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气预报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进入2l世纪,我国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天气预报报道观念都发生了变化,由简单地提供天气信息向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气象新闻转变,天气预报服务开始向全方位、无微不至的多元化方向发展。报纸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都市报的气象新闻专版,它包括天气预报、气象生活小常识、各类指数等,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贴近生活,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和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金涛 《新闻前哨》2007,(10):70-71
每晚央视《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是收看人数最多的天气预报节目。翻开每天的报纸,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有关于气象的新闻报道。地位:配角成主角——从小豆腐块到专版天气预报是我国气象新闻的开端。1981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首  相似文献   

3.
罗毅 《新闻前哨》2006,(4):45-46
气象新闻的出炉源于2003年4月2日,《南方都市报》全新改版,改版后的报纸新开辟了“风云榜气象新闻版”,在我国媒体中最先运用“气象新闻”这一术语。1981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发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口播8个城市的天气信息。从那时起,气象服务开始以“天气预报”的形式走人公众视野,并以这种面貌在人们生活中持续了20年。目前,我国大多数新闻媒体的气象报道已经冲出“天气简报”、就天气说天气的局限,而是着重于关注人的需要,重视天气对人的健康、心情、生存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用新闻观念打造气象节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强  肖旺 《声屏世界》2005,(11):9-10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天气预报节目安排在综合新闻之后,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将天气预报放入新闻节目当中作为一个常规的子栏目播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天气预报就是气象新闻,特别是当天气有异常变化时更是重大的气象新闻。因此,做气象节目也应该要有新闻观念。  相似文献   

5.
如何做好气象新闻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越来越多的报纸开辟出固定版面,专事气象新闻的报道.天气预报已经成为公众了解天气信息的首选.因此,作为重要信息资讯的气象新闻,成为一座亟待深入开掘的富矿.  相似文献   

6.
气象新闻是都市报看重的服务性新闻品类之一,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相当的生动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气象新闻报道经常容易陷入"不准"的尴尬,对于报纸的公信力是一种损伤。本文力图从都市报气象新闻报道的特点着手,分析导致这类新闻"不准"的成因——从客观上说,受天气预报技术条件和报纸出版周期的限制;从主观上说,受记者自身分析判断水平以及"抢发"意识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原因的探讨,本文尝试从新闻写作和编辑的角度,找出让气象新闻报道变得"准确"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田育臣 《青年记者》2012,(32):34-35
气象新闻是指媒体传播的天气、气候变化以及气象事业发展和变动的事实或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气象新闻简单地理解为天气预报。实际上,除了天气预报这一重要表现形式,气象新闻还包括天气的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以及气象事业的发展等内容。有些学者将地震、火山喷发、干旱、洪涝灾害、台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相关报道也归在气象新闻之列。近几年来,随着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及媒体对生态环境的逐渐重视,天气预报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其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天气预报,也包含空气质量预报、紫外线指数、人体舒适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从服务性信息到重要新闻品种——气象新闻报道理念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新闻,在许多普通人眼中就是天气预报,但这只是它的一项基本职能。中国是气象灾害大国,也是气象资源大国,气候变化对于环境、生活、经济乃至国防都有重要影响。前不久,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将气象工作概括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从公共服务职能、安全预警功能和资源、能源的新空间等方面对气象进行新的阐释。这极大地丰富了气象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每天,气象节目的收视人口达10亿人次;报纸、网络等媒体也辟出专门版面报道气象;中国有庞大的受众群在关注气象。气象新闻关注度极高。这些说明了什么?对于媒体来说,气象就是重要的报道资源!气象新闻已经从服务性信息变成了重要的新闻品种。本专题请气象界和新闻界的专家,讨论媒体如何最大程度地开掘这些资源,拓展报道空间,科学地理解并报道气象相关新闻。  相似文献   

9.
日本报纸上的天气预报,在版面上占的位置很突出。全国性大报《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都有自己的天气预报专栏。《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把专栏放在第一版,《每日新闻》把专栏放在社会版。在天气预报栏里,登有卫星云图、天气图、东京天气、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读卖新闻》还载有各地气温、温度,世界气温与天气。地方版重点报道地区天气;社会版有时配照片登一些重要的气象报道;星期  相似文献   

10.
气象新闻对平面媒体来说,原本一般只意味着常规的动态报道,因为相对于电视和广播.平面媒体很难提供具有预报性质的气象新闻。然而气象信息在近年来越来越成为读者最渴望汲取的信息之一,人们需要根据天气预报的气温去判断明天该穿什么样的衣服,需要根据预报所说的是否下雨来决定出门是否应该带伞……天气变化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平面媒体开始尝试提供文字天气预报。有别于动态报道,这种每天都出现在固定版面的天气预报在写作上也有着特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气象新闻指媒体传播的天气、气候变化或气象事业发展、变动的事件或信息。在我国,气象新闻报道经历了从“天气预报”到“气象新闻”的转变,气象新闻在媒体上由配角成为主角,由当初无足轻重的服务性信息变成重要的新闻品种,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过程。随着气象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等方面占据日益重要的位置以及受众对气象信息需求的增大,气象新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王玮 《新闻知识》2005,(7):29-32
随着人们对信息需求的日益多元化,气象信息在工业、农业、海洋业等各行各业及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方面正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天气预报,作为一种新兴的报道内容,对新闻媒体尤其是都市类的报纸,近年来,得到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在报纸版面上的分量也正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13.
据一项关于读者读报最关注新闻的调查显示,在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本地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天气预报等项调查内容中,国内、国际新闻的阅读率最高,为65%。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无论是在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内部,还是在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之间,时事报道日显重要。同时也为  相似文献   

14.
如何深度开发利用报纸的品牌栏目?广州日报的《今日靓汤》进行了自己的探索。《今日靓汤》定位成功气象新闻版是近年各家报纸新开辟的实用新闻版块.由于直接关系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出行,关注度极高,许多大报都安排了固定版面报道。如何才能出彩?除了常规的天气预报.关键是向读者提供更精致的实用资讯。广州日报为此设计了《今日靓汤》这个很有地方特色的栏目。  相似文献   

15.
当前,气象新闻在报纸中的地位逐渐升温,许多报纸通过开辟气象新闻专版吸引读者.经过几年实践,气象专版由简单复制到自主创新,将天气信息与报纸版面艺术相结合,成为读者喜爱的本土化新闻产品.如何突破自身发展困境,利用和借助各种资源与传播手段提升气象专版质量,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气象新闻是都市类报纸很常规的一类新闻,有的报纸开有专栏,有的报纸开有专版,就是没有专栏、专版,天气有变化的时候,一定会有气象新闻见报,因为谁都关注天气变化,这是最老少咸宜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气象影视新闻制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天气预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的科学拐杖,气象新闻也随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突发性天气和平常性天气两个方面,阐述应如何抓住气象新闻的特殊性,力争在第一时间内为观众提供及时、真实乃至有趣的气象新闻.  相似文献   

18.
郭军 《新闻知识》2012,(9):93-94
气象新闻报道区别于天气预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闻报道注重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关注人的生存、人的权益、人的发展,气象新闻因为具有这样的视角,才变得更具价值。一、多角度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1.把气象新闻安排在醒目的位置《陕西日报》没有专门的气象专版或气象栏目,但编辑会尽量把气象新闻放在醒目的位置上。当发生重大气象灾  相似文献   

19.
随天气变化——美国报纸天气预报版的新面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开美国报纸,无论是《纽约时报》这样的严肃大报,还是只有几千名读者的地方小报,其底页整版都色彩斑斓地罗列着标满各种标志和数字的地图和图表,仔细一看,你会发现,图表上标的都是气温、风向、睛雨等气象数据——这就是今天典型的美国报纸的天气预报专版的“面孔”。自80年代初《今日美国报》首次推出彩色的整版天气预报以来,一场版面“革命”袭卷了全美报业。 直至1982年,对于美国报纸而言,天气预报还微不足  相似文献   

20.
艳阳高照,酷暑难熬,人们都在抬头问天:何时才能迎来凉爽?于是,每天拿到报纸,急忙翻看天气预报,就成了许多读者的必修课了。好在现在不少报纸都有专门的气象版面,预报天气状况、解释天气现象、分析未来趋势、提供气象知识,让您在出门之前就尽知风云变幻、早作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