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从微博"碎片化"特征入手,反思微博兴盛背后,其碎片化特征可能对高校网络舆情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归纳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探索性地提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以进一步提升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同时大数据的技术优势为高校网络舆情的研判提供了技术支撑,是高校治理网络舆情的重要依据。根据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主体将其研判指标体系的构成分为舆情传播、舆情进展和舆情干预3个核心部分,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的高校网络舆情研判指标体系,为高校制定舆情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频发,这类事件大都和网络舆情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防范不良网络舆情的扩散和演化,有必要建立快速的网络舆情监控预警机制。通过对高校突发事件不同阶段网络舆情特点的分析,提取其共性特征并作为网络舆情监控预警指标体系,从而构建出一套适合高校舆情信息监控预警机制,实现高校舆情信息工作监控预警机制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呈现泛化现象.在界定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概念的基础上指出扩散速度快、破坏性强和舆情主体同质性强是其主要特征.指出舆情议题、舆情指向和舆情表达的泛化是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的主要表现,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网民成见系统的作用,媒介报道的倾向性和涉事高校的舆情引导,并简要分析这种现象的辩证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时代全面到来,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和引导成为了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新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自媒体对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构成的新挑战,并对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构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突发事件成为网络舆情关注的焦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破坏性大等特征,因此,探析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的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对提高高校管理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丽英 《现代情报》2016,36(1):84-89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治理与引导在时、效、度3个维度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针对高校BBS教育舆情,运用网络测量学技术对自动采集到的南京大学小百合BBS相关数据集加以分析,构建了教育舆情的时空特征模型。该模型显示,测量舆情的空间特征和多个时间特征能够有效快速发现热点信息。实验证明,高校BBS教育舆情总体分布比较稀疏,单日活跃用户数并不高,并且热点信息相对较少、利用显著的时空特征易于检测。  相似文献   

8.
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仅依靠高校力量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是破解高校舆情治理难题的可行路径。政府、高校、社会媒体和网民等主体由于各自资源优势的不同,在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中所具备的优势也有所不同。文章探讨了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能力的构成,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各治理主体的优势,明确了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龙玥  刘译阳 《情报科学》2019,37(12):134-139
【目的/意义】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人员通过互联网表达个人思想、诉求个人利益所表现的网络行为,是网 络舆情在高校的延申和体现。然而,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包括网络暴力、网络过度娱乐、网络谣言等可能对高校师生 产生负面影响,影响社会稳定。【方法/过程】以微博数据为数据源,使用网络爬虫采集以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及大 学生为关键词的微博转发和评论内容作为实验样本,通过文本挖掘分析高校负面网络舆情传播特征和路径,并提 出引导建议。【结果/结论】网民在讨论高校负面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过程中,较关注这些负面信息对线下生活的影 响;核心传播网民的平均中心度最高,其次是核心传播媒体,核心传播机构的中心度最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负面 网络舆情传播呈突发裂变式,信息传播状态不稳定,波动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
沈全  高洁静 《科教文汇》2012,(33):17-19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网络舆情调控和引导是高校德育工作无法回避的问题,舆情引导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和谐稳定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存在舆情主体缺乏引导性、舆论监控缺乏常态性、舆情研究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基于高校德育视角的高校网络舆情的策略与机制,需要从技术支持、队伍建设、提升网络话语权等角度系统考察,强调网络德育运行的畅通、网络危机应对机制以及管理服务一体化互动机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袁冬梅 《科教文汇》2014,(31):191-192
伴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和终端设备的普及,网络日益成为当下社会舆论的主要源头。对于大学生而言,面对触手可及的网络,他们往往选择网络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大学生网络舆情已成为大学管理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并提出了从构建专业队伍、自觉运用媒体、拓宽信息渠道到完善制度机制四位一体的舆情监测和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2.
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对师生员工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移动通讯高度发达的当代,高校师生几乎人手1部手机,网络舆情对其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对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相关主体进行分析,建立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演化的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最终表明提高高校信息公开程度,降低网民的舆情关注度和媒体作用力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在移动环境下应对网络舆情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李嘉  张朋柱 《情报科学》2012,(7):1076-1083
言语行为分析是网络舆情分析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机器大规模自动分析、识别和刻画网络舆情具有重要意义;矛盾冲突则是网络舆情监管需要重点关注的一类任务。以网络舆情的冲突类言语行为分析为例,初步尝试建立了一个适合中文网络论坛环境的冲突类言语行为分类体系。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自动化分类算法,并比较不同特征集(提示词、n-grams、句法特征和结构特征)解决分类问题时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可以获得一个较为满意的分类效果,同时也证实新引入的句法特征和结构特征在解决言语行为分类问题上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孟骊超  来爽 《现代情报》2021,40(12):114-129
[目的/意义] 为探寻网络舆情演变的动力机制,本文采用演化博弈工具,试图厘清参与主体与舆情发展间的内在关联。[方法/过程] 首先构建了网络舆情潜伏期、发展期、爆发期及消退期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求解博弈均衡和雅克比矩阵分析了网络舆情的演变路径和关联条件,以博弈主体之间的利益依存探讨了网络舆情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在Matlab平台上对西安地铁3号线"问题电缆事件"舆情演变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并重点检验了心理满足程度对博弈均衡的影响。[结果/结论] 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网络舆情,影响其未来走势的关键因素也有所不同;参与网络舆情的各方主体共同影响着舆情演变的方向;政府部门的作为对网络舆情影响重大;心理满足系数对网民的决策至关重要,甚至能够改变舆情事件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舆情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社群的舆情体系。对网络社群内和网络社群间的舆情演化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就网络舆情热点信息和网民行为协同演化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网络社群的舆情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网络舆情文献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舆情的研究对维护当前的社会稳定、保证经济正常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网络舆情研究的文献众多,理清其脉络、了解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是网络舆情研究的基础。对中国知网中核心期刊内与网络舆情相关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及聚类分析,将网络舆情的研究方向大致分类,并总结出统计规律,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7.
刘继  武梦娇 《情报杂志》2021,(3):187-192,103
[目的/意义]重大突发事件对提高国家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网络舆情态势评估能力成为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方法/过程]该文从网络舆情事件特征、关注度、传播扩散度及网民观点倾向等方面构建网络舆情态势评估指标,利用贝叶斯网络构建网络舆情态势评估模型,以“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为例,对网络舆情态势进行评估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对网络舆情事件的测试,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舆情态势评估效能,对“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网络舆情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网络舆情传播的基本规律为基础,基于新闻报道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扩散规律,建立突发事件网络新闻舆情演进规律的Gompertz曲线模型,通过确定舆情扩散过程中的3个时间特征点和4个发展时段进行分析研究,以具体事件为例确定不同时段的应对对策,进而为相关部门实现对突发事件网络新闻舆情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热度,研究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机制,构建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仿真,验证并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和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网络舆情事件中热度的形成过程.分析事件作用、网民作用、媒体作用和政府作用等四方面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给出了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策略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