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晏婴不入狗门 晏婴是齐国大臣,个子矮小,能说会道,经常出使四方。有一次他出使楚国.楚王事先与群臣商量了一个办法,命人在城门的一侧凿了一个小门让晏婴进,以此来羞辱他。  相似文献   

2.
晏子使楚     
战国时期,齐国有个人名叫晏婴,人称晏子。他身材矮小,但头脑敏捷,能言善辩,非常机智。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去。如果楚国是个人国,就该请我从城门进入。有一次,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侮辱他,就在大门旁边开了个小门,叫他钻进去。你们齐国是没人了才派你这么矮小的人来吧?楚王听了晏子这番话,只好大开城门,按接待使者的规格,请晏子入城。齐国的规矩是:上等的使臣派到上等国,下等的使臣派到下等国。我是个下等使臣,所以就被派到楚国了。我们齐国首都临淄有三百多条街道,人多得衣袖一展开把太阳都遮没了。怎么没人呢?那为什么把你派到这里来…  相似文献   

3.
《晏子使楚》的故事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故事虽然短小,容量却很大,特别是其中所显示的逻辑力量。晏子使楚,一波三折“戏”楚王,在每一回合的较量中,他都自如地运用了推理作为论辩方式,第一次用的是必要条件推理,推理如下: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门入;我是出使到楚国来(非出使狗国);所以,我不从狗门入。该推理前提真实,形式有效,结论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据此,楚人一定要晏子从狗门入的话,那等于承认楚国是狗国。第二个回合的较量中,晏子开始极尽夸张,形容齐国人多,故意对楚王后半句置之不答,为后面的答辩埋下伏笔。当楚王表示晏子…  相似文献   

4.
晏子出使楚国 ,因晏子身材矮小 ,平庸愚昧的楚王与其左右就想侮辱他。他们在城门旁边做了一扇小门 ,想欣赏一下个子矮小的晏子从小门走进的“奇观” ,认为那一定很有趣。晏子识破了他们的用意 ,于是说 :“这是狗洞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这里进去。今天我是出使楚国 ,难道让我从这里进去吗 ?”迎接晏子的人听了满脸通红 ,羞愧万分。当晏子进见楚王时 ,楚王见他五短身体 ,丑陋无比 ,又想嘲笑他一番 ,就问 :“齐国没有人吗 ?怎么派你当使者 !”晏子知道楚王的用意 ,不慌不忙地说 :“齐国的国都临淄有无数的人家 ,大伙儿举起袖子就会阴了天 ,大伙儿…  相似文献   

5.
晏婴换房     
春秋时代,晏婴在齐国当宰相,他住的房子靠近闹市,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十分吵闹。又加上房子低矮狭小,他生活起居不舒适。齐景公见到这种情况,就要给晏婴换一所环境幽静、高大明亮的住宅。晏婴拒绝说:"这所房子是我先祖居住的,我本来不该继承,住在这里已经过分了。况且这里靠近繁华的市场,对我很方便,不需要再换房子了。"后来,晏婴出使晋国,齐景公觉得这是给晏婴更  相似文献   

6.
晏子使楚     
景昕桐 《辅导员》2014,(Z1):83-84
正时间:春秋末期地点:楚王大殿内人物:晏子、楚王、齐国随从、楚国门卫接待的人、楚国大臣、武士、囚犯第一幕【晏子来到楚国,接待的人照楚王之意让晏子从洞进去。】晏子:(看了看这个洞,不动声色)这个只有五尺来高的洞,不是城门,倒像是一个狗洞,我访问的是楚国,而不是"狗国",只有访问狗国,才能从狗洞钻进去。我先在这儿等一会儿,你去问问你们的楚王,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相似文献   

7.
橘树和枳树     
正晏子是春秋后期齐国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有一次,他要去楚国访问。听到这个消息,楚王对大臣们说:"在齐国,晏子可是出了名的能言善辩。等他来了以后,我想找个碴儿羞辱他,你们想想有什么办法吗?"  相似文献   

8.
师:你看他这段话主要有几个意思?生:第一个意思是说,如果你让我钻狗洞,那你这个国家里全都是狗。(众笑)师:人家晏子可没明着这么说。生:晏子的言外之意是说楚国是狗国。师:我还没问到言外之意,我现在只问他的所言之意。他先说,要是访问狗国,就要钻狗洞,能不能这样简单地写下来?(教师板书“:访狗国——钻狗洞”)(生答可以)今天我来访问你们楚国,你们也挖了洞让我钻,能不能这样写?(教师板书“访楚国——钻狗洞”)刚才你们说了,晏子没说出来的那句话是什么?生:楚国是狗国。(教师板书“楚国——狗国”)师:但这话晏子不说,让士兵去问楚王,你们国…  相似文献   

9.
《晏子使楚》是一篇逻辑性很强的课文,它蕴含着三段论和类比推理的过程,通过对其推理过程的分析,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极有帮助.先看晏子第一次反驳楚王,他的论辩包含着一个三段论的推理过程: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大前提)我从狗洞进去.(小前提)所以楚国是狗国.(结论)“楚国是狗国”这一结论在文中虽未出现,但通过前面的推理,这一结论就不言而喻了.既然你楚国是狗国,那么你楚王就是狗王了.这样,晏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力地反驳了楚王.晏子第二次反驳楚王也包含着一个三段论推理过程: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大前提)  相似文献   

10.
晏子使楚     
<正>晏子出使到楚国去。楚国的君臣想耍笑一下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他们知道晏子是个矮个子,就在大门旁边开了一个小洞,让  相似文献   

11.
正登场人物晏婴(身材矮小)楚王楚臣楚卒若干人楚吏一人强盗齐使的从者若干人(皆穿古装)[一座古代国王的宫殿。宫殿的正门紧闭,在正门旁边,另开一扇小门。[开幕。楚王坐在宫殿上,楚臣坐在他旁边,楚卒八人立在殿下,两人守在门外。  相似文献   

12.
晏子使楚     
景昕桐 《辅导员》2014,(13):83-84
时间:春秋末期 地点:楚王大殿内 人物:晏子、楚王、齐国随从、楚国门卫、接待的人、楚国大臣、武士、囚犯 第一幕 [晏子来到楚国,接待的人照楚王之意让晏子从洞进去。]晏子:(看了看这个洞,不动声色)这个只有五尺来高的洞,不是城门,倒像是一个狗洞,我访问的是楚国,而不是“狗国”,只有访问狗国,才能从狗洞钻进去。  相似文献   

13.
晏子是春秋时齐国的大夫,极有才干,他出使楚国时,楚王三次想侮辱他,晏子运用自已的智慧,巧妙地反击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文中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如何反击是全文的难点。我在教这课时,注意运用了逻辑学的知识,分析晏子的语言,并辅以体会晏子的动作和神态,较好地突破了难点。 晏子初到楚国,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开了个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企图借侮辱晏子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我教学这部分的  相似文献   

14.
门是虚掩的     
艾丽丝·门罗在读中学的时候,学校有前后两个门,前门是大门,后门则是一扇小门。进出学校时,走后面的小门比走前面的大门要近得多,能省不少的力气,也能节省不少的时间。有一次,艾丽丝·门罗放学后决定走学校后面的那扇小门回家,可是,那扇小门却关得严严实实,看上去似乎像是被一把大锁锁上了一样。艾丽丝·门罗没有走上前去用手推推那扇  相似文献   

15.
朱总理学识渊博,回答问题反应灵敏,下面就让我们见识一下他精湛的回答问题的艺术。一个年轻的日本女子问“:昨天我家被贼偷了,有人说是中国人干的,你怎么看?”答“:南桔北枳: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中华民族是知书达理的民族,人民勤劳、善良,在华夏大地创造出了璀璨的中华文明,贵国的先民早在唐朝就曾经拜谒过中华帝国,学习过礼仪和文化。但我想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洗礼以后,贵国在礼仪上已经遗忘了许多,以至于生长于礼仪之邦的中国人,来到贵国就有可能迷失本心。我记得战国时晏子出使楚国,曾经说齐国人可以在故…  相似文献   

16.
培养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而现在的一些语文课却经常是就课文讲课文,内容单薄,视野狭窄,教师总喜欢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思维结果呈现给学生,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权力,这样语文教学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了。 其实,语文教材中不管是“基础训练”还是课文,有许多都是可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好素材,如教师能发挥语言的魅力去创造情境,使学生主动思考,那么,就能思之有向。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训练内容,把思维训练融入小学训练,藉以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在教《晏子使楚》一文时,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一定效果。 《晏子使楚》一文,就齐国使者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对他进行了三次刁难,均被晏子一一反击,从而维护齐国的尊严。文章有层次地描写了晏子予以反驳的经过,表现了晏子的机智、爰国。这一历史故事之所以能从春秋时期流传到现在,与其蕴含着的睿智巧思分不开的。因此,它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教材。 其一:晏子使楚时,楚王为了奚落晏子,命人将城门关起,另开一个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钻进城。晏子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钻进去……”楚王听说后,立即命人乖乖地打开大门迎接。 楚王为什么会改  相似文献   

17.
《晏子使楚》(六年制第九册)由三个小故事组成。其中第一个故事讲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关门开洞,想以此来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反驳:“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从而迫使楚王大开城门,迎接晏子。对此通过分析学生不难理解。因为,如果楚王仍不开城门,说明楚国是个狗国,楚王也成了狗王。楚王当然受不了这奇耻大辱。  相似文献   

18.
推太阳下山     
一个船夫摇着一只小船在大海中行使,浪花不断地向小船涌来,小船随着波浪微微地荡漾。一只海鸥栖在船夫的肩头,对他说:"你多幸福啊,大海摇荡着你,就像在打秋千似的。"船夫听了,摇摇头笑着说:"不对,是我在摇荡着大海,你看,大海的波涛都被我摇起来了。"所谓的大与小、弱与强,很多时候都是依照人们的感官和习惯定论的。只要你不甘示弱,那么,弱小又从何谈起呢?晏子使楚的故事人人皆知:晏子身材矮小,楚人为了戏弄他,在城墙大门一侧造了一个小门,让他进来。晏子不进,道:"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  相似文献   

19.
领和袖     
<正>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丞相晏婴乘坐的子很破旧,扶手上还断了一根栏杆。拉车的也是又老又瘦,走起来很慢。每次下乡,他马车总是不给力,往往落到别人后面。于是齐景公决定给晏婴配备一辆豪华马车。齐景公便从自己的办公经费里拿出一钱,买了一辆豪华大车和八匹高头大马,派臣梁丘给晏婴送去。不一会儿,梁丘就回  相似文献   

20.
母亲紧闭大门不让自己的亲生儿子进家,是因为儿子犯了杀人之罪吗?不是,是因为儿子虐待老人吗?也不是。为什么呢?听我慢慢地告诉您。被母亲担之门外的人,名字叫子发,他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将。有一次,秦楚两国交战,楚宣王命子发亲率大军与秦国作战。战争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