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5 毫秒
1.
清代伊犁屯田的水利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伊犁地区在清代有着各类屯田,水利自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从管理体制上看,伊犁屯田中,总兵和总管兼管兵屯和旗屯水利,密喇布伯克专管回屯灌溉,渠长管理户屯水利。新疆建省后,密喇布伯克、农管、水利为基层水利管理人员,大阿訇负责调处全县水利纠纷。在水利纠纷的问题上,政府做了制度和政策上的预防安排。伊犁建有九城,兵屯、旗屯、回屯分城而居,锡伯、索伦、察哈尔、厄鲁特四营分河而驻,蕴涵预防纠纷的深意。在工程技术上也设计了分水措施,在干渠、支渠、村庄、农户间实行分水。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水利纠纷仍时有发生,如各种屯田形式内部统治者侵占渠水、不同屯田形式间的水土纠纷、各农户间的争水,等等。由于制度上的措施,特别是分水措施发挥了作用,同时实施了土地轮耕休作制度,根据伊犁河水量和粮食存储数量决定耕作数量,减缓了对水源的需求,这些对缓解水利纠纷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河西学院学报》2022,(1):12-21
通过对新发现的12份水权交易契约文书的研究,探讨了清代至民国时期河西走廊武威、永昌、高台等地水权交易的类型及其特点。水权交易主要有水权买卖、水权出租、水权出典、水权归并、水权兑换、水权析分等类型。从普遍使用契约,保证了用水秩序;坚持"亲邻优先"的原则;"地水合一,水随地走";水权与赋税、渠坝差徭"一体化"等方面分析了水权交易的特点。这些契约文书对揭示历史时期河西走廊水利社会的特点,深化对中国水利社会的认识,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关键是保险关系跨区域便利转移。但是,目前因对接制度缺乏、统筹层次低,地区利益纷争导致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难以转移,严重影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按参保农民工在各参保地的参保时间分段计算养老权益的转移机制,既体现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又与现行体制相适应,能够实现养老保险关系的快捷转移。  相似文献   

4.
农民合作的类型与基础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0 0 3年是湖北省实行税费改革 ,取消共同生产费后的第一年。之前在共同生产费名义下收取的灌溉水费 ,改由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的农户用水协会收取。 2 0 0 3年夏 ,湖北省荆门市一个村民小组在收取灌溉水费的时候 ,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在五月底收取亩平 2 0元的抽水费时 ,有 3户农户因为自家农田在水渠边上可以搭便车 ,没有缴纳抽水费。到了七月底 ,因持续干旱 ,需要每亩再收取 1 0元抽水费 ,如此就可以将所有稻田灌溉一遍 ,确保全年稻谷丰收。但村民们要求欠交农户补足上次欠交的抽水费 ,否则拒绝交款。而欠款农户则只同意缴这一次的抽水费 ,不愿补缴前次所欠水款。用水协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 ,不能调平分歧 ,最终不能收上抽水费 ,致使守在泵站边上的农户们眼看着到手的稻谷被旱死。据农民自己算账说 ,因为这次没有抽成水 ,亩平至少减产 2 0 %,有的农田基本绝收。按当地亩均水稻 1 5 0 0斤的产量来计算 ,减产 2 0 %也就是亩均大约减少 1 5 0元的纯收入。附近的数十个村民小组普遍存在如上问题。用 1 0元的抽水费换来 1 5 0元的收入 ,显然是十分合算的 ,即使少数农户不愿出钱抽水 ,只要大多数农民愿意多分摊一点钱 ,也能将水抽上来 ,所有人的损失都能避免 ,而且对于他们自己也依然划算 ,为什么他们宁可  相似文献   

5.
对农民合作"理性"的一种解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 0 3年是湖北省实行税费改革 ,取消共同生产费后的第一年。之前在共同生产费名义下收取的灌溉水费 ,改由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的农户用水协会收取。 2 0 0 3年夏 ,湖北省荆门市一个村民小组在收取灌溉水费的时候 ,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在五月底收取亩平 2 0元的抽水费时 ,有 3户农户因为自家农田在水渠边上可以搭便车 ,没有缴纳抽水费。到了七月底 ,因持续干旱 ,需要每亩再收取 1 0元抽水费 ,如此就可以将所有稻田灌溉一遍 ,确保全年稻谷丰收。但村民们要求欠交农户补足上次欠交的抽水费 ,否则拒绝交款。而欠款农户则只同意缴这一次的抽水费 ,不愿补缴前次所欠水款。用水协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 ,不能调平分歧 ,最终不能收上抽水费 ,致使守在泵站边上的农户们眼看着到手的稻谷被旱死。据农民自己算账说 ,因为这次没有抽成水 ,亩平至少减产 2 0 %,有的农田基本绝收。按当地亩均水稻 1 5 0 0斤的产量来计算 ,减产 2 0 %也就是亩均大约减少 1 5 0元的纯收入。附近的数十个村民小组普遍存在如上问题。用 1 0元的抽水费换来 1 5 0元的收入 ,显然是十分合算的 ,即使少数农户不愿出钱抽水 ,只要大多数农民愿意多分摊一点钱 ,也能将水抽上来 ,所有人的损失都能避免 ,而且对于他们自己也依然划算 ,为什么他们宁可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现行大学制度运行模式面临重大考验,因此,研究现代大学制度的运行模式显得意义重大。一是围绕大学产权制度进行建构,明晰政府、大学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利益,以形成各求所需、各得其所的分配关系;二是围绕大学组织制度进行建构,整合和分化大学内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三是围绕大学管理制度进行建构,随着大学决策系统简政放权,层次管理原则开始实行,使大学内部权力朝着分化的方向发展,逐渐形成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分离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对国、地税机关之间可能出现的“一事二罚”行为进行了列举,并提出了避免措施:一是实施共同处罚。即首先按一定的规则确定一方为主要执法机关,经双方共同调查取证,以联合发的形式作出各自的处理决定,并且在法律规定的罚款幅度内共同对纳税人作出处罚。二是实行吸收处罚。即按照“重事”吸取“轻事”的原则,由“重事”一方的税务机关实施处罚。  相似文献   

8.
<正> 第五章要求学员了解日粮配合的原则、方法、配制饮料的种类与配料工艺,掌握家畜的饲养技术。重点要掌握日粮配合方法和饲养技术。 1. 对于任何一种禽畜的饲养都不可能每天都支配合饮料。实际只需按日粮的标准,一次即可配合出可饲喂一定时间的饲粮。总的配合原则是既要满足畜禽的营养需要,又要考虑饲养养成本。七条具体原则哪一条也不应忽视。 2.日粮配合方法,常用的主要是试差调整配合法和方块四角配合法(即按百分比配合法)两种。而这后一种方法,目前国内书上介绍的都是确定混合饲料后,再发为能量饮料与蛋白质饲料两部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关于运河水源管理的立法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为了使运河有足够的水量,充分发挥运河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作用,先后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水源补给的法令。这些法令主要是:严禁盗掘有关补给运河水源的湖泊堤防;对灌溉和济运用水实行严格的分水制度;严禁垦种湖滩淤地;根据运河水位确定调水时机,并严格执行,形成制度等。这些法令的实施,对确保运河水源补给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民合作能力(笔谈)--农民为什么难以合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 0 3年是湖北省实行税费改革 ,取消共同生产费后的第一年。之前在共同生产费名义下收取的灌溉水费 ,改由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的农户用水协会收取。 2 0 0 3年夏 ,湖北省荆门市一个村民小组在收取灌溉水费的时候 ,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在五月底收取亩平 2 0元的抽水费时 ,有 3户农户因为自家农田在水渠边上可以搭便车 ,没有缴纳抽水费。到了七月底 ,因持续干旱 ,需要每亩再收取 1 0元抽水费 ,如此就可以将所有稻田灌溉一遍 ,确保全年稻谷丰收。但村民们要求欠交农户补足上次欠交的抽水费 ,否则拒绝交款。而欠款农户则只同意缴这一次的抽水费 ,不愿补缴前次所欠水款。用水协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 ,不能调平分歧 ,最终不能收上抽水费 ,致使守在泵站边上的农户们眼看着到手的稻谷被旱死。据农民自己算账说 ,因为这次没有抽成水 ,亩平至少减产 2 0 %,有的农田基本绝收。按当地亩均水稻 1 5 0 0斤的产量来计算 ,减产 2 0 %也就是亩均大约减少 1 5 0元的纯收入。附近的数十个村民小组普遍存在如上问题。用 1 0元的抽水费换来 1 5 0元的收入 ,显然是十分合算的 ,即使少数农户不愿出钱抽水 ,只要大多数农民愿意多分摊一点钱 ,也能将水抽上来 ,所有人的损失都能避免 ,而且对于他们自己也依然划算 ,为什么他们宁可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汉书·地理志》和《后汉书·郡国志》所记载两汉郡一级户口数,估算出西汉元始二年嘉陵江流域有248 388户,有1 057 263口。东汉永和五年嘉陵江流域有297 015户,有1 119 986口。两汉人口的分布主要呈不平衡性和沿江分布的特点。文章还对涉及嘉陵江流域各郡的人口数量多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清朝加大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和开发,沅水流域作为连接湖广和云贵地区的最重要通道,其经济开发进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促进,突出表现就是人口的显著增长。在清代二百多年间,大量外来人口迁居沅水流域,使流域内的人口规模从乾隆中叶的四百多万增至清末的六百多万,为该流域的经济开发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劳动力。但流域内各地的人口增长并不平衡,永顺府的增速最快,常德府、辰州府、沅州府的增速大致平稳,而三厅的增速较慢,靖州和黔东各府州的增速最慢,反映出各地经济开发进程的时空差异。  相似文献   

13.
江西信江流域与浙江、福建二省相毗邻,是明清时期三省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同时也是江西省市镇分布最为稠密的地域之一。明清时期信江流域市镇的分布体现了如下特点:基本上以信江水系网络为支架,市镇的密集程度和繁荣程度与水陆交通尤其是水运的便利程度成正比,交通状况是影响本区域市镇分布及繁荣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4.
依据《水经注》和明清时期合肥方志对合肥地域流经的南淝河予以考述。指出,南淝河在中国古代的某些历史时期称为施水,而不是一般俗说的南淝河就是施水。到清朝中后期,合肥志书分析古代肥水、施水之源与流合走向的变迁,已较为合理,尤其是论肥水、施水在清以前居于芍陂和巢湖两大湖之间的变迁,见解有独到之处。进而提出,古代江淮河等水系走向已与今日区别甚大,今人更不可用今日流经简单揣测古时走向。要以历史时期地理变迁的角度审度,历史地看待古人对江淮等水系描述的一些言论;后人必须明白,同样是讲施水,《水经注》中的施水,与晚清人讲的施水,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北在历史上受到历朝历代的高度重视,不仅仅是因为中原王朝政治统治中心确立之后,所具有的东北边疆、边缘的意义,还与中国传统文化“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地理方位的哲学理念相关。中国东北是具有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特殊区域。1858年是中国东北地域格局发生重大转换的转折点。中国东北的文明诞生、文化移动、民族迁徙的历史具有跨国性、跨区域性的特点。按照流域文明的分布。东北的历史空间可划分为:黑龙江流域、辽河流域、鸭绿江流域、图们江流域、大、小凌河流域五大流域文明区。在五大流域的空间中有东胡系统、肃慎系统、减貊系统、汉人及其他民族等五大民族体系。这些民族在上述五大流域中建立了若干个方国、王国和帝国政权。由于受国家政治倾向和民族情绪及民族意识的影响。东北亚诸国在中国东北历史问题上有着不同的历史观。我国当代进行的大清史编修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东北历史与现状研究工程、东北属国研究工程,以及正在进行的各项东北经济振兴建设工程;对东北亚国际环境的变迁和东北历史空间的现实与未来的变化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清代江南河道总督的设立,对江南地区的水道治理、工程修建、漕运事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江南河道总督不仅与两江总督存在着事务上的合作与协商,更有权力与利益上的冲突与博弈,其位置是否稳固与中央权力及地方权力是否保持平衡有很大的关系.清政府虽专注于保漕,但缺乏对黄淮运进行系统与长期的规划与治理,加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与河政官员的贪赃枉法,最终也没能改变河政走向衰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明清之际,中央政府为了维护漕运这一“大局”,把黄河移到了苏北地区,并数百年如一日地在极不适合修筑大水库的淮河下游地区兴建了一座巨型水库洪泽湖,把这一整个地区视为“局部利益”牺牲掉。因此,明清在这个地区的治水,基本上与农业生产无关,与这个地区的民生无关,而是服从于政治需要,并给这一地区带来了更多的灾祸。  相似文献   

18.
清代安徽共有1192名进士,进士群体的区域分布在省内府际和府内县际两个层次都呈现出鲜明的非均衡状态。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太平府是清代安徽科举发达的地区,其中尤以安庆、徽州两府为著。各府进士中心县的形成与存在,加剧了进士县际分布的不均衡,较之省内府际分布状态,府内县际分布的不均衡更为普遍和严重。清代后期与前中期相较,非均衡状态存有弱化趋向。  相似文献   

19.
汉江(汉中段)水质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江上游的水质状况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区的用水安全至关重要。而汉江上游的滨江城市在进行重大沿江开发时,极可能产生严重的水质污染。本文分析了汉中市“一江两岸”城市规划对汉江上游水质可能或已经产生的污染因素,即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生活垃圾、水上及沿江娱乐和施工工程建设等,并从法律层面上提出了加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水污染防治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环境保护工作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晚清时期,河政与荒政这两项曾被国家高度重视的事务陷入了混乱,这在清廷对铜瓦厢决口的应对问题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决口。当时清廷正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疲于奔命,因此决定“暂缓堵筑”决口,对灾区采取的救济措施也非常有限。通过清廷对整个事件的应对可以发现:在内乱外患、军政祸乱频兴的形势下,清廷的施政能力已经大大地了减弱,自身的存亡绝续成为第一要务。明清以来的河政体制走上了解体的道路,救荒事务更加地方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