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三化”,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性的形成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产生、形成、规约和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性、时代特性、实践特性。“三化”是一个有机整体,使中国文化不断繁荣发展,朝向民族文化自信、伟大复兴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是一个不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从纵向看,马克思主义的“三化”存在着不断的思想位移:革命时代,时代化引领中国化和大众化;建设初期,大众化引领中国化和时代化;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化引领时代化和大众化.从横向看,当代中国面临的中西文化碰撞、古今思想交汇和新旧马克思主义并存决定了时代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三化”建设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三个自信”内涵之一是懂理论,懂实际。读懂马克思主义的“三化”,对认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三化”不是三个相互独立、割裂的过程,而是一个过程的三个属性或三个规定性,即:马克思主义的普适性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的空间规定性、时间规定性和主体规定性。此三个规定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由此构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代发展相结合、同人民群众相结合,不断探索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过程。揭示和探讨我们党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三化"进程,对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当代特点的整体性研究,必须着力解决以下几个前提性的问题:一是如何准确理解推进“三化”的时代条件和历史条件,把握时代主题和历史本质;二是如何准确理解“三化”的基本内涵,把握推进“三化”的目的和实质;三是如何准确理解“三化”的相互关系,把握“三化”之间的内在逻辑.搞清这些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崔赟 《文教资料》2011,(29):117-119
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马克思主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只有赢得并见重于青年和学子,才能赢得并见重于时代和未来。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便开始了它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及其“三化合一”的发展历程.这一光辉历程与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互动而生、相伴而在的。积极探索在青年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及其“三化合一”的有效路径,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相辅相成、艰难曲折的历史任务。毛泽东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历史贡献,可以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层次:即实践层次上,是以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规律为目的、以农民问题为突破口、以党的建设为核心来思考每一历史时期特别是历史转折时期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实现;理论层次上,则以处理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为途径而不断深入地阐明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三化"的客观规律。这一历史贡献是开拓性和奠基性的,同时也有珍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批判继承、丰富发展的科学路径和必然选择,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和新局面的基本诉求与迫切需要,更是马克思主义创新体系能够科学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现实需要。我党90年发展的光辉历程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创新史,综合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的文化底蕴;推陈出新是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的价值选择,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的功能定位;返本开新是马克思主义"三化合一"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然而马克思主义的"三化"并不是孤立的,三者是密不可分的。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关系,探讨了两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必然结果,以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如何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的文本研究,既有利于准确系统地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三化"的思想和理论,又有利于完整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三化"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规律,还有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的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从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视域整合中国美学研究,是实现古代文论范式转换和深度追求的必经之途。与西方的分析思维不同,中国的心化思维对中国艺术独特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心源”、“直悟”和“体味”来探讨心化思维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不仅如此,本文还从儒道文化“体仁”、“得道”的方式去考察心化思维产生的根源,揭示了儒道文化对推动中国艺术尚内轻外、尚心灵体悟轻理性分析风格的形成所起到的殊途同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明清是南宋重要的历史学家。其著述主要有《挥麈录》四卷、《挥麈后录》十一卷、《挥麈三录》三卷、《挥麈馀话》二卷、《玉照新志》六卷、《投辖录》一卷、《摭青杂说》一卷、《春娘传》一卷和《清林诗话》等。除《清林诗话》外,其余作品均保存到今天,成为文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中华版《三国志》是学界相关领域之权威版本,自出版以来,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标点方面的问题,之前已经有学者发表专文,纠正了不少错讹,促使本书在该方面的进一步完善。笔者在研读此书的过程中,尚发现若干标点方面可商榷的地方,遂将一己之管见逐条论列成文,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明代词话,虽上不如宋元,下不如清,但明代词话仍有自己的特色.受中晚明时期种种解放思潮的影响,主情率性成为明后期词话的主导倾向.明人词话中呈现出对情的张扬,词话中对词言情的本质与抒情功能的认识、词学绮艳柔婉的风格论及对花草之风的崇尚,都生动地体现了明人主情率性的倾向.“主情率性”成为明人词话的特色之一,也是明代词话相对于宋金元的一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歌种类繁多,千姿百态,西北民歌花儿作为非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民歌中的奇葩,是西北人民的精神家园之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花儿这种民歌艺术的保护和发展面临很多困难,为了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花儿听懂花儿,使其能够传承下去,焕发生机,花儿的创新已经成为时代赋予的重要文化使命,也是传承和发展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16.
从单本诗话研究,到诗话学的建构,中国诗话的研究已初具规模。但其中某些问题仍存有争议,如诗话释名、诗话特性、诗话溯源等,亟需厘清。由诗话创作过程界定"诗话"涵义应为众人谈诗、论诗之语;由诗话产生背景确立自由、随意为诗话的源生特质;由诗话溯源说的争议辩证中国诗话史应以《六一诗话》为界线,划分为先宋诗话与宋后诗话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剪灯三话”中,出现了大量的诗和词。作为小说不可或缺的有机部分,诗词在小说中具有多种艺术功能,主要体现在情节构造、人物刻画、描绘环境和化俗为雅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英国人亚历山大·霍西1883年春沿四川省古清溪道游历,以及访问雅州府清溪县,其事记于其<华西川贵云三年三次游记事>.对其略作评介,对研究地方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见霍西之关注点和用心与意图.  相似文献   

19.
华县位于秦岭东部渭河南岸,华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本文记录的是华县(下庙镇)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和两字组连读调。  相似文献   

20.
如何使古老的文学名著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焕发出新的时代特色与文化内涵,这是我国艺术界包括影视编导在内煞费苦心的文化课题。把我国北朝民歌《木兰辞》、迪斯尼改编的商业动画电影《木兰I》、2009年上映的马楚成版的《花木兰》为比较文本,通过符号学理论对三者的叙事符号和意义生产进行解读,我们认为《木兰辞》体现出为当时统治阶级和男权社会所认可的思想才能够千古流传;《木兰I》的内容灌注了以个体本位的西方文化核心,使原故事焕发出了新的时代特色与文化内涵,实现了意义再生产,使原文本经由改编成为了"美国电影";《花木兰》虽然增加了很多元素,情节也复杂了许多,但由于文化观念的保守和时代精神的欠缺,没有实现意义再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