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德铭 《今传媒》2009,(11):55-55
陕西作家方英文曾写过一篇题为<看病>的幽默小品文,该文中说,有一位患者到医院去看病,医生问他说,你会不会吸烟,患者说,我不会.医生问他说,你会不会喝酒,患者说,我不会.医生问他说.你会不会跳舞,患者说,我不会.医生又问他说,你会不会玩女人,患者说,我更不会.医生听后生气地说,既然你什么都不会,还活在世上干什么,你这病也不用看了,回去吧!  相似文献   

2.
在2010中国网球公开赛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塞尔维亚的德约科维奇与路透社记者有过一番精彩的交锋.这位记者在提问的时候,认为"北京恶劣的天气下","会不会在早餐中加入抗毒剂"?这位塞尔维亚小伙子诚实地回答,每天的早餐都是健康的中餐,包括面条和饺子.路透社记者似乎没有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3.
学报编辑应重视采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到采访,似乎是记者的专利,其实在编辑工作中也应该有采访活动,尤其是学报编辑更应该重视采访.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1995,(5)
论记者的形象编者记者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说到这个问题,人们脑子里也许就会冒出个“无冕之王”来。好象也真是这样,记者想到哪里去,就到那里去;想采访谁,就采访谁。似乎什么人都不敢怠慢,俨然一个未加冕的君王。其实,这不过是西方新闻界自诩记者社会地位崇高的比喻...  相似文献   

5.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成熟负责任的记者似乎天生就不会对任何事消极应对,不会对耳闻目睹的新鲜事"不了了之". 读了新星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新华社记者马建国<看不透的英国>一书,我突然对依稀记着的上面这幅充满了禅机的对联有了另外的感悟,也对记者的职业有了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地方报记者戏称自己是“井底之蛙”,意即新闻视野较窄,似乎也言之有理。但若以此为理由说写不出“好新闻”,就未免有些夸大。我认为,地市报记者完全可以克服这个局限,写出有份量,有深度、有价值的“好新闻”来。当然,“好新闻”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需要记者花大力气...  相似文献   

7.
数数过往的日子,到2017年,我当记者已经有10个年头了.10年,我从一个“新兵”变成“老兵”.在注意到一些媒体起起落落,或关停或新生时,我的一些朋友时常问我:“你怎么还干这行?你还会不会继续干下去?”我总是毫不犹豫地说:“一定会干下去.”  相似文献   

8.
培养理念——"全能"与"专精"的合理把握 人们对全媒体记者的理解是:"所谓全媒体记者,就是要会摄像,会灯光,会录音,会采访,会写稿,会后期,会编辑,会创意,会沟通,会协调,会技术,会直播,会代码……"似乎全媒体记者应是万能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难怪即使在尝试实施全媒体运作的媒体中,有记者感叹承受的工作压力太大.  相似文献   

9.
刘保全 《当代传播》2007,(6):114-116
用事实说话,这是中外新闻界公认的报道基本原则之一,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新闻靠事实影响受众,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工作者最主要的基本功就是要善于用事实说话.对此,中国记协原主席吴冷西曾指出:现在我们有的记者不会写新闻,特别是不会用事实写新闻.他以徐州酒厂女工吴继玲,在粉碎葡萄时一只手被机器轧断后,在各方大力协作下送到上海抢救的报道为例说,这件事本身就已十分感人,足以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了,但记者偏偏加上一笔:"真是社会主义好啊!"似乎不这样写,别人就不晓得.  相似文献   

10.
一位新闻系教师说,中国的记者只会写没有新闻的新闻,不会写有新闻的新闻。这句话乍一听很刺耳,但细想有道理。  相似文献   

11.
提高你的竞争力──向摄影记者进一言蒲莉某先生到报社谋职,与负责人有一段对话──负责人问:会写稿吗?某先生答日:不会。负责人说:那么到摄影部当摄影记者去吧。这段对白绝非笑话,是不久前一位大报的资深记者描述的。你如果与记者交换名片,一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不...  相似文献   

12.
记与行     
记与行孙月沐“记者”,顾名思义,就是“记录者”。用新闻的行话说,是将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客观地记录下来,发表出来。换言之,“记”乃是记者安身立命之本,记者之首要任务。这似乎已是新闻常识,新闻ABC了。可我们说,仅仅会记,是不够的。如果一个记者仅仅满足于...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一位年轻女记者问我:如何成为一个好记者? 我回答说:做一个专家型记者. 我说:记者--尤其我们这种体制下的记者,就是在吃青春饭.假如到四十多岁,仍然提拔不上去,仍在做一个大头记者,青春早已消失,热情也已不在,还一直比着领导的讲话、材料,完全应声虫似地"解读",我不信有几个记者还有采访、写稿的兴趣--尤其你自己内心还认为有时是在说假话.所以,做一专家型记者,经常写"专家型报道",像大学教授那样,像在做学术一样地研究手中的报道,一直钻研到七八十岁,也会兴致盎然.  相似文献   

14.
执着的采访     
一位读者提供了小刀手加工注水肉的新闻线索.记者打电话给执法部门,一位负责人说:"我们也接到群众举报,今天晚上派小分队到现场执法检查."记者随同采访,然而,从晚上10点直到凌晨两点,却无功而返,小分队负责人说:"小刀手利欲熏心,不会放弃给猪注水的,下次什么时候行动,听候通知."记者说:"他不放弃注水,我不放弃采访,什么时候行动,告诉一声,召之即来."第二天,小分队再次出发,小刀手果然被逮个正着.  相似文献   

15.
政经资讯     
话语一个人不会也不可能因为说了人权或者其他事情比奥运会更重要而被投入监狱。你到街上拉10个人,叫他们当着公安人员的面说人权比奥运会重要10倍甚至100倍,让我来看看哪个公安会把他关起来。——外交部长杨洁篪和英国外长米利班德会谈后会见记者时说,中国人民享有充分的人权,并和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如果现在不让《齐鲁晚报》记者张刚到他负责联系的社区跑,他肯定不愿接受,社区的群众也不会答应。  相似文献   

17.
办报要发挥记者的主动性,理由很简单:没有记者的主动性,就会失去大量新闻,也不会有好新闻.可是对于需要发挥编辑的主动性,人们却往往不大想得到.编辑(这里指夜班编辑)是后道工序,坐在办公室里看稿子,制标题,划版样,给什么料烧什么菜,似乎天生就是被动的,需要什么主动性呢?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主动性的编辑同样能够问心无愧地完成每天的例行公事.可是,这也就不大会有精采的标题和吸引人的版面,好料也可能烧出淡而无味的菜.有些刚参加新闻工作的同志把编辑工作视为畏途,认为干这一行会压抑自己的创造性,这主要也是由于上述的误解.这样,他即使能够从少数好的标题和版面中体会到一些编辑工作的主动性,也不大了解在大量的平淡无奇的标题和版面中倾注着编辑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一些老新闻工作者常讲:“要学会报纸工作的十八般武艺,当多面手。”意思是说,要逐步掌握新闻写作的各种体裁,如消息、通讯、专访、特写、调查报告、工作研究、评论、杂文、札记等等。做到写作上需要那一种体裁,自己就可以使用那一种体裁。有些记者、通讯员已经这样做了,或者正在这样做,并且已经写出了许多好稿子。可是,也有不少记者、通讯员不敢向新闻写作的各个领域进军,只会写消息、通讯,不会用别的体裁.你让他向别的方面试一试,他总是为难地说:“我不会.”作为一名记者或通讯员,如果只会写消息、通讯“老两  相似文献   

19.
用身体验才能用心体会中央电视台一名记者在"新春走基层"中,曾坐火车再转长途汽车跟拍一个小姑娘从北京回河南老家,她陪小姑娘聊了一路.第二天,那个小姑娘给她发短信说,"谢谢你陪了我一天,让旅途不那么孤单.我以为记者只会问问题不会聊天,原来你们也会聊天呀."这个例子挺让人感慨.记者会跟家里人、朋友、同事聊天,可为什么一拿起话筒就不会了呢?关键在于关注点放在哪儿?关心的是片子,还是采访对象?是把采访对象当作关心的主体,还是只当成报道中的论据?  相似文献   

20.
媒体这么多,记者这么多,传输的手段这么先进,现在要想独享一个新闻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侥幸的事情了。记者无奈被埋在了大量的工作新闻中,尤其是驻站记者这种无奈似乎更甚一些。但人总不会被事情憋死,肩膀上长着脑袋就是干这个的。事实也证明,只要肩膀上的家伙多动,下面的腿再多动,事情就会解决,甚至解决得还不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