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别看人类早已冲破地球引力的束缚,在"飞天"征途上凯歌长鸣,"入地"却还没有什么太大进展。给地球打洞可不像打口水井这么简单。地球上最会战斗的种族苏联人在西伯利亚创下了人类目前为止最深的挖洞记录,他们从1970年到1989年,钻出了深达12公里的地洞。然而这也只是地球直径的千分之一。穿越地心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刚开始学地  相似文献   

2.
<正>一只大老鼠带着一群小老鼠在外面玩耍,突然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只猫。小老鼠们都吓得心惊肉跳,只有大老鼠十分镇定,它淡定地叫了两声"汪汪",那只猫吓得转身就跑了,小老鼠们得救了。大老鼠感叹地说:"你们看,学习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上面的文字只是一个小笑话,不过人类如果能够掌握动物的语言,明白动物们的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地球的引力突然全部消失,我们可不会只是飘起来这么简单。相反,人类和一切有质量的物体都会变成滚得飞快的"风滚草"。因为地球自转并不会停止,将地表物体和地球联结在一起的纽带却被切断了。失去引力后,空气、水和大气层也无法继续停留在地球表面,将会造成灾难性后果。由于气压突然消失,所有人的内耳都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的活动给地球带来了文明,也改变了地球的环境。我们相信,如果没有人类,地球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这使我们想到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人类因为某些原因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人类活动终止了,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保护地球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破坏地球环境,就是人类自掘坟墓。这两句话从表面上看,只是呼吁人们不要破坏环境,以便让人类自身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的一句口号。但如果我们把人体的结构与地球的结构加以相关对照,就不难发现,这两句话确实又蕴含着深刻哲理。  相似文献   

6.
如果太阳突然消失,地球还会受到太阳的引力吗?在牛顿看来,引力是瞬时的,如果太阳消失,引力立刻消失;但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告诉我们,引力是光速传播的,因此太阳消失,地球还是会有几分钟的时间受到太阳引力的影响。不过这只是理论,没有被证实。最近,中国科学家先后对中国漠河、非洲赞比亚等地的6次日食进行观测,并分析了全球各  相似文献   

7.
正"小璐你怎么不说话呢?你在想什么?""我一直在思考,地球被人类肆无忌惮地破坏,如果有一天地球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人类将何去何从?""新闻报道人类发现了另一个‘地球',可以选择星际移民!""如果另一个‘地球'上有外星人,人们如何与他们联系,会不会和他们发生冲突,甚至发生星球大战呢?""我们可以用手机、电话、电子邮件、无线电等多种方式联系,但是,外星人能够听懂地球语言吗?找一个星际翻译应该比较难。"两个人通过网络查阅有关资料发现,与外星人联系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有时候还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在地球上看"海上生明月"或"月落星稀天欲明"都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大家想过没有,如果在月球上看"地出"或"地落"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观呢?月亮"眼"中的地球在月亮上如果能看到"地出"或"地落",应该是很壮观的,因为在月球上看地球,是一轮又大又亮的"月亮",直径大约是在地球上看月亮的4倍。但遗憾的是,在月球上很难每天看到"地出"或"地落"。由于月球自转周期与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因而月球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正>从现在起到20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是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世界可能会变得大不相同。让我们来看一看,世界杰出科学家是如何预测2020年地球人类生活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快要到了,每到这天,我们都会拿起手中的铁锹,满怀希望地种下一棵棵小树,为我们的地球增添片片绿意。现在,科技的力量太强大,它所创造出的新东西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这不,新科技创造出了让人看傻的电子植物。不久的将来,我们种下的就不再是普普通通的小树,而是带有电路的"电子树"。不仅是树,其他植物也都将充满"电力"。有了"电力"的它  相似文献   

11.
小王子的玫瑰花法国飞行员、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写过一本小说《小王子》。这篇小说有点像童话故事,讲的是在离地球不远的小行星上,住着一个小王子。小王子的星球上有一棵任性又撒娇的花,还没有开放,就对小王子百般"刁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I0015-I0016
科技日报讯这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地球未来的数学模型。如果人类从来没有进行过集约化养殖,地球又是怎样一番面貌。这个“错误”大概算是“马丁利”所作的第一个预测吧。科学家打造“虚拟地球”演绎物种兴衰 可在全球规模上模拟所有生物互动方式 这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地球未来的数学模型。它可以告诉我们,如果所有的蜜蜂消失了,环境会怎么样;大熊猫灭绝后,世界将有什么不同;如果人类从来没有进行过集约化养殖,地球又是怎样一番面貌。这就是微软科学家开发的“马丁利(Madingley)”模型,也是第一个在全球规模上模拟所有生物互动方式的计算机模型。  相似文献   

13.
"山不转哪水在转,水不转哪云在转……" 我们知道,旋转是自然界的-种普遍现象;大到星系,小到微观粒子都与旋转密不可分.没有旋转,宇宙就是一盘散沙,没有星系,没有地球,没有人类;同样也没有分子、原子,甚至也许连基本粒子也不会有.  相似文献   

14.
<正>人类一直充满着好奇心,不满足于自己只能待在地球的现状,还想要去地球外看看,并因此发展出了航天技术。在航天技术出现后,人类就开始不断地将一些东西送入太空。这其中就包括很多植物种子和植物,并由此诞生了很多"太空植物"。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送植物(种子)去太空吗?截至目前,都有哪些植物(种子)去过太空?为什么是这些植物(种子)去了太空,而不是其他植物(种子)呢?问题似乎有点多,不着急,我们一个一个来解  相似文献   

15.
宇宙并没有在膨胀,之所以觉得它在远离我们而去,而是人类的视差造成的。就像坐在运动的火车上,窗外远处的景物比近处的景物会让人感觉更加快速地移动一样。同理如果把我们地球当作运动的火车,那么宇宙大背景的一切相对于近地星系也将飞速地移动离去。并且,离我们越远的其移动和离去的速度当然也就越快。另一方面,它比我们坐火车的视差效应还要更大,因为火车外的景物并没有在运动,只是火车在动。而宇宙大背景的一切星空本身却在做着高速的运动。如果是做着相反于地球的方向运动,那么远离地球的速度更是要加倍了,这应该就是为什么离地球越远红移的现象越大的缘故了。  相似文献   

16.
问专家     
<正>如果你遇到一个质量为1克的黑洞,会发生什么?根据霍金的理论,在宇宙中存在着很多微型黑洞,它们的质量比1千辆汽车的质量还大,但是体积却比一个原子还小,所以可以轻松穿过地球,不会对地球或者人类产生影响。但如果是一个硬币大小的黑洞,那么事情可能就不一样了。我们首先来假设一个黑洞的质量为1克,根据史瓦西半径公式,可以算出这个黑洞的半径大约为10-30米,而一个氢  相似文献   

17.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在今年的地球日即将来临的时候,让我们仔细审视一下地球这个人类的家园。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球体,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自以为对她已经很了解了,可是,以下这些事实你是否知道呢?  相似文献   

18.
如果一棵外星世界的树倒下了,我们地球人会观察到吗?假如一颗地外行星的上面生长着高大的树木,树的投影的变化就会改变这颗行星的表面亮度。比如,当我们从地球角度观察时,如果地外行星位  相似文献   

19.
严炎  刘星 《今日科苑》2014,(3):34-35
<正>据赫芬顿邮报报道,人类一直都在改变着地球,如果我们继续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那么人类灭绝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如果人类能够想出一条可持续生存的方式,至少人类文明将变成准永生的,一名研究人员这样说道。目前面临的挑战是改变社会前景,它必须是长期且解释了人类在决定行星命运时所处的中心地位,而非处理即时的危机和思考短期的目标和计划。"我们人类文明想要在地球上形成新的实体,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一个推导结果,虫洞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穿越星际的便捷途径,而且还可能变成时间机器允许我们回到过去。"人类诞生在地球上。这从不意味着要灭亡于此。"在很久的未来,农作物无法种植使得地球不再适宜居住。而人类将不得不穿越星际,去深空之中寻找新的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