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几年,我很欣赏过电视中转播的国际大专辩论、那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的场面让人开了眼界。后来我不喜欢了,甚至有点反感。因为这种辩论采用正反方制,甲方说好乙方一定得说坏,非此即彼,离开了丰富多彩的客观现实。比如人之初本无性善与性恶之分,但辩论的策划者却出了“人性善还是人性恶”的题目让双方对抗。于是正方竭力证明人性善,反方拼命证明人性恶。最后反方复巴大学取胜。但这能说“人性恶”就是真理吗?令人尴尬的是1965年在北京举办的那次国际大专辩论,辩题是:“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中国人又是抽到叵方。尽管南京大…  相似文献   

2.
长期的宗教体验已经剥夺了这些人感到痛苦的能力,人已经被异化成了非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对“离苦得乐”这种幻觉的孜孜追求,所酿出的恶果。  相似文献   

3.
征稿启事     
2006年我国共出版图书24.5万种,其中相当一部分原创学术著作,成书速度之迅疾、抄袭手法之拙劣、拼贴手法之粗糙,令人汗颜。这其中不乏被列入各大专院校教材的学术著作,它们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载体,流布更广,荼毒尤甚。春秋乱世,礼崩乐坏,尚有齐之良史,以身殉道;太史公屈遭腐刑,仍不溢美,不隐恶,力辟实  相似文献   

4.
《恶时辰》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1962年出版的一部小说。小说描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无名的小镇,小镇笼罩在暴戾、虚伪、压抑、冷酷的氛围之中。而小镇上的人们——法官、检察官、神父、理发师、电影院老板……包括象征着独裁的镇长,无论是谁,都无法置身于令人动魄惊心的“恶时辰”之外。“恶时辰”之中,没有不恶,只有更恶。“恶时辰”里的社会,是一个让人感到绝望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杜骏遥 《视听界》2007,(4):96-97
德国人瓦特松说过:“恶享有某种特权。它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坏蛋身上有一种引人遐想的力量,而这是任何一位美德的使者都望尘莫及的。”为什么会是这样?这个有关恶与善的命题引起过很多社会学家的争论,德国的社会学家弗朗茨·M为此还写了一本专著叫《恶为什么这么吸引我们?》,并且因此而获得1999年德国图书金奖。可见人们对恶的关注以及被恶吸引时的无奈、羞愧和困惑。  相似文献   

6.
灯下读史,不免要联想到新闻。史家与记者,虽说是各事一行,学分两家,在做学问上却是有径可通的。尤其是中国的史学,自古就有秉笔直书的传统。在这一点上,新闻可否“以史为鉴”呢? 司马迁著《史记》,世称“信史”,素为史家所推崇,何耶?他是以“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的决心写书的,故“其言直,其事核,不隐恶,不溢美”。项羽失败了,在司马迁看来仍是英雄,矩鹿一战,把项羽写活了;刘邦  相似文献   

7.
戏剧与编剧     
剧作家是尊称,平时被称为编剧。在老戏班子里,编剧被叫做“打本子的”,和服装、化妆、道具一样都是为“角儿”服务的。看戏的人从来不问编剧,只问“谁的戏呀”?这是问“谁演的戏”。被问的人明白,回答的人也明白:“梅先生的”,或答“陈先生的。”没有人说某某编剧的,说了别人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8.
有不少对电脑和网络不甚了解的人,都曾“顾名思义”地认为黑客只会在夜间出没,有些常玩电脑的人可能会认为这种想法很荒唐。不过,他们可能没有想到,确实有黑客专门趁人们熟睡时或不用电脑时出来做恶!  相似文献   

9.
什么叫模糊语言?所谓模糊语言,就是由概念外延不确定的模糊词语(如“大”、“小”、“长”,“短”、“好”、“坏”、“善”、“恶”等)构成的语言。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早就说过:“人类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模糊语言。不可能处处使用精确语言代替模糊语言”。这是因为人类生活、人的性格和感情都县有模糊性,表现和描写人类生活、人的性格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灵魂、旗帜。它在整个新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是被大家所公认的。 新时期我们的新闻评论与“文革”时期相比,是大大的不同了。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与“文革”时期所不能同日而语的。但是,人们在看到这种进步时,也对新闻评论提出些意见,常听有人说:“评论没人看。”也有人说:“没人看,是因为尽说大话,抄文件。”还有人主张,评论最好不发大块的,多搞短小的、生动的文章。 这些意见不能说完全是空穴来风。他们也是在  相似文献   

11.
正互联网对出版行业的冲击不仅让圈内的人着急,最近动辄大谈互联网思维的周鸿祎也对此表示出了"关心",他说,"今天很多传统的报纸和杂志,无论收入还是读者量,都在下降,被互联网这种新的微博或者微信的信息获取方式所取代。我还可以预言,再过两年,传统的电视台,也可能被颠覆"。周鸿祎的话不像是危言耸听,被颠覆的行业或企业已经不是一家两家了。传统出版行业在应对这样的局面的时候,常爱提的是"转型"和"重构",与这种发展战略的概括型描述互为  相似文献   

12.
说“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多见关于“耻”的论述,“耻”的作用被说得很重。所以有人说,对“耻育”的重视,是传统文化思想中一项有特色的内容。 “耻”是人类特有的情感。人之所以知“耻”,从心理学上说,是因为人在“婴儿期”(1一3岁)的末段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或者叫“主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不大愿意写批评文字的。这原因大抵是:瞎捧之风未泯,批评势必讨嫌!不少人都装着胡涂,好话说尽,你却净说些煞风景的老实话,难道不讨嫌么?其次,我很怕没完没了地被被批评者所纠缠:你本来说的是东,他偏来说西,南辕北辙,不得要领;再其次,一些被批评者的心态也变异得奇怪,颇有一些具有“挨批积极性”的人在,他硬是想借被批评“出名”。批评文章,成为被批评者的“出名”广告,这不又有点可悲吗?不过,话又说回来,人,总有“不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不崇尚炫耀暴露相比, “秀”的兴起是互联网蓬勃发展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作为一种理想化的自我表演,“秀”受到媒介技术“中介化”的深刻影响.文章指出,新型人际关系的出现以及自我呈现技巧的提高,使传统中国人在固定交往关系中被压抑的“自我”得到释放,不过,技术“中介化”也可能令“自我”陷入因交往关系复杂化和浅层化所带来的认同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15.
今年的台岛“大选”可以说是丑闻不断,恶料频爆,五虎相斗,昏天黑地。政坛幕后种种见不得人的东西全藉这次机会,被彼此毫不留情地抖落出来,黑金一桩一桩,绯闻一件一件,口水四处溅,支票满天飞,有人甚至动用黑道黑术,搞起了“恐吓炸弹”。真可谓五毒俱全,鸡鸣狗叫。据说也算是一种“民主”,实在让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16.
《百度百科词条被恶搞“专家”被解释为“脑残”》只是一篇小文章,上网之后,却被数以百计的网站迅速转载。这一点也不奇怪。面对已经变味的“专家”,网民们早就忍无可忍,现在是向他们“拍砖”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7.
恶童日记,[匈牙利]雅歌塔·克里斯多夫著,简伊铃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恶童日记》是一本让人震惊的书,作者从各个角度挑战着读者的阅读体验,主题首先惊世骇俗,一直以来我们对“恶”避之不谈,一味尊崇“善”,从来没有一部小说如此正面集中地描写“恶”,相比于善的单薄虚妄,恶坚定有力,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18.
有人曾说,对中国的老百姓而言最大的潜在危险可能不在于疾病或灾害,而是来自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不幸的是.这种多少有些耸人听闻的说法在现实中却似乎可以找到很多有力的证据。根据新浪网所做的一项调查.在针对“你觉得在消费哪类商品时遇到的质量问题最多”所调查的902人当中,选择“食品”的竟然高达703人,  相似文献   

19.
人性与管理     
对人性“善”、“恶”的不同认识,产生了不同的管理思想。本文认为,人是“善”与“恶”的结合体,人的本性取决于人的需求。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指出了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傅雷与傅聪     
傅雷先生,中国著名文学翻译家,1908年4月7日出生于上海南汇县周浦镇。曾经留学法国。他在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中遭到“批判”,在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当时,他的长子、钢琴家傅聪正在波兰留学、闻恶讯出走英国,一时间被说成是“叛国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