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童艳华 《成才之路》2010,(25):10-11
中职教育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中职学校的学生现状令人堪忧,厌学心理是目前中职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其表现和根源,从中寻求解决对策,遏制学生厌学情绪的蔓延,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中职学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的弱势群体,这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中职学生的年龄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在人们整个生命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处在青春期的中职生,心理状态飞跃发展。一方面,他们生理成熟前倾,心理成熟滞后;另一方面,他们缺乏实际生活经验,理想与现实时有矛盾,从而产生心理冲突,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或心理障碍。作为一个中职学校教育者,必须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人格完善的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当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因素构成等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及表现,并提出了心理障碍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郑雪柳 《成才之路》2014,(13):26-26
有的中职学校频现心理障碍学生。因此,要分析中职学校心理障碍学生的表现,对学校、班集体、班主任等各方面的影响,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中职教育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中职生的学习现状令人堪忧,厌学心理是目前中职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其成因,从中寻求解决对策,遏制厌学情绪的蔓延,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相当部分中职学生害怕英语口语学习,口语能力低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障碍是影响中职学生口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口语学习主要心理障碍的调查分析,从学习动机、学习意志、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厌学心理等方面提出疏导对策,以期全面提高其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职教育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中职生的学习现状令人堪忧,厌学心理是目前中职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其成因,从中寻求解决对策,遏制厌学情绪的蔓延,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相当部分中职学生害怕英语口语学习,口语能力低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障碍是影响中职学生口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口语学习主要心理障碍的调查分析,从学习动机、学习意志、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厌学心理等方面提出疏导对策,以期全面提高其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10.
心理障碍是指心理活动中出现的轻度创伤,它是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而聋哑学生由于听力残疾带来的认知困难,常使他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偏见,更易造成心理障碍,且不易克服。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如果不及时、不得当,许多刺激都可能使他们产生心理变异,造成行为异常,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小学的应试教育,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和两极分化,使一些学困生早早"被边缘化",他们学习成绩不良,行为习惯欠佳,好些人出现心理障碍问题。他们进入中职学校,心理障碍问题依旧。因此,探讨其产生心理障碍问题成因很有必要。本文试从矛盾论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职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除客观原因之外,还与个人气质、心理有关.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分析主客观原因,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因材施教,努力创设良好的条件,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压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3.
黄仁贞 《考试周刊》2008,(12):153-154
1.研究目的 当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甚至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本文对我市几所中职学校的500名学生和本市各校抽样50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探讨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非智力因素培养来调节和改善中职学生的心理症状,预防心理障碍的产生,以期为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职学校学生由于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存在各种形式的心理障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本文针对职校生中普遍出现的学习动机缺乏现象以及产生心理困扰的原因作一简要分析,并就如何克服这些心理困扰提出一些调适对策。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A0):8-9
在农村中学中,残疾学生属于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会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而产生诸多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会阻碍他们正常学习。因此,针对农村中学残疾学生的心理障碍,学校与教师应积极分析他们的心理情感特点,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来矫正残疾学生的心理障碍,以促进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着一系列不良反应与适应障碍,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20%~30%。而挫折心理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如果能够正确认识这类学生的挫折心理的成因及其行为表现,帮助他们掌握矫正挫折心理的科学方法,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17.
罗广强 《教师》2014,(4):13-13
正1.关注心理健康,创造快乐人生中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学生生理日趋成熟,但社会阅历浅、心理稚嫩使他们不善于处理事情和各种关系,从而产生心理冲突。这些冲突如果不及时得以排解,就会出现心理障碍。学生有了心理困扰,表现出焦虑、压抑、烦躁、记忆力下降等现象。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不闻不问,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从而导致行为怪癖,甚至走向极端。近几年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办学产生了一个新的群体——异地求学的中职学生。他们在异地接受优质教育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特别是心理方面的不适应,对他们的生活、学习与就业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以赴淮求学的山阴学生为研究对象,观察、梳理了他们心理不适的种种表现,分析了这些不适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异地求学的中职学生心理不适问题的主要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宇 《成才之路》2014,(21):35-35
教师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结合中职化学课程的特点,分析中职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表现和心理障碍,提出在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因素,正确处理教材和学生接受能力的关系,帮助学生调试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促使学生不断地进步。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7,(20):18-19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做到事事如意,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挫折。中职学生作为社会化进程中的社会成员,同样也会遭受挫折,这不但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其身心健康,产生心理障碍。因此,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挫折教育刻不容缓。本文主要针对中职学生受挫的原因分析和提出相应对策来对中学生挫折教育进行全面的认识,以此来促进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