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本文就有关线索的几个问题──不同体裁文章的线索方式,复线索和线索贯穿。线索与思路的区别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线索不仅存在于记叙文之中,还存在于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文章之中,但由于文体不同,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线索,线索有单线复线之分,有明线暗线、主线副线之分,线索贯穿常用语言标志来显示。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构“线索”三题杨永红所谓线索,指的是把文章的全部材料贯穿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的前提条件,对于串联文章内容,表达文章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谈谈关于文章线索的几个问题。一、不同体裁文章有不同的线索有人认为,线索存在于记叙性...  相似文献   

3.
散与其他章体裁有着广泛的联系,搞好散教学有其重要意义,在散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理清作思路,把握结构线索,领会散意境,分析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4.
“破体”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刘勰称“设文之体有常”,特定的言说内容须安放于相应的言说方式(体裁、语体、风格等)之中,但古往今来的中国文论家却“破”这个“常”,有意无意地将理论内容安放于文学文体之中,此其一;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批评文体,此一时代之新文体是对彼一时代之旧文体的“破”,此其二。前者滥觞于庄子,后者绵延至当下。中国文学批评之“破体”,意在不断变更文体形态以寻求最佳言说方式;而“破体”作中国文学批评的文体传统和演变规律,对于当下的文学批评有着重要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6.
记叙文在组织材料时,无论运用哪一种记叙方式,都必须将材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优秀的记叙文都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或者以时间的转移、空间的变换、思想感情的发展为记叙线索,或以具体的问题、物品贯穿全文。阅读时抓住了统领全篇的线索,就能对文章的结构条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把握记叙的线索也是记叙文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是中国现代写作大家,他的章经历了成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最后绝笔4个时期。他的写作实践在体裁体例,体风格,写作技巧等方面为现代写作学,章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论述语教学把握章线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章的线索作了分类。  相似文献   

9.
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穿起来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没有线索,记叙文就会杂乱无章。“诗犹文也”。好的诗词也一定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使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在一个完美的形象之中。而这根线索。往往体现在诗词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或句,或者像古人所说的“一篇之骨”“一诗之眼”中。阅读古典诗词应当求其线索。抓住了线索,也就掌握了理解诗词的钥匙,不致把诗词理解得支离破碎,到头来还是不得要领。  相似文献   

10.
论作文教学中的文体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体意识是人们对语言作品体裁的体认,在作文教学中不可淡化。文章训练与文学训练要并举,这是作文教学文体训练的两条基本线索。如何遵循文体法则,把文章这个基础打好,把文学这个发展性教学的课题搞好,是作文教学理论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孔予整理古籍,编纂五经,首开体分类之先河;刘勰《心雕龙》集体研究之大成。但中国古代仍未建立起“乘一总万,举要沉繁”的体分类系统。到了现代,将体分为学之和实用之,存在分类标准不统一的逻辑问题;实用又分为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应用等类,标准也不统一,又与实际运用的具体章脱节,更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上的危害。总之,科学的体分类系统尚未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2.
胡晓丽 《现代语文》2006,(8):108-108
文章的体裁,是古往今来各种文人墨客在长期的文章编著中形成的表达习惯,进而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格式,包括古今诗歌、散文、小说、言论等。有些文章可以借助于题目中的某一个字,就能识别是属于某一文体。下面就举例淡淡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清晰指讲课线索分明,条理清楚,重点鲜明突出,语言简炼;多彩指讲课内容丰富,方法多种多样,灵活应变。清晰是对教材的处理而言;多彩是对内容的综合、方法的变化而言,一节课必须具备这两个方面。 先说清晰: 一、线索条理的清晰 每本书、每堂课要有一条主线贯穿,扣住线索,步步推进,条分缕析,学生听课后,铭记讲课线索,具有整体印象。清晰线索带动多彩的内容,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 体裁不同,线索不同;内容不同,线索亦不同。散文“形散神不散”,提挈线索就抓住了“形散”特点,分析纲举目张,使其“神不散”。如《背影》以人物特征“背影”四次出现为线索,把家庭琐屑,老父爱儿子,儿子怀念老父的情感贯穿起  相似文献   

14.
在2004年高考考纲中,写作题要求学生能写“记叙、议论、说明以及常用应用”,今年的表述调整为“能写记叙、议论、说明和其他常见体裁的章”。笔分析,加上“其他常见体裁的章”不仅范围扩大了,而且也表明考纲留给了学生选择体的更多的自由。因此,在备考方面,考生不仅要熟悉常见的记叙、议论、  相似文献   

15.
根据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记叙阅读的考点主要包括:1.整体感知章的大概内容,体会章的主题思想;2.明确记叙的要素、线索;3。理解中关键词句;4。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分析其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莎士比亚《奥赛罗》中的主人公奥赛罗和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主人公克洛德都由爱发展成悲的结局。奥赛罗和克洛德虽然存在于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之中,出自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不同作家之手,却都揭示了“爱”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了解章的写作思路,可以从体会贯穿章的线索着手。有时是以物为线,即通过某一事物来结构全篇;有时是以情为线,即通过蕴含在中的感情来构思;有时两皆备。如《皇帝的新装》既可以从“新装”的角度来理清行思路(爱新装,做新装,试新装,展新装),又可以从“骗”的角度整理章思路(骗子设骗局,大臣骗皇上,平民骗皇上,皇上自骗,小孩揭穿骗局);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文体阅读,要求我们按不同文体的特点去解读不同文体的作品。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对文体的划分是:一、文章体裁分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二、文学体裁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我们解读各种文体作品时,尤其是在考试阅读中,必须借助文体知识的特点,才可透彻理解、准确把握。我们知道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进行分析,评价是阅读的最高层次,它不仅表现在记忆、感知、理解、语感、分析、统摄、思辨、文学修养等诸能力的综合,甚至与个人生活经验和素质涵养有关。现从文体阅读角度,谈谈记叙文文体语言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鲁迅杂文的文体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鲁迅杂的体研究主要集中于体裁问题,本根据古代论关于体包括体裁、语体、风格三个层次的理论,提出和论证了鲁迅杂的体特点:体裁杂多而统一于杂质,语言特色繁多而统一于诗化,风格多样而统一于战斗性。  相似文献   

20.
唐明皇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母题,先后进入了诸如诗歌、小说、戏剧等各种类型的文学体裁之中。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分别是诗歌《长恨歌》、杂剧《梧桐雨》以及传奇《长生殿》。这些体裁虽然均以李杨故事作为中心,但对这个故事情节的选择及讲述方式却呈现出很大的不同。本文拟从各种体裁文体特点的角度来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