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贡斯当第一次将自由区分为古代人的自由(政治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个人自由),并阐释了这两种自由观的内涵、形成原因以及混淆两种自由观的实践后果。其自由观在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史中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贡斯当的"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再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贡斯当从时代精神的高度提出了现代人需要的自由不同于古代人的自由,因而现代人不应该从对古代人的自由追忆中去仿效古代人的自由。现代人的自由是法律状态下的自由,是享受有制度保障的私人快乐。现代人的个人自由是政治自由的目的,政治自由虽然只是保障个人自由实现的手段,但政治自由也是需要珍惜的。而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间的博弈关系又体现了贡斯当在政治主张上的无奈。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论证,贡斯当对自由版本的比较远比通常理解的复杂:在区分古代自由与现代自由的同时,贡斯当也对古代共和国和现代立宪代议制民主这两种政治制度下的政治自由进行了甄别.相较于古代民主中政治空间的局促与政治参与维度的单一,现代民主不仅为其公民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渠道,而且也使其政治自由在分享权力这一肯定性功能之外还具有了某种限制政治权力的否定性功能,从而能够与个人自由相结合并成为其保障.  相似文献   

4.
法国自由主义思想家贡斯当被认为是消极自由的提倡者。这一判断忽视了贡斯当对个体自由的复杂思考。贡斯当认为个体自由是现代人自由的主要特征,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但贡斯当并没有因为个体自由符合历史发展方向而忽视个体自由的问题,他同时揭示了个体自由的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面向。贡斯当进而指出个体自由的正当性立足于人性摆脱强制的道德诉求。贡斯当对个体自由的复杂性的阐释要求现代人以一种道德和政治审慎面对个体自由和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5.
贡斯当认为,人类历史上总共出现过两种不同性质的自由,古代人的自由是一种积极的政治自由,而现代人的自由是一种法律状态下的个人自由.两种不同性质的自由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内在张力但不可偏废任何一方,政治自由必须首先建立在个人自由的基础上,而个人自由的实现也需要通过政治自由才能获得保障.通过不断完善代议制政治制度框架,"政治自由"与"个人自由"的和谐共存局面终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古今自由之争”是欧洲启蒙时代与法国大革命时期风行一时的议题。贡斯当在吸收前人自由学说的基础上,根据大革命后的重建经验,提出了其独具特色的现代自由理论。贡斯当的原创性在于力图将两种自由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强调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放弃一种自由以换取另一种自由,而是如何在两种自由间构建起一种互为补充的辩证关系,从而创造出一种政治自由与个人自由和谐共存的宪政体制。  相似文献   

7.
"古今自由之争"是欧洲启蒙时代与法国大革命时期风行-时的议题.贡斯当在吸收前人自由学说的基础上,根据大革命后的重建经验,提出了其独具特色的现代自由理论.贡斯当的原创性在于力图将两种自由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强调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放弃一种自由以换取另一种自由,而是如何在两种自由间构建起一种互为补充的辩证关系,从而创造出一种政治自由与个人自由和谐共存的宪政体制.  相似文献   

8.
杜威的政治哲学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理念在现代政治思想领域的具体表达,自由是杜威政治哲学的起点,他的新个人观、新民主观及其整个政治哲学思想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就杜威新自由观的几个问题重新审视,以加深对他的自由观的理解,从而为更好地研究杜威的政治哲学奠定基本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立基于马克思原著,说明马克思通过"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的新的思维方式,创立了崭新的自由观,其基本内涵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及社会经济条件是自由的基础,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最高价值理想,实践性、总体性、存在论意义和价值论意义的统一是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特征。文章认为自由是中国梦内蕴的核心价值,并具体分析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与倡导"自由"为核心价值理念之内在联系。针对当前人们对政治自由的误读,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集体自由与个人自由、观念自由与行动自由、自由的限制等诸关系作了具体澄明。  相似文献   

10.
柏林的两种自由概念源于贡斯当关于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的探讨,柏林对消极自由的推崇、对积极自由的贬斥改变了牛津唯心主义自由观的基本方向,恢复了久违的古典自由主义传统。但将消极自由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位必然会破坏自由的整体性。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柏林的两种自由概念进行批判性的审视。文章在梳理柏林两种自由概念的理论渊源的基础上,对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进行解读,并依据马克思自由观的原貌回应柏林对马克思自由观的批驳,最后浅谈对自由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