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人才观,通过家庭生活和言传身教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行为和活动。家庭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孩子个人及全家的幸福,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全民族素质及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要做到这一点,家长首先需要注意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观念是指用什么教育思想去培养孩子,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从目前的家庭教育状况来看,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转变。一、由“分数第一”型向“全面发展”型转变不少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自觉或不自觉地重智轻德,把家教片面地归结为“智…  相似文献   

2.
当前,家庭对如何开展游戏并在游戏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开展家庭游戏的意义及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家长认为游戏不过是孩子的兴趣活动,可有可无;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热衷于游戏是贪玩,浪费时间;有的甚至对孩子说:“好孩子是不玩的。”殊不知由于家长长期忽视孩子“要游戏”这一基本要求,会影响孩子运动能力、认识能力、社会性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少孩子吃饭没有固定的地方。有的是端着小饭碗东奔西走,边吃边跑;有的孩子厌食,家长端着饭碗左哄右劝地喂,一顿饭吃个把小时。定位进餐能够改变孩子吃饭“漫不经心”的坏习惯,减少外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使孩子进食时情绪稳定,专心致志地进食。一般来说,从孩子7个月起即可开始进行训练,让其坐在童车里喝牛奶、吃水果。刚开始训练时,如果孩子不肯坐在童车里,妈妈可以假装不给他吃,  相似文献   

4.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使90%儿童(十四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并把这一条作为九十年代我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儿童的成长有赖于父母亲的抚养和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共同担负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接班人的任务。不仅如此,家庭教育还有其特别的作用。因为儿童出生之后,最先接触的就是家庭生活,父母事实上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既是孩子最初的学校,也是永远不会毕业的学校。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教育。这些教育有的是符合社会要求和教育规律的,能对孩子产生积  相似文献   

5.
不少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单纯越好,接触社会复杂环境越少越好。从小给孩子提供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生活环境是纯而又纯。从当前存在的现象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限制太多。有的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保姆照看。他们又经常把孩子限制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中,您是否发现有的孩子总是把玩具、用品收拾得整整齐齐,不用父母提醒,也不容别人翻乱;有的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会自觉地订个“学习计划”,把看书、画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教育投资在不少家庭所占比例逐步增加,浪费惊人。其主要原因是:(1)望子成才心切。不少家长片面地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智力开发完全决定于幼儿时期,于是就在早期教育中花大力气,下大本钱。(2)攀比心理。有的家长盲目地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类比,认定别人的孩子办得到的,我的孩子也一定能办得到,这样,人家没有的我要有,人家有的我要比他好。(3)炫耀心理。少数家长甚至把孩子能认几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2008,(11)
策划背景: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不断增多,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家长对子女爱护有加,使得不少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无法自理。如何教育孩子们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自强不息?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9.
画妈妈     
今天,我到中二班去上分区活动,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进入了各个区域。我巡回来到美术区,看到有的孩子在做礼包,有的孩子在画“妈妈”(因为正值“三八”妇女节,老师叫小朋友画妈妈及做礼包送给妈妈),只有康康小朋友坐在那里,手里拿了一支蜡笔一动也不动。中二班的老师向我介绍过,康康的绘画能力在班上是比较差的,对这样的孩子要放低要求。于是,我蹲下来摸摸他的头问:“康康,你怎么不画呀?”康康说:“我不会画。”“别着急,慢慢画,老师来帮助你。”我指着范画又问道:“你想画这个妈妈呢,还是画自己的妈妈?”“我要画自己的妈妈。”康康很坚定地…  相似文献   

10.
在本学期 ,根据“认识人民币”的教育目标 ,我们准备结合实际开展超市购物活动 ,其目的就是把认识人民币以及换算关系在实践中加以巩固和运用。活动还未开始 ,家长对这次活动就议论纷纷。有的家长认为 :让孩子小小年纪接触金钱 ,学会花钱 ,会染一身铜臭 ,孩子哪还有心思学习呢 ?有的家长认为 ,要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小小年龄就让孩子接触金钱、消费 ,会染上好吃懒做、浪费的不好习惯 ,我们从来不让孩子花钱。也有的家长直截了当地说 ,这样好 ,放手让孩子花钱 ,孩子养成高消费的习惯 ,长大了就会想办法挣大钱。面对家长各种各样的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的教育当成家庭的头等大事。各种各样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从四面八方向家长涌来:国外的、国内的、现代的、传统的……过多的观念和做法让家长们感到无所适从。有的家长不停地跟着一个又一个“潮流”走,有的则固守着自己原有的理念和方法不放,有的家庭甚至出现几种观念共同存在的尴尬局面。赵伟的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他每天不远几十千米把孩子送到一所收费很高的私立幼儿园,女儿上小学,他又把她送到当地一所中德国际学校,他认为中国的学校教育观念太落后了。“这些国内的…  相似文献   

12.
水煮沸了,水汽顶掉壶盖;太阳光下,奶奶的老花镜点燃了小纸片;冬天,玻璃窗上结出了美丽的冰花……家庭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家长应善于利用时机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使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打下基础。那么,如何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呢? 一、珍视幼儿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多提问题。孩子来到人间,对一切都感到好奇:蹒跚学步的孩子会盯着自己的影子,总想踩住它;有的孩子拆开闹钟,想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有的孩子聚精会神地看蚂蚁们扛着一只死苍蝇……好奇心是探究问题的前提,它能使孩子对成人习以为常的事物,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提问不予理会,甚至呵斥孩子:“没完没了地问,烦死了。”须知,这是在把科学的萌芽扼杀在摇篮之中。因为,如果孩子的好奇心多次得不到满足,甚至被压制、否定,则好奇心就会消失。而一个没有好奇心的孩子,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二、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思考和回答问题。这比由家长去直截了当地给孩子解答问题重要得多。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孩子拿着小瓶对妈妈哭嚷:“谁把我的蚂蚱弄死了?”妈妈惋惜地说:“是吗?”她拿过瓶子,  相似文献   

13.
纲要点击新《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其提高教育能力。”案例一A:幼儿园大班举行活动———“我的成长经历”,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准备一件可以直观体现孩子成长的材料。幼儿陆续带来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画册,有的用电脑制作、有的收集了典型照片……教学活动非常成功。在以后一段时间里,孩子们常常津津乐道地谈个没完。B:幼儿园中班亲子活动制作水果拼盘,要求家长准备水果、色拉、刀、砧板等物品,制作时要求让孩子自己动手,家长不能帮忙。…  相似文献   

14.
孩子的“热点”“兴奋点”是进行教育的好机会,不少家长无视孩子的热点,往往失去很多教育机会。孩子也有热门话题,结合孩子的热门话题和孩子聊天也是教育的好时机,如孩子爱下棋,家长就和他下棋,边下棋边教育他要克服马虎的毛病,一马虎全盘皆输,孩子很自然地就接受了教育。孩子爱看电视,家长就可以结合电视节目的情节教育孩子,影视节目中有很多教育因素,家长要抓住机会和孩子讨论,深化教育。有的孩子爱玩,家长就可以结合玩对孩子进行教育。一个孩子爱玩汽车玩具,家长就和孩子一块玩,孩子高兴极了,这时家长说:“这些汽车太落后。”孩子说:“全世界最先进的汽车我这都有。”家长说:“那算什么先进哪,现在世界上的汽车事故那么多,要是能造出不出事故的车多好。”  相似文献   

15.
马源 《吉林教育》2009,(6):77-78
在一般意义上,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养儿防老、教育子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理念传统的家教观念长期以来深入人心,并引导着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实施着家庭教育。时代发展到今天,民主、平等的先进思想已经被多数家长所接受。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不再是那种家长高高在上,孩子惟命是从的模式。相对地,家长和孩子在生活中相互影响,相互学习。  相似文献   

16.
一网上披露南京等地悄然兴起一种新兴的家教形式:“托付教育”,就是家长把孩子托付给老师,吃住在老师家,由老师辅导、督促检查作业、指导预习功课,家长按月缴付一定的费用。这些老师大都是家长们信得过的、有一定专长的教师,一般是重点中学的退休教师或在职教师。被托付的孩子大多来自于中、高收入家庭。这一家教形式,在社会上引起一些议论,有的欣然接受,有的感到困惑。其实,作为一种家教形式的“托付教育”,它与以往的家教不同之处就是受教育的地点变了,也说明家长推崇家教的程度在增强,以至于把孩子完全托付给别人。当然这种现象自有其来…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习惯的认识中,幼儿园放寒暑假是再正常不过的,而实际上,还真得把这当作问题来谈谈。每到寒暑假,总有家长议论孩子假期的看护问题,有的家长安排孩子上园里办的假期班,有的家长从街头散发的传单中选择一个兴趣班或托班,把孩子送过去,有的家长雇请保姆带孩子或把孩子送至亲戚朋友家照看,总之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尽管如此,家长们仍有挥之不去的隐忧。①放假之后,孩子照管无法保证。尤其是没有祖辈等可依托的双职工家庭。②放假之后,孩子的教育无法保障。在园外教育无法得到保证,园外教育方式、方法不尽科  相似文献   

18.
在苏联,有的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议,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教育的形式是:把学生按住宅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五个学生,分别由五个家庭负责。家长们在业余时间里轮流将小组的五个孩子叫到家里,或带到其他活动地点,进行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例如,当工人的家长教孩子们熟悉并掌握劳动工具,然后教师让孩子们维修教室里的门、窗、课桌、椅子等。任图书馆员的家长把孩子们带到图书馆去参观,孩子们回到学校里,教师又组织他  相似文献   

19.
我们曾对省政府幼儿园近百位小朋友进行了家庭幼儿美术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其中开展家庭幼儿美术活动的占63%。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美术活动认识不一。有的家长认为如果孩子不具备一技之长或一种业余爱好,长大后会被社会淘汰;有的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就想自己的孩子也应学点什么;有的家长一心想孩子长大后成为  相似文献   

20.
陆静雯 《学前教育》2023,(Z4):24-25
<正>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老师。现在,许多家长都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同时又觉得自己不是老师,缺乏教育知识和经验,不禁会提出“我们该在什么时候教育孩子、教什么、如何教”等问题。其实,家庭教育的契机就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善于捕捉并加以及时的教育引导,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以家庭聚餐这一日常生活活动为例,一起来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挖掘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