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墨子》的流传与墨家学说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汉代中期以后,墨学由“天下显学”沦为民间私学,《墨子》流传即趋于式微。从文献记载和地下考古看,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校勘的先秦竹书本《墨子》71篇,是后世历代刊行的《墨子》的最古祖本,然已非完本。其后重要的《墨子》版本有:西汉卷书本、魏晋分章本、隋唐写本、宋刊本、明《道藏》本、明嘉靖本、清经训堂本和《墨子间诂》本。明代以前各重要版本绝大多数已亡佚不传;明《道藏》本及以下各重要版本多保存完好。集众家之长的孙诒让《墨子间诂》本则是《墨子》版本中最好的版本。  相似文献   

2.
《史记》诞生两千多年来,历代均有抄写刊刻,由白文无注本发展为《史记集解》单注本、《史记集解索隐》二注合刻本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三注合刻本,形成了庞大的版本体系。探讨《史记》各本间的相互关系,理清各本的承传轨迹,是《史记》版本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研究《史记》的基础工作。自黄善夫于南宋光宗绍熙末年首刻《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三注合刻本后,三注合刻本便成了《史记》的主要版本形式,元、明、清代相继  相似文献   

3.
阮元校《十三经注疏》,于《礼记正义》大量采用南宋卫湜《礼记集说》的材料,由于版本的判定和使用犯了重要错误,使得大量校勘记条目与卫湜《礼记集说》原文事实不符,所采材料不可靠。通过对卫湜《礼记集说》版本源流的清理,比勘宋郡斋本、明影钞宋本、清通志堂经解本、《四库全书》本各版本,发现阮元所用《礼记集说》的版本非宋本,而是经过重大改动的通志堂经解本。  相似文献   

4.
因写作博士论文《傅维鳞与(明书)研究》,曾翻阅过各个版本的《明书》,其中有三种版本有句读,即《丛书集成初编》本、《丛书集成新编》本、《国学基本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1936年据光绪五年畿辅丛书本排印,无序跋,不知为何人所点;《丛书集成新编》本按初编本排印,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出版;《国学基本丛书》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1938年长沙再版。  相似文献   

5.
《于陵子》托名战国时期齐国隐士陈仲子所撰,虽出自后人伪撰,但书中保存了陈仲子的诸多资料,对其文献价值应给予关注。《于陵子》现存最早版本为明《秘册汇函》本,乃《于陵子》后世各版本之祖本。文章对《秘册汇函》本及后世诸本进行梳理、考证,以明晰《于陵子》版本源流。  相似文献   

6.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最具有代表性的军事论著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收藏有32种版本的《论持久战》单行本,共计57册,涵盖了最早全文刊登《论持久战》的延安《解放》杂志、目前公认最早的两个版本、最早的校正本以及全国各出版社所出版的其它正规或非正规出版版本。本文通过对国家博物馆图书馆现藏的《论持久战》各版本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列举馆藏不同的版本形式,归纳馆藏版本的特点,着重从出版地、版本形式、印刷方式以及版本文本几方面对馆藏版本特点进行分析,从整体上把握《论持久战》在我国的传播,通过对传播范围的分析从侧面印证这一伟大军事著作对争取抗战胜利所产生的重大意义及影响。  相似文献   

7.
清乾隆四十二年,四库馆臣以内府所藏明万历五年张之象刻本《史通》为底本,抄校而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通》,整体承袭张之象本之文本内容,改正了张之象本诸多讹误,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独有讹误。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史通》对张之象本亦有改动、纠谬,虽然亦有新的独有讹误,但较之文渊阁本,在更大程度上承袭了张之象本之文本内容,并部分纠正了各本之误,具有更高的版本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版本源流的考证,将《皇朝文鉴》存世版本归纳为大、小字本两大版本系统,介绍了主要名家藏本,分析了各版本的校勘质量。  相似文献   

9.
各大图书馆和历代书目著录有不少的宋版《韦苏州集》,但相关记载有很多粗疏和谬误之处,刊刻年代不够明确乃至误认明本为宋本等问题广泛存在。经整理考证发现,现存八部宋版《韦苏州集》,还有诸多残页。它们来自三个版本:一为乾道七年(1171)平江府学刊本,一为南宋晚期余同甫等刊本,一为南宋晚期郏良臣等刊本。后两者都刊刻于宋理宗或其后的杭州地区,版本关系也较近,应当翻刻自同一底本。各版本之间、同一版本的前印本和后印本之间都存在文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现在流传下来的《晏子春秋》有不少版本,但由于刻印时没有认真校勘或校订者各持所见,鲁鱼亥豕,不同的版本各有优劣。就目前所见,比较好的版本有元刊本(昭文张氏旧藏)、四部丛刊影印明活字本(1)、明吴勉学刊本、湖南思贤书局苏舆校本等。其中明活字本为大家所公认有校勘价值的版本,我们通过用汉代竹简本和明活字本(以下简称"明本")比勘,发现竹简本和明活字本同样各有优劣。现写就读书札记一篇,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隆平集》是记载北宋太祖至英宗史事的重要文献,文章以时代为序,对《隆平集》各版本进行考证,并梳理其版本源流,阐明各本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玉海》是南宋文献学家王应麟为应博学鸿词科考试而编纂的大型类书,在我国古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书自问世以来,刻印不绝,出现了各种版本,其中元后至元六年庆元路儒学刊本最早,为各版本之源头;清光绪九年(1883)浙江书局刊本,是现存校勘较好的版本。目前通行的本子有1987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影印的浙江书局本和199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四库类书丛刊本。  相似文献   

13.
《尔雅》是中国较早的一部字书,流转千年,有众多注疏版本传世,晋郭璞的《尔雅注》是《尔雅》注本中最为精良、流传最广的一个本子。嘉庆六年曾燠从曹文埴处获得佳本予以影刻刊行,本文着重对这个版本的《尔雅郭注》进行初步的探索,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引言、嘉庆六年影宋刊本《尔雅郭注》版本情况、避讳问题、校勘初探、结语。  相似文献   

14.
《泾林续纪》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志人小说集,现存上海图书馆明刻本与功顺堂丛书本等内容多有不同,本文通过对《泾林续纪》版本源流、二书内容异同以及周玄暐谤书案的梳理,认为现存《泾林续纪》各本皆非足本,都是明原刻挖改本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胡培翚《仪礼正义》自成书以后,经历多次刊刻,形成了多种版本。现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及所见现存本,考辨其版本源流,阐明各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徐梦瑶 《图书馆界》2022,(6):61-65+83
宋郑汝谐撰《论语意原》是一部以义理见长的解《论》之书,在《论语》学史上有重要意义。其书在宋代多次刊梓,今皆不存,存世皆为清本,分武英殿聚珍本和《四库全书》本两个版本系统。殿本是存世诸本中最早之本,校勘精审,以此为祖本,衍生出《墨海金壶》本、《指海》本、《经苑》本。《四库》本讹误较多,《经苑》本讹误相对较少。诸本中殿本讹误最少,版本价值与学术价值最大,但《墨海金壶》本、《经苑》本、《四库》本亦有可校正殿本之处,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2,(1):122-128
《熊峰集》的祖本是石珤亲自审订的稿本。皇甫汸在石珤去世后不久对稿本重新加以选编并刊行,是为明刻四卷本《熊峰先生文集》。梁维枢完整过录明稿本,并从中挑选出若干符合其文学审美趣味的篇目,是为明见君子阁抄本《熊峰集》。康熙初年,孙光?汇集各版本《熊峰集》及石珤佚文,重新加以删订、刊刻,是为清刻本《熊峰集》。清刻本后被收入《四库全书》,成为迄今最通行的《熊峰集》版本。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有清抄本《熊峰集》二卷,其内容系抄录自明刻四卷本《熊峰先生文集》,大约成书于嘉庆至光绪年间。  相似文献   

18.
《嵩洛访碑日记》的版本较为复杂,流传情况至今还不清楚。《嵩洛访碑日记》有稿本、抄本、刻本、排印本、影印本和点校本六种版本,每种版本各有特色,相互补充,它们实际上是分两个版本系统传播。  相似文献   

19.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是清代《易》学的代表作,其版本有有获斋本、思贤书局本及三余草堂本三种。本文详细查考了三种版本,特别是利用了国家图书馆藏有获斋本,对《纂疏》的版本系统、特点作了分析,认为现有《纂疏》的影印、排印本,多选择三余草堂本作为底本,未反映该书的原貌。如有重新整理《纂疏》的可能,应当选择初刻本有获斋本作为底本。  相似文献   

20.
北朝重要文献《洛阳伽蓝记》传世版本甚多,良莠互见,各有所宗。文章对《伽蓝记》各版本考镜源流,品评优劣。并对近世《伽蓝记》校本,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后的校释本进行了介绍与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