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冯有源漫话     
文学的功用是给人以快活和享受,也就是娱乐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性情;文学的功用又是歌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也就是张扬人的美德,鞭挞人的恶习。文学是人学,这是高尔基的话。那就是说文学是做人的学问和人作的学问。作家是人,他既要写人,塑造人物,更要写自己,塑自己这个形象,因为作家要用一种感情去陶冶别人,要用一种精神去娱乐别人,自己就得先有了这种精神、这种感情,要有分辨出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要想具有这感情、这精神、这能力,就要求作家在未做作家之前,先做好一个人。  相似文献   

2.
庄子内向传播智慧,旨在消解人们的负面精神状态。高度的内向传播,是要摈除"社会宾我",回归"精神本我",体现在个人身上则是心无滞碍、通达自适且心性衡和,这是一种超然状态。相反,如果个体内向传播程度低,则易受外界人事物的干扰,以至于"心附外事而内耗",精神滞碍,焦虑增加,痛苦增加。运用庄子内向传播智慧,提高个人的"内功",其实践价值包括以下几个要点:坚定守护自己的"精神本我",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与独立之人格;了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其生命价值不因别人的评价而有所增减;尊重每一个人的"精神本我",勿强加意志于人,自己当学会拒绝;面对诸事时,安时处顺,不论外境如何变幻,心中都需存有真爱。总的来说,回归"精神本我",能减少诸事引起的不适与焦虑;心中有爱者才能幸福之至,世间也更加温暖。庄子的这些内向传播智慧,为精神困顿的当代中国人实现自我超越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对其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报纸副刊,尤其是党报副刊的定位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运作理念。有些人主张报纸副刊就是文学副刊,必须刊登“纯文学“的东西,甚至大声疾呼副刊不能离文学越来越远,报纸要为文学留下“一方净土“。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当今时代文学“式微“态势明显,报纸副刊应该逐步走上专刊化的道路,以更宽的范围、更多的容量,最大程度地适应和满足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笔者结合多年的办报体会,就报纸副刊的定位和运作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黄克利 《兰台世界》2016,(18):16-18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如果说高校档案蕴藏的巨大文化价值和知识资源是历史性的,那么,高校档案的知识服务和知识管理则是具有前瞻性和面向未来的,这也是实现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最有效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5.
文学承载着民族的文化、精神与价值观,是国家历史传统与当代形象的重要载体;文学走出去是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中国文学走出去,步伐更加坚定,视野更加开阔,态度更加积极,渠道更加多元,努力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本文从译林出版社的走出去工作实践出发,分析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实,并提出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6.
论文以“知识信仰是基础,体现图书馆物本实践的本性关怀;理念信仰是延伸,描述图书馆精神时代性构建和学科思维的高端性升华”为前提,阐述了图书馆知识信仰的物本性和理念信仰的社会性、现代性,说明知识信仰与理念信仰的分野是图书馆精神现代性重构的显著标志,并指出两者融合是图书馆精神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总工会、共青团上海市委、解放日报和上海市出版局联合发起开展职工读书活动,并举办“振兴中华”读书奖,这是一件大好事,对于推动职工勤勉自学,将起着积极作用。知识来源于实践,这是对的。即使书本上的知识也是前人或别人实践的成果。但是,获得知识则不能单靠自己的实践。因为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不能事事都去实践。因此,要求得  相似文献   

8.
郭皓 《记者摇篮》2009,(6):82-82
电视节目专职主持人,应该具备从事主持节目创造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技巧、精神、思想、品格、修养,换言之,即具备特定职业分工所要求的素质。依照心理学的解释,素质是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精神系统方面的特点,但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内容来源于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9.
刘枫 《青年记者》2012,(17):72-73
新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比其他的人文学科更需要密切结合,实务课程离不开实践,纯理论课程也同样离不开实践.新闻理论是知识的传授,而新闻实践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过程,两者不同.知识可以通过书本获得,它是我们分析与理解客观世界的起点与标准;而能力的培养则要靠日积月累的训练过程,它是对已有知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科学整理保存以供利用的重要信息资源 ,文学作为一种特定的精神现象 ,似乎与其风马牛不相及 ,其实不然。从古至今 ,在文学活动中形成了大量丰富、珍贵的原始材料 ,这些材料中历史最久远的那部分 ,因其最体现人类进程中的光华 ,文学家视之为文学 ,史学家视之为档案 ,显然 ,档案与文学的源流是不易理清的。不过作为人类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档案与文学的关系则是密切而深远的。一、档案与文学的起源在文字发明之后 ,人们开始用文字记录社会 ,出现了最初的档案。古代的档案有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布档案…  相似文献   

11.
石跃宗 《大观周刊》2012,(24):181-181
新教材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培养思维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培养思维能力;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教师应该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预习中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贯彻于教学过程中,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蒋秀莹 《大观周刊》2011,(20):208-208
文化从广义上讲包括人类社会中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指与政治、经济等并列而为人类社会活动之一部分.即关涉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文学、、道德风尚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索南 《大观周刊》2011,(23):209-209
语文的素质教育需要从更多的层面来认识。从知识层面上,它必须强调语文形式素质的教育,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要过关;从思维形式上,它必须以语文素质和文学素质为核心,建立起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习惯,从而能全面地思考问题;从思想道德情操上,它要求“习文悟道”的过程,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思想品质,做一个新世纪的“四有”新人;从实践层面上看,要将学到的知识和素养应用到实际,有化知识为技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文化从广义上讲包括人类社会中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指与政治、经济等并列而为人类社会活动之一部分,即关涉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文学、、道德风尚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挖掘革命文献,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是公共图书馆的使命。基于《东北日报》知识库建设实践,分析文献历史价值及主题挖掘思路,详细阐述《东北日报》中所蕴含的东北抗联、抗美援朝及劳模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通过共建共享建设高质量的专题知识库,将是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化,是人类生命的光彩,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地域的名片。上海的城市精神在化血脉的延伸中孕育,回顾历史,化血脉养育了上海先民的人精神。这是城市明之源,人精神之根。而民族精神,则是一个民族先进化的精华。上海人对化的青睐,可以追朔到往昔久远的年代。六千年前上海先民就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崧泽化”,伴随着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上海人孜孜不倦的化追求,上海人结合生动的实践,逐渐形成、丰富和发展了海派化和上海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17.
当代美国作家詹姆斯·鲍德温曾经说过,“以为绝大多数人会致力于智力和精神的探索,这种想法是天真的;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对这种探索有充分准备,而胜任这种探索的人则为数更少。”当张成伦的散文集《沿着这条路走来》皇现在读者面前时,我感到他就是一个致力于精神探索,并胜任这种探索的人。在这条充满艰辛和美的诱惑的道路上,他把透明的心灵和审美的理念寄寓在中外风光和人间世态上,“随物宛转,与心徘徊”(刘肥语),在文学园地里设置了一道新的景观。.这部散文集由境外游思、四海萍踪、乡土亲情、戏剧人生、世事杂感五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8.
林发远 《大观周刊》2011,(23):199-200
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数学的高考也是以知识为载体、方法为依托、能力为目标来进行的,命题时则是以能力为立意、以方法和知识为素材来进行命题设计的。分析近年的高考试卷中的一些题目,背景新颖、能力要求高、内在联系密切、思维方法灵活。体现了目前新课程理念标准,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不断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吴宓与徐志摩来自不同的文学阵营,却演绎了惺惺相惜的文坛佳话,这源于两人精神相通和浪漫性情的相似以及相近的诗学见解,而相近见解的形成则与吴宓后来对新诗态度的变化及新月派的诗学主张,还有徐志摩后来的转变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不但是一位著名的作家,而且还有着丰富的文学教育实践,成就其独特的文学教育思想。受教育者只有通过那些有着重要审美价值及人文价值的文学作品,才能真正实现精神及人格的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