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种种原因,语文课堂教学的普遍现状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语文课堂是真正的“讲堂”,教师是真正的“讲师”。一上课,老师便拼命向学生“灌”知识,或娓娓而谈,或绘声绘色,或滔滔不绝,或慷慨激昂,直讲得口干舌燥,一堂课下来,觉得痛快淋漓、问心无愧。可课堂效果如何?学生习惯丁做一个三尺讲台下的听众,被动地接纳着老师硬“填”给他们的东西,没有表达自己的机会,慢慢地丧失了“说”的欲望,久而久之,思想停滞、反应迟钝、表情呆板,以致课堂上死水一潭,激不起半点波澜……难免出现讲台上老师津津乐道、眉飞色舞,而讲台下学生昏昏欲睡、死气沉沉的尴尬局面。如何改这种被动局面,这是需要我们每个教师都来探讨的问题,也是语文课改的使命。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变“讲堂”为“学堂”,变“讲师”为“导师”,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从词性的角度看,“美”本来是形容词而不是名词;形容词只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不指称事物本身。追问“美是什么”犹如追问“愉快是什么”、“好是什么”、“慢是什么”,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从概念的角度看,“美”是属性概念而不是实体概念;属性概念只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而不反映事物本身,不存在“是什么”的问题。从事实的角度看,“美”表述的是一种主观情感状态而非客观实体,追问“美是什么”是缺乏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3.
作者从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的角度对普洱茶之“普洱”二字作了考证研究,提出了四个论点,即一,“普洱”是“步日”、“步耳”的同名异写,音根是濮人族群的佤语。二,“普”是“扑”、“蒲”、“濮”的民族称谓同音异写。三,“普荼”即是“濮茶”。四,古代濮人布朗族先民是最先种植茶树的民族。作者的结论是:“普洱”一词实际上是一个佤语布朗族名称,是一个种植交易集散“濮茶”的地名,是一个“普洱茶文化区”特殊地域和出产茶叶的茶名,“普”即是“濮”,“普茶”即是“濮荼”。  相似文献   

4.
"杨"和"柳"     
我的名字叫杨柳,只要知道这个名字的人,都觉得很有意思。不是吗?许多诗句中都有我的名字呢。可是,正因为这样,我名字中的“杨”和“柳”却闹起别扭来了。杨是一个骄傲、瞧不起别人的人,而柳则是个谦虚、不爱说话的人。这天,杨对柳说:“主人的名字常被人夸,这难道不是全靠我的功劳?你看,我是姓,你是名,你不过就是一个木偶,只是我的陪衬罢喽!”杨一边骄傲地说着,一边斜着眼看着柳。可柳却站在那儿,没有出声。杨见挑畔不成,便怀恨在心,总是跟柳对着干。唉,手心手背都是肉,叫我也拿他们没办法呀!终于,那天早晨我从甜梦中…  相似文献   

5.
汉字的作用是把音、义结合的语言记录下来,因此,汉字的栽体是它的形,汉字的内涵是它的音和义。汉字把有声语言的听觉信息转换为汉字符号的视觉信息,这些符号所负载的实际上是不同的语言单位。形是字的本身,字音和字义是字所记录语言的声音和内容。认识、研究汉字,实质就是认识、研究汉字的形音义之间的关系。笔者从形音义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来谈“0”和“零”这两个常用汉字的异同,从而回答“0”=“零”与“零”≠“0”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师不再是课程的单纯的消费者和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策划者及设计教材者”。教师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用”教材教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达成目标的需要,悉心进行课程内容的加工、调整、组合、补充、改编、新编;“教”教材是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注重结果,学生被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其主体性培养和发展。丁老师在“时、分的认识”教学中,不按知识顺序“由上而下”进行教学,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注重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  相似文献   

7.
观察是认识一切事物的门户。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领域,观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切科学实验、科学的新发现、新规律,都是建立在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基础之上的。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眼观”能力,更要把眼观到的东西领进心灵,培养学生的“心观”能力。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8.
北京,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是莘莘学子所向往的求学圣地。北大、清华等名校更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北京增色不少。不光很多北京的学生不愿走出“京门”,就是很多外地学生也把自己能上北京读书收作为奋斗目标。可是,有些身在北京的孩子却并不以为然,说他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也好”,“不认庐山真面目”也罢,正是在如此强大的“上京”热潮中,他们,就真有这么一股子人,敢于标新立异,选择“孔雀东南飞”,冲出北京所给的光环。  相似文献   

9.
“道”是老子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包括本体道和规律道两部分,本体道又包括“无”、“有”。“无”是宇宙万物最初的本源,它为虚空之神,有“虚”、“静”、“小”的特点,“有”是生养之神。有“混沌”、“动”、“大”的特点。道体是从“无”至“有”的,“无”虽有创造的潜藏力,但需要最初的鼓动力。在老子那里,由于更注重以“反”为内容的规律道,以至老子把规律道作为道体从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最初动力。  相似文献   

10.
“咬嚼字”与“得意忘形”这一对成语,历来被人们当作贬义词来用。“死抠字眼”不领会章内在精神,固然不好,但是语言字是帮助了解章内容的“拐杖”,离开对句的咬和嚼,走马看花,是难以得其意、忘其形的。元代遗山《与张中杰郎中论诗》云:“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清代学唐彪说:“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我之也。作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意;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读书作谱》卷五)他说的虽然是作之道,验之阅读,也全然相合。要深得章三味,就必须花一番咀嚼的功夫,囫固吞枣、不求甚解的方法是不适合语学习的。我们只有让学生悉心品味章的篇章结构乃至遣字造句的个中奥秘,使之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忘其“形”而得其“意”,方能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获取更多更有益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试辨"情绪"与"情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感于感情研究领域概念术语的混乱,本作提出了一种尝试性的解决办法,认为“情绪”适宜于指称感情活动中先天的,生理的、形式的方面,“情感”则宜于指谓后天的,含有观念内容的、具体的感情活动;情绪作为生理反应,是中性的,情感起于评价活动,故具有价值属性;中外历史上人们力图认识的一般是情绪,而予以褒贬评价的别多是情感。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大批具有一定知识与技能的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开设的文化课。且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英语实质上仍属基础英语的范畴,即英语课主要是学习英语而不是通过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因而更应突出基础性,强调实用性,注重专业性。专业英语应力求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语言基础技能,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英语进行计算机实际操作的能力。在计算机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新”、“美”、“精”、“实”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杨永杰 《广东教育》2002,(12):45-45
一、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形象性因素善于形象化地处理教材,能够使单调枯燥的知识变成生动形象的内容,使学生在轻松、生动的氛围中接受知识。例如在讲充分必要条件时,对必要条件,书上是这样定义的:如果P则Q是真命题,即PQ称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言简意赅。但是学生对“是必要条件,未必是充分条件”不好理解。这时,我举出这样例子,“狗有四条腿。”大家都毋庸置疑,狗是四条腿的充分条件。四条腿是狗的必要条件,大家都能接受和理解。但是“四条腿”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否则,有四条腿的动物都变成狗了。这个比喻…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血缘作为维系人们关系的纽带作用十分强大,祖先崇拜不仅是原始社会末期祭祀活动的核心内容,也是国家形成后的父权与君权交叉重叠的渊薮,于是事父与事君的“孝”、“忠”准则就成为了中国古代礼制的核心内容,并对后继的中国社会以强势影响。  相似文献   

15.
庖丁解牛,“以无厚人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动作优美和谐,“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这是一种多么雍容的气度,多么华贵的风采!每当读到这里,我都会被深深地感动。“游刃有余”是为人处事的最高境界,而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回避”也许是最好的办法。作为一名教师,在处理课堂随机事件时采取冷静、暂时回避之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学知识是“死”的,学习的人是“活”的,“活”人学习“死”知识,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把“死”知识赋予其“生命”,使其“活”起来,让“活人”学习的是“活”知识。这正是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主体参与实践,并在实践中自主获取知识的活动;体现学生感知、体验、运用知识的思维发展过程;同步实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真"的假文凭与"假"的真文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一则笑话,说是某小学为了测试三年级学生的社会知识,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选择题:街道墙上常见的“办证”小广告中“办证”的“证”指的是:a学生证、b健康证、c出门证、d存车证。答题时,学生嘲笑说,老师连这都不懂,这几个答案都不是,是毕业证。老师又问:“是小学毕业证,还是初中、高中、中职毕业证?”学生齐声说:“都不是,是大学毕业证。”还有学生补充说是研究生毕业证。这则夸张的笑话,我们可以一笑了之,但制售假文凭之泛滥无忌、之明目张胆,我们却不能等闲视之。对办假文凭的广告,最常见的办法是涂掉,你偷偷摸摸写上…  相似文献   

18.
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女孩都会十分关注自己的形象。女生越来越注意的是脸蛋和身材,男生越来越注意的是身高和肌肉。有证据表明,大部分少女对自己体重的估计超过实际水平,而大部分少男对自己肌肉发达水平的估计也和实际水平有偏差。女孩渴望自己苗条漂亮一点,男孩希望自己强壮高大一点,许多男孩女孩为自己的外表苦恼,这是众人皆知的现象。让我们看看青春期身体的变化发展过程,也许就会理解这是怎么回事。青春期是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在这个阶段,少男少女们要经历身体上的“生长爆发期”。对男孩来说,童年期的结束是以睾丸、阴囊和阴…  相似文献   

19.
“两课”教学中如何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大学教师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和善于育人的“人师”,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两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就要塑造自身健全的人格,以此来影响学生;要坚持“两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超越性、先导性;要努力学习,积极创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是中国经济体制最深刻的变化,这个变化必然波及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进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它不但需要一个真正民主的社会环境,同时需要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这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民主教育的期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