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东方五大古迹中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埃及的金字塔,合称为东方五大古迹。长城号称万里长城。秦统一中国后,将秦、燕、赵3国的北部长城连成一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长约万里。从汉代到明代,历代均有修建。明代修筑长城18次,总长6000 公里,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目前开放的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县。居庸关一带长城墙高8.5米,厚6.5米, 顶部厚5.5米。每隔几百米,筑有两层碉堡。长城由一系列敌楼、城墙、亭台、关隘、烽燧墩台组成,以气势雄伟、工  相似文献   

2.
明代山西镇长城经过长期的大规模修筑逐渐完备,分为内边和外边。本文所要论述的外边长城大体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交界处。这段长城总体保存较好,基本为黄土夯筑,马面、敌楼、烽火台和附属城堡等设施一应俱全。明朝将北边防御区划分为九个军镇,是为"九边",其中山西镇长城在边防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蜿蜒于湘黔交界的千里苗疆边墙,被专家确定为中国南方长城。据专家介绍,长城与一般城墙不同之处有三点,一是长度在数百里以上;二是不封闭;三是由许多城堡、墩台、关门、敌台、敌楼、城墙等所组成的防御工程体系。从这三点来看,湘黔交界的苗疆边墙完全符合。在北方的明长城也称边墙。每一“镇”(军防区)的边墙有长有短,北京保卫明十三陵的“昌镇”,有200余公里,与湖南“镇竿”一镇(古时凤凰)边墙的长度差不多。湘西长城不仅其防御体系与北方明长城一样,而且其军事机构设置、官兵制度也都相同,其为明长城的一部分无疑。湘黔…  相似文献   

4.
身边的历史     
箭扣长城位于京郊怀柔县西北,海拔1141米,因整段长城蜿蜒呈W状,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箭扣长城是现存明长城中最著名的险段之一,走势非常富于变化,自然风化严重,没有任何人工修饰,自镇北楼、北京结到九眼楼绵延20多公里,既展现着原汁原味的长城景观又承载着饱经风霜的历史痕迹。这段长城东接慕田峪长城,西接连云岭长城,这里的敌楼大都建在陡峭险峻的山尖上,而且较为集中。箭扣长城的城墙也呈现了"擦边过"的特点,即"单边",只有一侧有垛口(见图4),充分体现了明朝修筑长城的基本原则,即"依地形,用险塞"。  相似文献   

5.
王久吉 《中国德育》2013,(11):56-57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片头曲中播放的雄伟长城就是金山岭长城。金山岭长城起伏于首都北京与河北滦平交界的崇山峻岭之间,是我国著名的明代万里长城中最壮美的段落,素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美誉。巴克什营小学就坐落在金山岭长城脚下。学校借助独特的地域  相似文献   

6.
秋游显陵     
这是一个晴朗的秋日。早晨,灿烂的朝霞洒满了大地,太阳把它那伞状的光辐投给人间。我站在二龙山上,向北眺望,群峰迤逶,天山一色,那大龙山独居群山之首,气势磅礴.群山之麓险要的地方,一道高约五米的青砖城墙象一条灰色的巨蟒,循着山势婉蜒而去,城墙上嵌着的黄色琉璃砖和琉璃瓦,就象巨蟒身上的金鳞,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闪光。两边的松柏和城墙高下相间,与几株点缀其间的枫树,构成一道色彩斑烂的屏障。大自然的神笔把这幅珍品点染得如此奇美壮观,我神住了,心里骤然升起  相似文献   

7.
登长城     
暑假里,奶奶、爷爷和我到北京游玩。北京的名胜古迹很多,我们去了天安门、故宫、世纪坛、颐和园……但最有意思的要数长城了,我们登的是八达岭长城。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奶奶、爷爷拉着我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着,累得满头大汗。那城墙又坚固又高大,山势陡峭的地方长城也陡起来,每个台阶都由四层厚厚的青砖组成,高五十多厘米,登起来真是不容易。奶奶、爷爷都累得气喘吁吁,尤其是奶奶,她老人家胖,又能出汗,累得连气都喘不上来了,但他俩还是坚持往上走。城墙上铺着方砖,平坦宽阔,可供…  相似文献   

8.
位于京承中段,即河北省滦平县南部和兴隆县北部的金山岭长城、观星台和雾灵山三地构成三角区域。该区不仅有蜚声中外的金山岭长城(第二八达岭长城)等诱人的自然风光,而且有众多的土特产品,是依托京承发展旅游的理想之地。笔者将三地组成的小区域,作为京承旅游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把三地分别作为组成系统的要素,并在实地考察和取集一些资料的基础上,试以系统论的观点,对三地的旅游资源及其可开发性进行评论。同时,还对三地联合开发,提出几点设想。 一、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现状 第二八达岭——万里长城最为精萃的段落之一第二八达岭为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监修。全长95华里,其中49华里是用城砖建造,15华里为石砌,只有31华里因险而筑楼台不筑墙或筑马鞍形简易墙。城墙一般宽6米,高4—7米不等。敌楼战台242座,关隘22处,这里的楼台分木结构和砖结构两种,建筑格式一楼一样(有双层木结构楼、有砖石结构的单拱楼、双拱楼、方楼、扇楼、圆楼、拐角楼、三眼楼、四眼楼、五眼楼、六眼楼、还有库房楼、铺房楼等)。据中外长城专家评定,第二八达岭是万里长城中最为精萃的段落之一。1982年中央领导同志视察第二八达岭时  相似文献   

9.
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长城》(见人教版五年制第九册第1课)一文描绘了长城高大坚固的形象,其雄伟的气势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细细读来,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原来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恰当地运用了数字。请看下列语句: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6000多公里。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正是这些数字的运用,凸现了长城的高大坚…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看图学文《长城》中有这样一句介绍城墙结构的句子:“城墙外侧有两米多高的垛口,垛口上面有瞭望口,下面有射口,是瞭望和射击用的。”要求学生弄清城墙的外侧、垛口、瞭望口、射口以及它们的位置。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教学挂图②,用“图示法”来讲解,学生便会一目了然。挂图中这样图示:  相似文献   

11.
在祖国各地,有数不清的雄关要隘,大都地势险要,或是军事重地,或是交通要道。1.山海关位于河北秦皇岛市,是长城的东端起点,因北依燕山、南临渤海而得名,为明代徐达所建。关呈长方形,高12米。现存匾额"天下第一关"为明代进  相似文献   

12.
课文救生圈     
筵最长的城墙配合小学人教实验版四年级《语文》中《长城》课文阅读我国的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它像一条巨龙。由于万里长城气势雄伟、工程艰巨、历史悠久,不仅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少有,即使在世界建筑工程史也很罕见。因此早在几百年前万里长城就被列入了世界历史七大奇迹之一,1961年被我国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1987年又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关隘、城台、烽燧、城墙是长城的主体。有人曾作过粗略的估计,如果把明清修筑长城所用的砖石土方,筑成一道2米厚、4米高的围墙,将能绕地球一圈还多。这还只是城墙的本身,如果再加上各种…  相似文献   

13.
我还没去过长城,但并非意味着我不是好汉。我知道,很多人登上长城照样成不了好汉。任何人似乎都不能否认:长城绝不是一段墙,不是。 (一) 长城应当是冷兵器时代的杰作。或许混沌,或许朔风凛冽, 一段墙就被这样堆砌起来了。这是真正的墙,墙头不安静的草频频点头,点头,却不屈服。远方的战马丢弃了耀武扬威的机会,它们站在风里,看这段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阅读世界》2011,(5):F0004-F0004
川藏公路“昌都八宿”段以险要著称。从昌都县到八宿县,要翻越横断山脉中最险峻的业拉山口。业拉山口海拔4618米,这里最大的奇迹是“九十九道拐”。“九十九道拐”指的是业拉山的盘山公路。因山势所限,这段公路只能以“之”字形在山间往返折回,其折回次数连续集中。据说有九十九道弯,因此得名。远远望去,那一道道“拐”像是刻在大山上的深痕,蔚为壮观,足以让所有第一次看到的人为之震惊。  相似文献   

15.
如水一样流逝的岁月,似乎没有一点眷恋,它慢慢地剥磨去一层又一层天地间的陈迹。历史悠远、文化丰厚的苏州,虽说是世界上有名的古城,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里状写的景象风物,尚未完全消失,城墙敌楼,水巷小桥,浮屠寺院,园亭曲栏,也还稍稍留有一点昔日的风韵,但想寻觅旧踪,重睹烟景,不要说白居易的山塘、唐伯虎的桃坞已经茫然,就是百年来的街市巷陌,也有了沧桑之变,真可说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6.
[教材简析及教法提示]: 《长城》这篇看图学文由两幅长城的彩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第一幅图是从远处看到的长城,画面展示了长城随着起伏的群山蜿蜒盘旋的雄伟气势,给人的突出印象是长而壮观。第二幅图是长城近景,这幅图清楚地显示了长城的结构:城墙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城墙外侧有垛口,垛口上面有了望口,下面有射口;城台在城墙顶上,近景图显示了长城的高大坚固。  相似文献   

17.
如水一样流逝的岁月,似乎没有一点眷恋,它慢慢地剥磨去一层又一层天地间的陈迹.历史悠远、文化丰厚的苏州,虽说是世界上有名的古城,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里状写的景象风物,尚未完全消失,城墙敌楼,水巷小桥,浮屠寺院,园亭曲栏,也还稍稍留有一点昔日的风韵,但想寻觅旧踪,重睹烟景,不要说白居易的山塘、唐伯虎的桃坞已经茫然,就是百年来的街市巷陌,也有了沧桑之变,真可说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8.
北元与明代蒙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元与明代蒙古薄音湖(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在史学研究中,一般将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的蒙古史,称作明代蒙古史,即1368年统治全中国的元朝灭亡,至1635年蒙古末代汗林丹之子额哲投降后金,前后近270年以中国北方草原地区为主的蒙古史。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自封建社会开始成熟起来,在宫殿、园林、建筑空间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的和谐统一等方面,都有卓越的创造和贡献,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一古建筑史上的灿烂明珠闻名于世的万里长城和赵州桥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两大奇迹,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保留至今的长城系明代遗物。明长城分属九镇,全长5660余公里,城墙高3至8  相似文献   

20.
由宋到明,词人呈现出向吴中地区聚集的趋势,形成明代"词萃吴中"的独特景观。并且,吴中地区在这段历史时期内文化发展成为一独立系统。文化的独特地域性影响到词学,塑造了明代词学的主体性格:艺术家之词。在此基础上,明代词学整体上呈现出与宋代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