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糖果与巧克力生产技术"课程建设背景,结合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要求和该课程所在专业建设目标任务,分别介绍了课程建设要求、课程建设思路、课程定位设置、课程建设内容和课程建设目标,并从中述说了课程建设的做法和体会。这为进一步做好"糖果与巧克力生产技术"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高职院校供用电技术专业和继电保护技术课程的目标和定位出发,从教学内容设计、硬件条件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选择等方面介绍了我校的继电保护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活动,总结了课程改革的经验和缺失。  相似文献   

3.
梁胜龙  韩莉芬 《内江科技》2009,30(9):157-158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文章结合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阐述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以及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4.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阐释了如何建设适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依据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未来课程建设的方向。现状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普及和课程标准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联性这四个方面来阐述。未来课程的建设方向则着眼于统一规范课程标准、课程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科研项目和教学研究的支持、与学生专业融合、职业角色和性别角色不符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融入本地特色文化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王颖 《科教文汇》2021,(11):107-108
随着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提出,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需要转变到以能力和素养为主体的模式。将课程思政融入“软件工程”课程建设中,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并进一步达成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指标。该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重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课程评价体系优化三个方面论述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改革举措,为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选的方案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们和教育工作者们都在积极探索打造“金课”的方法,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成果。其中,教学改革对“金课”建设的重要作用达成共识,而教学改革又从课程体系的建设入手,所以“金课”建设重点是如何进行课程的改革。围绕课程涉及的因素,以课程大纲的要求,实质是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对象(学生)三大静态因素;以教学目标看,涉及知识、能力和态度三大动态因素。这些因素如何协调、统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金课”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关于微波技术实验课程建设的几点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通信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急需一大批掌握该技术的专业人才,如何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培养这些人才,给高等工科院校提出了一个挑战性课题。“微波技术”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它是“雷达原理、微波通信”、微波故态电子线路和“电子对抗”等课程的前导性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与工程性都很强,特别是它与电磁场和电磁波结合比较紧密,概念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和掌握。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大量的物理实验。如何搞好微波实验课程建设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赵佳  韩臻  刘建华 《内江科技》2013,(12):146-147,151
保密技术检查是保密检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密管理和保密技术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保密技术检查的内容和重要性,保密技术检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同时也提出了在课程建设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保密技术检查课程内容的设置提供了借鉴经验,也为保密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建设的关键是支撑专业建设的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起因于大众化教育带来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多样化的讨论,其核心是确定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服务面向——办学类型的分类定位。以人才培养模式和服务面向确定专业建设目标,以专业建设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并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是保证课程建设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信息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路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信息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思路、实验体系、实验设置与课程优化及其目标管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实践证明,完善实验体系,改革和优化实验课程,对培养“开拓型”和“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果树栽培技术课程针对园艺技术专业学生的应职岗位科学设计课程教学目标,确立了“四方”共建、“教、学、训、产”一体、行动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和以岗位工作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以寒地果树生产项目为载体,组织课程教学;以寒地果树生产为主线,实施项目教学;以生产项目为导向,实施六步教学法;学校一企业一行业合作,立足黑龙江寒地果树特点开展课程建设和基地建设的课程设计思路,切合区域特点、行业特色和人才培养需要,并采用“季节分段,模块式项目化”开展整体教学设计,体现了源于生产实践而高于生产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重点的教育观念,对课程建设起引领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协同是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该文以“双一流”高校建设目标为出发点,基于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和一流专业指标观测点,从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分析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提出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融合的建议,促进教师自觉承担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双重责任,全面提升“双一流”建设的质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策略的提出,为农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指出,使广大农民群众看到了农村的未来和希望,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另一方面,国家扶持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国家财政资金的倾斜,坚定了农村地方组织和广大干部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4.
左石华 《科教文汇》2014,(17):124-125
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探求湖南省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库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该资源库的建设基于“职教新干线”平台,为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盆花与切花生产技术”课程是本科院校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选修课,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但是由于教学思维定势、教学实践资源欠缺等因素,“盆花与切花生产技术”课程教学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讲授,并没有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只能在课堂被动地学习各种生产技术,导致出现学生学习抓不住重点,学习起来比较迷茫,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等不良的教学效果。因而“盆花与切花生产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急需改变。整合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及合理设计实践内容是“盆花与切花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重在专业建设,而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改革的精髓是“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标准是符合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很多人都喜欢吃夹心饼干、薯片、早餐麦片、方便面、蛋黄派、巧克力、咖啡伴侣、沙扎酱、冰淇淋、糖果、色拉等食品,商家往往也用植物奶油“纯天然”来吸引顾客。但近日,  相似文献   

18.
丁永灿 《大众科技》2013,(5):195-197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课程体系是否完善、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文章依据企业的职业岗位设置及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提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建设改革思路及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以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现阶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线电技术专业中的一门专业知识课程---“短距离无线通信”课程为例,就该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为例,从课程建设的实践、课程建设的成效以及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三个方面,阐述了该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以满足网络信息时代广西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