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形的变换”是研究几何问题的有效工具.引进变换能使图形动起来.有助于发现图形的几何性质。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对平移、旋转以及轴对称等图形变换概念不是很清晰.对变换情况出现争议时不知怎样解答。对“平移、旋转、轴对称”与相关知识的联系比较模糊。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笔者梳理教材,在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典型案例.提出自己对“图形与变换”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教材3—1第一章第七节“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的演示实验中,如果按照教材的装置进行该实验,则静电计和平行电容板的不动板带电常常容易漏电,导致实验很难演示成功。对此,笔者将该实验稍作改进后能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  相似文献   

3.
2010年11月,笔者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小学科学特级教师论坛展示课活动,执教课题为“空气占据空间”。这一内容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可谓经典。其代表实验为浸不“湿”的纸,即将一团干的纸压到一空玻璃杯底,将玻璃杯竖直压入水底,杯底的纸不会湿。原自然教材及现行多个版本的科学教材均设计了这一实验。  相似文献   

4.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下册中.用了约1/4的篇幅安排了“新的生命”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植物和动物的繁殖方式与行为,认识了新生命的出现与充满生机的自然的关系。为了更深刻地让学生认识这一关系,笔者通过几年来对教材使用的反思与研究,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其中有关植物学方面的教学用实验材料及部分观察实验作了相应的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前不久,听了本校一位教师执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公开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对比父母对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后,有了这样的对话——  相似文献   

6.
在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一节中,为了说明激光如何在光纤中传播,教材设置了1个“光沿着水流传播”的演示实验。根据光随着弯弯的水流照到地面并在地面产生光斑的实验现象,可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激光在光导纤维中是如何传播的。  相似文献   

7.
对于“机械能守恒定律”部分的编写,人教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②第3版(以下简称‘新教材‘)”与人教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物理第一册第2版(以下简称‘旧教材‘)”有一些不同,笔者将比较二者的差别,提出一点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石东方 《物理教学探讨》2001,19(9):12-12,29
备课通常分为三个环节:“备教材、备实验、备学生”.备教材、备实验我们把它称之为“静态备课”,而把备学生称为“动态备课”,很明显,教师只有在备课时采取动、静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仅就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动态备课”.  相似文献   

9.
“问题学生”在我国的中小学普遍存在,要成功实现其转化是一个难题。笔者曾耳闻目睹一些班主任过度追求技巧智慧,将他们看成对手,寻找克敌制胜的方法,每天上演“警察抓小偷”“猫捉老鼠”式的“暗战游戏”,以打败“问题学生”为目的。这些并不能实现对“问题学生”的成功转化。以下是笔者成功转化“问题学生”张三(化名)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简单线性规划”内容自从2001年进入高中数学教材后,2004年江苏高考卷中首次出现了线性规划试题.其实,“简单线性规划”内容并不是高中数学中的主干内容,但为什么这一内容会备受命题者的青睐、而以丰富的变化形式频频出现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又为什么学生在“简单线性规划”问题上的得分并不高呢?笔者想分析近几年高考中的线性规划试题,研究“简单线性规划”内容的核心思想,并把握其中能力立意的命题变化.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学探究为主线,针对“概念、公式、运算”类型的教材教与学,在常规“理解记忆”基础上提出“理解不用记”研究型教学模式,注重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过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体验问题、直面问题,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时习”教科书注释为“时常地复习”,句子可以翻译为:“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地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笔者认为教材对“习”字解释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不太确切,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揣摩。  相似文献   

13.
新教材中"探究"的思维历程及教学取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课程教材虽然采用“一标多版”型,但教材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最佳蓝本.通过对新课程教材人教A版中“探究”栏目的思考、研究,挖掘所蕴藏的数学内涵,是进一步对数学知识、核心概念的深化、理解,它全力贯彻着课标理念.只有对教材中的每一个栏目进行深究,才能立足教材、教好教材、教透教材和用好教材,这个问题是每个教师长期研究、必不可少的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科学,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生物实验教学在教材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大。而以往的实验全是让学生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方案实施,没有给学生分析成败和勇于创新的空间,这与新课改理念背道而驰。根据“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新课改理念,笔者与学生一起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进行了几点改进。  相似文献   

15.
李保妹 《教育文汇》2013,(20):32-33
“简单的推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手段,引导学生能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庖丁解牛》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的一篇自主赏析课文。在对本文的导读中,笔者紧扣“解”字,通过“解字形、解字义、解疑惑”,三“解”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相”与“组织”是材料类课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目前的材料科学基础和工程材料教材中,相关概念的定义各有千秋。根据目前一些教材中的定义及教学过程中的体会,阐述了这两个重要概念应有的内涵,并提出“相’’与“组织”的定义。  相似文献   

18.
“学材”观是基于新时代的背景下,从杜威的儿童观和教材观入手提出的新的教材观,即教材要从学生需要出发,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特征,在“学生为本”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教材编写在内容选择上应注重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相互融合,并对教材编写队伍提出更高要求,以使所编教材发挥出它应有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9.
“磁感应强度”一课作为人教新课标教材《物理》选修3-1第三章“磁场”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磁场的重要概念之一.综观本课的教材与教学要求,笔者认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但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教材只是个例子,它仅仅提供了师生交流与交往的平台。备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师“教”的需要,更是为了学生“学”的需要,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还必须“走出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