2004年3月,与福建晋江职业中专学校联合办学,每年向该校输送一批“服装制作”、“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去该校学习、就业。目前赴福建就读的200多名学生已经顺利毕业并就业。2007年,学校服装制作、电子电工专业的160名学生赴山东烟台一职就读,55名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赴山东龙口一职就读,另有692名学生到山东蓬莱、滨州等地学习。与部门联合办学。职业中学不断加强与县人事劳动部门、劳务经济管理部门、农牧部门、扶贫部门的合作,开展对全县务工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学校先后被确定为隆德县“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就业与再就业基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基地“,面向“三农”已培训各级各类人员8000多人。  相似文献   

14.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目前广东省唯一一所女子高等学府.学院的前身是广东省妇女干部学校和广东女子中专学校,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形成了以全日制专科职业教育为主,同时发展妇女干部教育和成人教育,兼顾中职教育,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的办学格局.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由宝安中等专业学校和宝安职业高级中学在2002年8月合并而成。学校现设东、西两个校区,实行“一校两址,分区办公,统一领导”的暂行管理方式。学校提出“以人为本、爱为核心、精心经营”的办学理念,确立学校发展“八年规划”,实施“名校战略”和“大校战略”;以就业为导向,实施“订单式”培养,积极构建“校企联合”和“校校联合”两个联合办学平台,拓宽“出口”和“进口”渠道,办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中专学校文明校园、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先进单位、宝安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成为宝安区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16.
陈敦厚 《湖南教育》2003,(13):16-16
长沙市幼师职业中专学校创办于1982年,是全省创办最早且以“幼师”命名的职业中专学校。学校创办以来,经过艰苦创业,已形成了“优良校风与优美环境相协调,一流管理与先进设计相统一,专业设置与职业培训相对应”的鲜明办学特色,成为促进全省幼教事业发展和人才培训的一所职业中专学校。学校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以市场为导向,深化职教改革,走出了一条适应自身发展,输送合格人才的职教办学之路。1.增设新专业,适应新市场。学校创办至1997年,一直只有一个单一的“幼儿教育”专业,为适应市场需求,大力弘扬湖湘文化艺术,我们坚持“贴近市场,贴近学…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研究》2005,(3):71-71
从今年起,贵州省将以多种模式组织省内中职学校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联合招生办学。利用东部城市职业教育的优势资源,带动贵州省职教的发展,为省内培养实用技术人才。今年,贵州省将以分段培养学生的形式,与深圳、青岛、大连、宁波、厦门和广东省开展职业教育的联合办学,共计划招生10000人。主要模式有“1+2”、“2+1”、“连锁办学”等,即学生可先在贵州省内学校学习一年或两年的文化专业基础课,从二年级或三年级开始到东部学校强化技能并实习,毕业后由东部学校负责颁发毕业证以及推荐就业。《金黔在线》贵州省内中职学校与五市一省联合办学$…  相似文献   

18.
中职学校在就业与升学的教学抉择中,往往把升学作为办学质量的标准而忽视了就业技能的培养。在职业教育“产教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实训教学在中职学校中积极开展起来。中职文秘专业教学中,要将实训教学作为专业教学中的主旋律;将《办公自动化》作为文秘实训教学的基础课程;将校内实训与社会实习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梁桂 《广西教育》2006,(7B):87-87,96
一、中职学校推行弹性学分制的意义 中职学校推行弹性学分制改革,是符合中职学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与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好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执政为民”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为被率先推向市场化动作舞台的中等职业学校,摆在其面前的一个突出任务就是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有用人才。为此,国家教育部行文,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和调控力度,要求各中职学校在中职教育由“计划性办学”向“市场化办学”转变的过程中,以学生就业为主线,优化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