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改善明6块高含水后期注水开发效果,明确了以提高水驱程度,有效控制自然递减为目标,探索极复杂断块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精细注水开发技术,开展了以极复杂断块油田构造研究为突破点的油藏精细描述、剩余油定性分析和定量描述和制定了不同构造、开发特点的调整治理技术政策,建立适应明6块高含水期注采井网优化技术、精细注水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2.
强化注水,提高复杂断块注采完善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盘油区所开发的三个油田,都是具有陆相沉积特点的复杂断块油田,本身天然能量不足,多属低饱和油藏,大多数断块边水不活跃。在天然能量开采下产能下降快,采收率低。因此,通过加强注水,提高复杂断块注采完善程度来保持地层能量。提高水驱油效率是实现本厂复杂断块油田长期稳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洁  罗辉 《内江科技》2005,(4):76-76
从实践角度探讨了复杂小断块油藏实施层次化多元化注水技术,恢复和增加了注水储量,提高断块水驱控制程度,增强油田稳产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宋子军  邓广耀  赵澄圣  吴振东 《内江科技》2007,28(7):107-107,145
D2断块E1f32为低孔低渗油藏,自然产能低,多数井经压裂改造,注水开发过程中表现出裂缝性低渗油藏注水开发特征,注入水水窜严重.本文根据该断块地质特点和开发状况,采用不稳定注水和改向注水方式采改善注水效果,取得了较好的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于波  高达  潘广明 《内江科技》2010,30(1):95-95,152
注采比是表征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注采平衡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以正理庄油田断块油藏为例.根据地层压力变化与注采比关系确定了合理注采比。从油藏工程原理和矿场实际分析了造成矿场合理注采比大于1.0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油水井地层压力的差异、矿场注采比计算不一定满足物质平衡方程、注入水的外溢、矿场统计注水量的偏差。  相似文献   

6.
肖勇  周翠苹  李爱军 《内江科技》2011,32(8):132+139-132,139
剩余油分布的描述和预测是老油田调整挖潜的主要课题。本文应用开发地质学方法对濮城油田文51断块区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即在油藏精细描述基础上,利用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测试资料、新钻调整井资料,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各种因素,归纳剩余油分布类型,指出调整潜力和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7.
小断块油田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一直以来是勘探开发的难点地区。本文以许庄油田滚动勘探工作为例,阐述了在复杂小断块油田中滚动勘探开发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做法,希望对复杂小断块油田的滚动开发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胡庆油田是一个复杂断块砂岩注水开发油田,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受不同因素的影响,造成复杂落鱼的打捞工作量呈逐年增多趋势,如此大的工作量,使得作业队伍时常紧张,油水井增产增注措施受到制约,给我厂的开发和整体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因素。因此采取各种有效途径,针对此类落物展开研究工作,提高施工成功率,提高生产时效,对我厂的原油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莉  孙波 《内江科技》2015,(2):130-131,121
红山嘴油田红60井区克上组油藏储层致密,孔喉半径小,连续性差,渗流阻力大,属于被多断裂复杂化的特低渗透储层,作为难动用、中低产的Ⅲ类储量。自1992年4月投产之后很快就体现出稳产期短,含水上升快等低渗透复杂断块的开发特点。该油田在十几年的开采过程中,通过进行温和注水,合理控制注采比,对地层进行压裂改造等措施控制了含水上升势头,保证了油井的稳产,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低渗透复杂断块油田开发的调整措施,为同类型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针对锦150中生界油藏依靠天然能量开发,地层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等特点,实施以注水开发通过物模研究、储层敏感性、井网井距适应性、矿场先导注水试验等一系列注水开发可行性研究,较好地指导了断块全面实现注水开发,断块开发效果得到较大的改善,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得到提高,地层压力得到恢复,采油速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高压低渗断块中高含水期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章权  李克敏 《内江科技》2010,31(12):142-143
牛20断块是高压低渗透油田,由于早期整体水力压裂,导致油藏快速水淹,最高含水上升67.1%,断块存在着主力油层局部暴性水淹,非主力油层及主力油层边部注水长期不受效等矛盾,近年来在油藏精细描述、裂缝特征及水淹水窜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局部井网补充完善、间歇注水、大修、封堵、解堵压裂、油井转注、水井高压细分注水等配套治理手段,使区块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该善。  相似文献   

12.
WLZ断块1990年投入注水开发,油藏注水开发后无水采油期短,部分注水井组含水上升快,至2004年底断块含水上升至78.4%,阶段含水上升率14.9%。为了减缓含水上升速度,提高断块注水开发效果,2005年开展此课题,主要运用油藏工程方法并结合生产实际,对开发特征、阶段含水上升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潜力,提出针对性的调整意见,立足于以井组为单元进行治理,开发效果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王58断块注水开发效果。采用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控制程度,全面提升了断块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复杂断块油田及其滚动勘探开发的概念、地质特征和类型,指出了断块油田的合理开发程序,滚动开发的特点及其总体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5.
孙燕 《内江科技》2018,(2):73-74
复杂断块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受断层影响无法部署面积井网开发,油水井连线往往与断层走向平行,导致油井单向受效,含水上升速度较快。开发井网存在注采关系不完善、水驱效果较差、地层能量下降大、储量动用程度低等问题,同时受到历史零散挖潜的影响,注采井网和剩余油情况在平面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针对胜坨油田坨30断块的历史开发状况进行分析,提高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制定断块油藏开发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16.
明6块受井况恶化等因素影响,区块开发效果明显变差。为改善高含水后期注水开发效果,本文开展以极复杂断块油田构造研究为突破点的油藏精细描述以及剩余油定性分析和定量描述,制定不同构造特点及开发特点的调整治理技术政策,改进和完善适应高含水期注采井网优化及精细注水开发技术。通过井网优化恢复、层间精细调整、层内有效挖潜,改善水驱效果,自然递减得到有效的控制,实现稳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如何科学快速评价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问题,首次将雷达图法引入油田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工作中,利用改进后的雷达图法对中石油海外典型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及排队。结果表明,雷达图法得出的评价结果直观有效,对油田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及下步对策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可以作为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毛庆玲 《内江科技》2009,30(9):92-92,34
孤东油田构造上是一个外部形态为潜山披覆构造、内部含有复杂断裂系统的整装构造油田。随着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复杂断块的剩余油挖潜成为油田增产的重要途径。通过应用迭前偏移处理技术、建立多方向油藏剖面、地层倾角测井应用等多种方法研究孤东油田复杂断块微构造,进而指导开发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这些研究断块微构造的成功做法.对于同类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注水工作是油田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上曾发现过很多注水问题,并由此产生很多相应的解决方法,积累了大量的有益经验。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油田开发中的注水工作渐趋科学与完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油田新一轮开发技术的应用,鉴于越来越复杂的储层油水分布局势,新的问题不断显现,油田注水工作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从油田注水技术的历史出发,在全面把握注水现状的前提t系统探讨了油田实行精细化注水的技术难题,以期对指导油田开发工作长期稳产和提高水驱采收率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20.
曾庆猛  王海考  毛智慧 《内江科技》2010,31(7):122-122,130
本文通过研究南堡油田某断块油藏注采系统,从井网适应性评价、合理注采比、注采井数比评价、注水系统压力适应性评价、合理压力水平评价四个方面入手,分析整个断块注采系统的情况,确定了合理的注采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