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天地》2007,(5):46-47
文汇报等多家报纸报道,由上海《咬文嚼字》杂志社举办的“请给荧屏亮分”活动,历时一年后于1月16日揭晓。10多万名观众积极参与,挑出电视台数万条差错。主办方认为,与图书、杂志、报纸相比,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电视的差错率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2.
电视媒体活动策略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芸 《青年记者》2007,(10):74-75
2005年被称为“媒体活动营销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创造强大冲击力,东方卫视“我型我秀”、“创智赢家”重拳出击。2006年各电视台更是加大“活动营销”的力度,有的甚至提出“每个部门一个活动,每周一个活动”。活动营销目前已成为中国电视媒体最为火热的关键词。[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改事类电视节目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悦 《记者摇篮》2009,(7):82-82
近年来,故事类电视节目不断发展壮大,中央电视台有《财富故事会》、《讲述》,江西卫视有《传奇故事》,辽宁卫视有《王刚讲故事》,直至2009年初吉林卫视又开办了一档名为《牛群:》的栏目。之所以各家电视台前赴后继,纷纷上马故事类电视节目,是因为这类节目确实给各电视台带来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可以说,故事类电视节目在占领了各家电视媒体荧屏的同时,也深深占据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心。  相似文献   

4.
韩鸿 《新闻界》2005,(1):37-38,40
2004年,“变脸”、“洗牌”、“推销”、“整合”成为省级卫视频频出镜的关键词,东方卫视、安徽卫视、湖南卫视纷纷在各地游走,举办各种各样的“推介会”“研讨会”,掀起了省级卫视新一轮的“定位”大潮。东方卫视“新闻立台”,湖南卫视则“娱乐中国”,安徽卫视继续“剧行天下”,以各自的特色来抗衡央视的垄断。在西部地区,贵州电视台继续向“西部黄金卫视”挺进,  相似文献   

5.
《视听界》2012,(5):14-15
事由:今夏电视荧屏的最大亮点,莫过于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热播了。没过多久,荧屏上类似的选秀节目差不多同时井喷,而且几乎清一色地打出“寻找好声音”的口号:青海卫视《花儿朵朵》、广西卫视(《一声所爱大地飞歌》、辽宁卫视(《激情唱响》、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山东卫视《天籁之声》、云南卫视《完美声音》、深圳卫视(《The Sing Off清唱团》等。有报道称,二线卫视集中“发声”。  相似文献   

6.
某地电视台日前在地方新闻节目中相继直播名为“谁是啤酒王?”、“谁是龙虾王?”的比赛场面,画面上虽十分热闹而壮观,却让荧屏前的观众不敢恭维。(见于江苏卫视5月21日、5月22日《1860新闻眼》)  相似文献   

7.
2013年开启了“电视模式大战”的序幕,央视及各主流卫视纷纷掷重金购买海外节目版权.以期在白热化的荧屏收视竞争中分得一杯羹。根据乐正传媒出品的42013年全国各电视台引进海外模式一览表》,2013年度截止11月全国共引进近六十档节目版权.其中央视13档:东方卫视和湖南卫视均为8档;浙江卫视6档、江苏5档,湖北、广西卫视3档。在卫视平台上,模式节目已南周末黄金档延展至日常时段,新节目几乎全部来自围外。  相似文献   

8.
2013年开启了“电视模式大战”的序幕,央视及各主流卫视纷纷掷重金购买海外节目版权,以期在白热化的荧屏收视竞争中分得一杯羹.根据乐正传媒出品的《2013年全国各电视台引进海外模式一览表》,2013度截止11月全国共引进近六十档节目版权,其中央视13档;东方卫视和湖南卫视均为8档;浙江卫视6档、江苏5档,湖北、广西卫视3档.在卫视平台上,模式节目已由周末黄金档延展至日常时段,新节目几乎全部来自国外.  相似文献   

9.
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给电视活动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这枚炸弹以排山倒海般的威力卷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收视高潮。“超女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他省级卫视的任何活动都因此少人关注,就连央视的品牌活动“梦想中国”也在“超级女声”的冲击下显得“星光暗淡”。可以说“,超级女声”几乎带来了中国电视活动的新纪元,在某种程度上逐渐改变了竞争的格局。作为省级卫视PK央视的成功典范“,超级女声”所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让其他电视台眼红得耳热心跳。在这种背景下,各家电视台纷纷克隆同类型活动,一时之间,各类“…  相似文献   

10.
顾丽 《视听界》2012,(4):86-88
在选秀节目、相亲节目火遍荧屏后,2012年的电视荧屏刮起了一股“怀旧风”。像深圳卫视的《年代秀》、央视的《回声嘹亮》、安徽卫视的《黄金年代》、山东卫视的《歌声传奇》、北京卫视的《荣耀唱响》,有的注重游戏互动,有的注重舞台效果,有的注重歌曲背后鲜为人知的往事,虽然它们在情节设置上各有侧重,但大都充满了浓浓的怀旧气息。  相似文献   

11.
何蓉 《视听界》2012,(3):51-55
2011年的自制电视剧市场,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象,全国有影响有实力的电视台纷纷加入自制队伍,其收视之高、数量之多、品质之精为近年之最。省级卫视剧场,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安徽卫视、浙江卫视是自制剧的主要出品“大户”,  相似文献   

12.
据了解,至1999年上半年,全国已有33家省级电视台开办了综艺娱乐节目。电视界的这股“游戏”热也大大冲击了江苏的荧屏,各台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电视游戏节目。江苏卫视的《夺标800》就是在这一竞争激烈的局面中诞生的。为了在受众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作为节目的编导制作人员,我们一直在努力赋予节目鲜明的个性,同时依靠江苏卫视强大的频  相似文献   

13.
“相亲”热背景下真人秀节目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2月24日,《我们约会吧》在湖南卫视开播,随后《非诚勿扰》在江苏卫视开播,不知不觉间,一股“相亲”热在电视荧屏风生水起。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安徽卫视《缘来是你》、东方卫视,开播《百里挑一》也加入了相亲交友类节目的“混战”,各大卫视的“相亲”旋风愈刮愈烈。勿庸置疑,我国诸多真人秀节目在收视率和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大大丰富了电视荧屏,受到公众和知识文化界的各种肯定,  相似文献   

14.
缘起 《视听界》2009,(3):11-11
2009年央视春晚火了刘谦,还带火了一个行业。各电视台纷纷推出魔术类综艺节目,湖南卫视、安徽卫视、东南卫视先后推出魔术真人秀节目,之后,央视也加入了魔术大战,推出了《魔法奇迹》。一时间,处处演魔术,台台播魔术,继“选秀潮”、“K歌潮”、“明星跳舞潮”之后,内地荧屏一窝蜂进入“魔术时代”。  相似文献   

15.
事由:根据索福瑞收视率调查公司前半年统计数字显示:从今年4月开始,湖南卫视已拱手让出省级卫视老大位置,由江苏卫视接手领跑。至5月底,“芒果台”排在东方、山东卫视之后,成为第6名。而江苏卫视则从第15周开始,连续7周占据首位。5月份的卫视荧屏上,暂时形成江苏、浙江、天津卫视“三国大战”。  相似文献   

16.
这两年,电视业界风云变幻,多种势力此消彼涨,各地电视台纷纷树立自己的品牌旗帜。竞争异常激烈。这种形势下,浙江卫视后发制人,强力出击,一系列动作引起多方关注。2005年秋季,浙江卫视联合国内七家实力企业,在北京策划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媒体竞标活动:“七剑出江南”。这次活动是  相似文献   

17.
安徽卫视称,为净化荧屏,将删改新《水浒传》的酒戏。电视台以“净化荧屏”为由删改电视剧中的酒戏。笔者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妥。要体现梁山好汉们的豪气干云、义薄云天,自然有很多可供选择的艺术表现手法.没有必要非得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罗红辉 《视听界》2013,(5):42-45
2013年夏季档,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湖南卫视《2013快乐男声》、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北京卫视《最美和声》等歌唱类选拔节目相继播出,对于制作播出该类节目的电视台和制作公司来说,这是制作之战、模式之战、编排之战,也是平台之战。这个“平台”除了电视荧屏的正面交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多屏对决也如火如茶。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化、社交化视听消费行为渐趋主流化。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岁末,省级卫视为了抢夺收视率而展开激烈交锋,不约而同地瞄上了平民卡拉OK这块蛋糕,各种版本的“K歌”节目不断在电视荧屏上涌现,如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爱唱才会赢》、湖南卫视的《挑战麦克风》、湖北卫视的《大家来唱歌》、贵州卫视的《我为麦克疯》、江苏卫视的《谁敢来唱歌》等等,“K歌”类节目呈现出一片火热的情形。“K歌”节目的流行与国内的文化环境有密切的联系。笔者以富有代表性的《我爱记歌词》和《挑战麦克风》为例,分析其秘密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由中央电视台三套《想挑战吗》、江苏卫视《激情60秒》、河北卫视《电视大精彩》、河南卫视《武林风》、山西广播电视总台《才艺大比拼》、山东卫视《阳光快车道》、湖南卫视《谁是英雄》、浙江卫视《奇开得胜》八家电视频道联合发起的2006年度首届“挑战群英会”于5月1日至5月7日每晚22:15分连续七天现场直播。此次活动为中国电视娱乐界首次大联盟,八家电视频道选送的近五十项挑战项目,组成五一黄金周的视听盛宴。本文从江苏卫视《激情60秒》在2006年5月1日至5月7日中央电视台第三套“挑战群英会”系列节目中的表现入手,分析江苏卫视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