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峰 《内江科技》2013,34(3):129-130
稠油井开采多以掺稀举升为主,油井掺稀用量大,掺入稀油量控制。对此,准确地预测电潜泵井筒温度分布对掺稀用量的优化及油田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油井生产动态分析必不可少的内容。本文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及传热学原理,考虑由井筒向地层传热及电机、电缆散热,推导掺稀后生产流体沿井筒的温度分布计算模型,为油田优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稠油开采技术的不断成熟,稠油开采可成为产量的主要接替力量。寻找经济有效的井筒降粘配套工艺,降低稠油举升系统效率,优化油井生产工况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通过实践证明,空心杆掺水稠油工艺是井筒降粘最为经济有效的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伟  黄海英  刘甲红 《内江科技》2008,29(5):121-122
为了高效开发坨82块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在分析坨82块油藏开采技术难点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于坨82块油藏开采中射孔、防砂、注汽、井筒举升工艺进行了优化配套,经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实践表明,采用针对性强的射孔、防砂、注汽、井筒举升配套稠油开采工艺技术是高效开发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的关键,坨82块稠油油藏开发实践对科学合理开发同类稠油油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稠油开采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国际稠油界最重大的石油科学攻关课题之一。稠油的开采主要表现为两大难题:一是由于稠油在油层中不流动或流动性差,原油流入井筒困难;二是原油可以流入井筒,但仅靠油藏的压力和温度原油难以流出地面。因此,稠油开采的技术攻关都是围绕这两大难题展开的。目前以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发为主,并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这两种开发方式都比较熟悉,不做详细介绍,本文通过近几年的资料调研,重点介绍特超稠油HDCS技术、浅层超稠油HDNS技术等四项稠油油藏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吐哈鲁克沁油田超深稠油油藏的特点,在分析前期井筒举升工艺的基础上,采用螺杆泵配套环空摻稀油降粘井筒举升工艺,首次成功应用螺杆泵将稠油举升到地面,达到了提高产量、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油井检泵周期大幅延长,维护成本及劳动强度大幅减少,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该技术为稠油规模开发油井提液携砂采油提供了技术与实施依据,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太平油田沾18区属稠油油藏。通过对其特稠油井采取优化机、杆、管组合和改进地面流程等措施,以及井筒化学降粘、特种泵等稠油冷采工艺的应用与改善,该区的特稠油开采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为同类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7.
开采稠油(或高凝油)时,原油从井底举升到地面会损失一部分热量,这种热损失会使稠油黏度激增,给原油生产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我公司研制开发了空心抽油杆电加热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稠油(或高凝油)在井筒举升的问题,通过越泵电加热技术,解决了近井稠油入泵难的问题,使中国十几亿吨难动用的稠油储量有了有效的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国宏 《内江科技》2011,32(9):136-136
近几年,在稠油开发中多采用掺水冷采工艺进行生产,而稠油掺水井多表现出产量落实困难,管理难度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稠油掺水井进行一系列的治理,治理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导出了描述稠油热采井井筒温度分布的数学模型,根据此模型可得到井筒温度分布的解析解,显示井筒温度分布服从指数函数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井筒温度分布曲线的形状取决于热流体注入量,反映了井筒内流动和传热特征。应用本模型可得到不同蒸汽注入量条件下的井筒温度分布曲线,计算方法简便快捷,方便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胜坨油田经过四十多年的开采,目前已处于高含水阶段,积极寻找产量接替力量已成为全厂所面临的主要任务。通过近几年来稠油开采技术的不断成熟,稠油开采可成为产量的主要接替力量。目前于T11南、T82共有稠油井68口,就稠油开采的进一步大规模实施,寻找经济有效的井筒降粘配套工艺,降低稠油举升系统效率,优化油井生产工况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对于地层能量足的油井,传统的机采工艺方案都具有良好的效果,通过各种掺稀生产和相应配套工艺的改进,对稠油开采也能有一定的适应性,但对于地层能量不足的稠油井就暴露了自身的不足,低能量稠油井的机采工艺选择可选余地小,多种组合有时是且仅是一种选择,任何的一个环节的失误会导致整个工艺的失败,本文从地层能量的研究入手就掺稀工艺方式和泵挂选择进行低能量稠油井的机秉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12.
瞿永江 《内江科技》2013,34(3):152+132
稠油井因其粘度高,能量低,开发难度大,在矿区油井生产表现在原油在井筒运移过程中,由于温度下降粘度上升,生产困难,进行热洗后能够恢复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坨82断块井间储层差异较大,热开发效果差异大的特点,试验研究特稠油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改善热采效果,减少井筒热损失,增加波及体积,控制底水锥进速度.在探索强水敏特稠油油藏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的同时,提高坨82断块的整体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介绍了辅助稠油井井筒举升的掺水降粘工艺,根据原油粘度、拐点温度,优化出掺水站、计量站、单井三级最佳运行参数,结合配套措施,实行掺水降粘工艺在孤东油田稠油开采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明显地减少了现场因油稠造成的光杆缓下、断杆、井堵等事故,对提高稠油开发管理水平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室内对垦西特稠油进行组分分析及粘温曲线测试,并进行掺稀油、加降粘剂等降粘评价,确定了最佳掺稀油比例,及与降粘剂配合使用降粘效果。室内实验表明,该稠油在60℃条件下,粘度超过200000 mPa.s,流动性极差,掺稀油比例超过50%,60℃条件下,粘度降至2500mPa.s左右,具有较好流动性,配合加入降粘剂后,可进一步提高原油流动性。  相似文献   

16.
梁志全 《内江科技》2011,32(2):113-113
油套环空掺水因在解决稠油井井筒阻力问题方面所表现出的优势而得到推广应用,但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掺水相关参数进行优化和优选,利用节点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油套环空掺水模型,并研究其井筒流动条件。通过优化,进行掺水量、掺水深度、温度和压力等参数的优选,经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采用接力热管式油管进行稠油开采井筒伴热的观点。对接力热管式油管系统的伴热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接力热管式油管系统能有效提升稠油的出口温度,其伴热效果随热管支数的增加而降低;在保证热管内管内径一定时,热管的间隙越小,出口油温越高。  相似文献   

18.
朱振军 《今日科苑》2010,(10):55-56
塔河采油二厂的油藏特点是胶质稠油,采油工艺采用:环套掺稀+自喷,环套掺稀+机采,对于地层能量足的油井,上面两项工艺措施都有良好的效果,随着地层能量的下降,环套掺稀+机采工艺就暴露了自身的不足,因此,在机采工艺无革命性改进以前,研究改进掺稀方式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尚玉波 《今日科苑》2007,(10):35-35
本文简单介绍了电热杆和电热管两种电加热工艺的原理,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电加热工艺技术做为稠油井井筒举升工艺在现场应用的效果及存在问题,说明电加热工艺适合在注汽压力高,干度低的井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晓剑 《内江科技》2012,(3):144+192
随着东辛油田进入开发后期,部分稠油区块受油稠影响,存在“水井注不进、油井采不出”的问题,地质条件要求降粘工艺必须实现两个转变,即由井筒向地层转变,由近井地带向深部降粘转变,水溶性自扩散降粘工艺能够满足这种深部大剂量降粘要求,措施成功率高,通过降粘解堵,使多口停产、低产稠油井恢复正常生产。水溶性自扩散降粘工艺为低产低能稠油井的零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