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功的演示实验是激发学生浓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氢气流吹肥皂泡实验即为一例。但课本中的实验设计是用玻璃导管吹肥皂泡,在实际操作中不易成功。其原因有两个:一是玻璃管太光滑,所蘸肥皂液较少,不易连续吹出多个肥皂泡,而且易使吹出的肥皂泡偏离管口,“结”在玻璃管上不易脱离;二是吹出的肥皂泡易带上小水滴,使质量增加而不易飞升,体现不出氢气比空气轻的性质。笔者经多次实验,认为可做如下改进,以提高实验成功率增加趣味性。1实验操作a.用一段长约5cm的普通毛笔杆(中空竹管)代替玻璃管。b.在肥皂液中滴加有色…  相似文献   

2.
谢丽 《物理教师》2010,31(7):50-50
问题提出:有一个装有半管水的小U型管,它的一端连着一个导管,导管上能吹出一个肥皂泡(图1).当肥皂泡的体积增大时,U型管中的液面将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3.
1实验准备肥皂液的配制:切一小块肥皂放入容器,然后加入适量的凉开水,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3体积的甘油,待其混合均匀以后,用吸管醮取少量溶液试吹,如果能够吹出直径为10cm左右的肥皂泡,那么溶液即可使用,如不能,再加入少量的肥皂,直到能吹出这样大小的肥皂泡为止。2实验过程a.演示液体表面能力。拿来一个小漏斗,用漏斗头醮取少量肥皂液,然后用嘴从漏斗颈末端缓缓吹气,这样在漏斗头处会形成一个漂亮的肥皂泡,直到肥皂泡直径10cm左右为止,用手指封住漏斗颈末端,这样肥皂泡就制成了。然后再将制好的肥皂泡靠近一只点燃的蜡烛,让漏斗颈末…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物理教学活动中,利用改进后的自制教具进行直观演示《通电直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实验效果明显优于用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演示的效果。使学生知道用自制教具进行演示所得到的结论,就是教材中的实验要探索的规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刊2006年第1期和第8期先后发表了《水平吹出的肥皂泡能上升吗?》和《也谈“水平吹出的肥皂泡能上升吗?”》两篇文章,对南京市2005年的一道中考物理试题的答案提出了质疑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笔者对这个问题也展开了一些研究,希望本文能引发更深入的讨论.原题:“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南京市某中学举行‘让物理照亮世界’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小朋友用吸管水平吹出的肥皂泡,常常开始时上升,随后便下降,这是为什么?”试题的答案是:“肥皂泡刚吹出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而上升,随后肥皂泡…  相似文献   

6.
雷蕾  刘钢 《贵州教育》2000,(4):29-30
教学任务1、教会学生配制肥皂液(重点:肥皂液的比例)。2、让学生掌握怎样使肥皂泡吹得大,怎样使肥皂泡吹得多的方法(重点:a、甘油的作用;b‘改进吹泡泡的工具)。3、学会用泡泡组合多种图案(重点:示范、启发人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启发丰富的想象。教学准备自制教具(范画l-4)、音像带、投影仪、吸管、剪刀、杯子、肥皂扮、洗洁精、甘油、铁丝、玻璃板(或吹塑纸板)等。教学过程一、利用录像导入新课二、强悍技学1、讲解第一段故事并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配制肥皂水,试吹肥皂泡…  相似文献   

7.
初三化学教材第三章中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流吹肥皂泡实验 ,看似简单 ,但实验过程中往往肥皂泡吹得很小 ,学生难以观察到正常的实验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肥皂水泡得不好 ,二是导管选用不当。根据笔者的经验 ,只要在实验操作中讲究一些技巧 ,就可将肥皂泡吹得较大 ,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①制取肥皂水时 ,在采用教材上所介绍的方法的基础上 ,将少量表面活性剂———增泡剂加入肥皂水中。②导管口需光滑并且呈喇叭形 ,其制作方法是将滴管胶头去掉 ,用喇叭口一端吹氢气泡。③控制氢气的流速 ,使吹出来的氢气泡不自动破灭 ,…  相似文献   

8.
1 自制教具的作用自制教具作为教具的组成部分,它应具有一般教具的作用;自制教具因其自制性还应具有不同于一般教具的特殊作用。a.自制教具能节省经费开支,对教具是有效的补充。据统计,初中物理学科160多种必配教学仪器中有60多种能利用自制教具替代,如能发动师生自制这些教具,将节省一笔可观的开支。我省广泛使用的华东版物理教课本的特点之一是对一些常规实验进行了改进,所需自制教具较多。教师若不自制教具,很难贯彻大纲和教材对实验教学的要求。自制教具已成为实验教学对应配备的教具所必需的补充。自制教具工作应纳入教育技术装备工…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吹肥皂泡。 教学要求:教学生学会制作吹肥皂泡用的肥皂水。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知道把肥皂削成碎片、给水加热、搅拌或摇动,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一些。 教学要点:制作好肥皂水。 教具准备:热水,冷水、一小瓶制好的肥皂水、一根吹管。  相似文献   

10.
超级肥皂泡     
我喜欢吹肥皂泡,也喜欢和院子里的小朋友比赛谁吹的肥皂泡大。为了吹出最大的泡泡,我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把妈妈的洗发水、沐浴液都挨个试过了,可效果还是不好。一天,当物理老师的表叔到我家玩,看到我房间里大大小小做“实验”用的肥皂水瓶子,不禁哈哈大笑。他说:“你呀,‘走错路’啦,让我教你一个方法吧。”我乐得差点蹦起来。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1]的理念,贴近学生生活,以身边的或生活中的物品,就地取材,积极开展自制教具、小实验等课后实践活动,意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借“自制滑动变阻器”教具为例,浅谈教具在自制过程中的设想、制作过程、改进与创新、价值评估等方面的认识.以自制教具为学生课后实践活动的抓手,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与动机,驱使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思考:不许碰肥皂泡,你能让"脆弱"的肥皂泡自己不断地变大吗?准备材料:一把剪刀,一根吸管,一个圆纸筒,一个盆子,一些肥皂水。实验操作:1.准备一些浓肥皂液,使吹出的肥皂泡不致轻易破裂。  相似文献   

13.
吹肥皂泡(中班) 一、活动目的 1.在自由的环境中,让幼儿吹出许多肥皂泡,体验游戏的快乐。 2.通过观察泡泡的飘飞,对大的、小的、高的、低的、远的、近的、前、后、  相似文献   

14.
从事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已近10年,在实验教学中通过不断地实践,对中学化学中某些演示实验尝试着进行了一些改进,效果还比较理想,特举几例,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自制教具,操作方便在化学实验中,将某些实验仪器改进,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实验效果。如初中教材第一章,“验证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氧化作用”,教材中用3支试管分三次实验,操作复杂。但如果用自制的弯试管(图1)作实验,操作就很方便:①MnO2先加热;②KClO3后加热;③待②加热后把①滑入管底。(弯试管的制法:用普通试管在酒精喷灯上加工,弯度为30…  相似文献   

15.
王成伟 《物理教师》2006,27(8):0-40
本刊2006年第1期《水平吹出的肥皂泡能上升吗?———对一道中考题的探讨》一文从实验验证到理论分析,比较充分地阐明了水平吹出的肥皂泡没有可能上升(个别肥皂泡的上升将在后面解释).但文章中在对肥皂泡下降的理论分析时说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气体,且后面的分析都建立在肥皂泡内全  相似文献   

16.
于昌胜 《成才之路》2009,(33):11-11
一、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和观察能力 鼓励和指导学生制作一些自制教具。不仅可以补充课堂教具.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如在教师指导下,有的同学自制果蝇染色体组教具,用长短和粗细表示染色体的大小和形状,用不同的染色表示来源。形成了活动教具,课堂演示后。学生对染色体组的概念很容易掌握。还有的同学自制了呼吸运动模型。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自制教具,变抽象为形象,变被动为主动,利用身边材料整合出来的教具做出明显的实验效果后,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科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设计和创作思路及在实验中的应用是小学科学教师较为关注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正确地进行自制教具的演示和实验教学,有时可以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成功与否,甚至能改变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的认知和解读。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常有一些教师对现行教材中疑难实验内容的改进或增补提出了一些问题,笔者就自己的实际工作谈点体会。 有几个疑难实验和一些准备实验较繁琐,而演示效果又较差的气体反应实验,我是借自制教具,将制气和演示的实验连为一体,获得较为满意的实验效果,原来不易成功的实验成功了,给教学带来了很大方便。在此基础上,又将自制教具进一步简化,利用一些废损仪器  相似文献   

19.
a.氢气性质(比空气轻)的演示实验改进。我们用实验证明氢气比空气轻时,一般都吹肥皂泡,但若只根据书本上演示,氢气的流速控制不好,肥皂泡很难吹好,难度较大。但如按图1演示,则做起来轻松,现象明显、效果好。 b.用实验证明金属活动顺序时,常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如证明"锌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锌可以置换铁,铁可置换铜",采用锌片浸入铁盐的溶液中,再将铁片浸入铜盐的溶液中,这样做,因为锌、铁都是银白色,现象不太明显。我采用磁铁吸引锌片(不能吸引),将薄锌片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一会儿取出,干燥,再用磁铁吸引,则…  相似文献   

20.
认真开展自制教具活动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就自制教具的思路和原则问题进行探讨。1 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自制教具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是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为目的的“实践——理论——实践”的科技活动;是通过发动和组织广大师生根据教材内容、教学实际需要,在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基础上,去改进或发明教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