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丕镇 《成才之路》2013,(35):48-49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教学各环节“激发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从而提供他们的体育学习能力。这说明小学体育课教学中要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方法指导与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许宝忠 《语文天地》2011,(24):45-46
语文智慧课堂,是指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它是教育思维和教育情感互动的产物,是师生智慧互动共生的过程与结果(吴永军,《关于智慧课堂的再思考》,《新课程研究》,2008年第4期)。思维是语文智慧课堂的核心,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智慧"。因此,语文智慧课堂应当是学生思维生成和发展的场所,应当努力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为此,语文教师的所有课堂行为,尤其是教师的提问,要具有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的审美效应是指课堂中运用审美教育手段所产生的教育效果。审美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会使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会产生出令人愉悦的心理状态,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一致的。新课程要求教学活动应该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这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无数成功的教学实践表明,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也无处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我们倡导课堂教学的审美效应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追求的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以智启智、以情促情,让学生心灵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基于这种理念,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时,能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以激活学生情感与智慧,催化学生睛感与智慧的生长,让我与学生们一同沉浸在欢愉的学习氛围中,一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5.
《体育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健康第一”的理念,并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给生活带来的快乐。而“有效教学”的提出,使得体育课程改革得到了升华。文章结合实践,对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体育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健康第一”的理念,并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给生活带来的快乐。而“有效教学”的提出,使得体育课程改革得到了升华。文章结合实践,对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而要想真正来实现这一目的的则是课堂。课堂必须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情感交流与心灵对话的场所。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倡导“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我们提倡学生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和点燃学生的智慧之花,努力构建生成性课堂。要达到这一点,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放得开,收得拢”!  相似文献   

9.
一、开放的课堂让师生关系更和谐 “尊重学生,弘扬个性,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成了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课程》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双向互动是平等对话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仲秋,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暨现代教育发展论坛”,在“同题异构”学科课堂教学活动中,观摩了东北师大附中张劲锋老师执教的《美国的历史》一课。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整堂课张弛有度,起伏有致,生动活泼,受到现场观摩教师的普遍好评。张老师这节课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与引领——以美国历史为载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客观审视现实、积极面向未来,追求“生成智慧,培育情感”的教学目标,即“关注历史情感资源的挖掘利用、情境创设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和显现”,力图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感资源与课堂情境中“用心、用情感去体会,去体验”。其主体部分可归纳为三个大的层次。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那么,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该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呢?课堂是学生学会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的主渠道,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教学的优化、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觉得,在课堂中有四种状态不容忽视,必须把握好。一、营造情感状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如何,与他在课堂上的情感状态有关。良好的情感状态是学生…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三个维度”的实践,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如何在语文课堂上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维度呢?笔者认为语文课应要有充满激情的灵动。一个充满情感的课堂应是学生主动性纷呈,师生充分互动、忘情投入的艺术天地。富有激情的教师能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产生情感零距离的碰撞,使课堂充满着激情的灵动,闪烁着思维与智慧,情感与思想火花的交织,这样的课堂最能放飞学生情感的风筝,点燃他们的情感火花,使思维的每个神经元都处于积极的亢奋状态,从而产生优化的情感思维过程,酿出优…  相似文献   

13.
2011年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应“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丰富学生的运动情感和体验”;强调“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的整合和体现,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然而,众多分析和调查显示,“体育课堂情感缺失”“学生爱体育运动,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等现象已经成为足以引起大家深思的突出问题。如果学生们不喜欢上体育课,就很难实现体育课的教育价值。可见,如何让体育课堂实现“技能学习”与“情趣盎然”的互促共赢,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体育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载体,是交流情感的方式和育人的手段,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体育教师的“语言艺术”往往是自身专业成长的关键点。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语言修炼”的过程能恰到好处地成为实现体育课堂“技趣共赢”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4.
这是我第一次执教《伟大的悲剧》,也是第一次接触《夺取南极的斗争》这篇不朽的传记。从看到它的第一眼起,我便被这标签般的“茨威格式”的绚烂华美的语言牢牢吸引,更被文中激越淋漓的情感深深地震撼,我惊异于茨威格这位心灵捕手的巨大魅力,更惊叹于文中动人心魄的悲剧效果。基于文本的特点与内心的震撼,我设计了这个情感体验式课堂,力求在课堂上拨响学生的情感之弦,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提升能力,从而点燃学生语文学习的智慧之火。引导学生发现文中震撼人心的悲壮美,与文中英雄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情感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让学生被…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动感地带”,每一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师生情感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我们折服于优秀教师们丰厚的底蕴、精妙的设计、入化的教艺,尤其是他们在课堂生成中展示出的无穷智慧。在时刻变化着的课堂中,他们能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抓住转瞬即逝的生成性资源,用智慧引领智慧,使“动感地带”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一观点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的导向,应试图构建一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使语文学习更有生机和活力的理想课堂,我们将这种理想中的课堂成为"建构式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17.
袁兴林 《教师博览》2022,(21):85-86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角打造体育课堂,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快乐学习、智慧学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快乐”是学生体育学习的情绪、情感动力等的源泉,“活动”是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载体、媒介,“智慧”是学生体育学习的内援支撑。“乐·动·慧”的课堂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体育学练具体学情出发,给学生搭建一个“乐学”“善动”“智慧”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发性、自主性的体育学练,促进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随着对课堂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确实有了民主和开放,但一些老师对“活”的课堂出现了“失察”或一定程度的“失控”现象.本文就《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堂课教学中遇到的此类问题做了进一步分析,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三维目标体系中加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可谓切中要害。我个人甚至认为“情感、态度”应放在三维之首。因为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学生如果对一门学科、一堂课缺乏兴趣、缺乏情感,哪里谈得上学好这门学科?哪里谈得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呢?我之所以这样谈,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这也是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努力探索并注重实践的三个方面。一、语文教…  相似文献   

20.
我们所理解的“智趣课堂”,是着眼于开发学生智力、生成学生智慧、情趣与理趣相互交融的课堂。沙建华校长执教的《冰花》一课,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智趣课堂,更是值得推广的高效课堂,课堂既表现为情趣与理趣的高度融合,又充满着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