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参考》2005,(2):F002-F002
白云园小学是南京市鼓楼区2000年5月新创办的一所学校。2001年9月,学校抓住机遇,成为南京市首批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把小班化教育作为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和跨越式实现学校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此,学校在教育部门领导和专家指导下,精心设计实施方案,扎扎实实地推行小班化教育实验。按照逐年推进原则,目前,全校一至四年级全部实施了小班化教育,每个年级有四个教学班,每班班额都控制在28人以下。  相似文献   

2.
“拓宽思路,明确方向,坚持走小班化教育之路”,是几年来我校科研工作的主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完善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小班化教育课题的形成源于多种原因,归结起来为:1.教育大环境的构成是该课题形成的先决条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学教育的小班化已成为发达国家教育的一种共同趋势。2.先进大城市的经验是课题形成的必要条件。上海于1996年就先行一步,到1999年上海市在起始年级中推行小班化教育的小学已达280所,占全市小学数的20%,并取得了一些成果。3.我校实际状况是课题形成的客观条件。从…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全国小学在校生每年以8%的比例递减。就我校而言,学生的减幅更加明显。我们抓住学生相对减少,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的有利时机,借鉴美国、日本、上海、北京等国内外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校实际,经省、地教育科研部门批准并立项,从1999年秋季开始在一年级全面实施小班化教育。  相似文献   

4.
赵虹 《宣武教育》2005,(5):13-14
我有幸从1998年就参加了我校的小班化教育实验,并担任小班一年级班主任工作,当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5.
<正>小班化的教育理念已经比较成熟,随着农村学生人数的减少,开展小班化教育是一种大趋势。为适应若干年后小班化教学的需要,江苏省丹阳市珥陵中心小学自主选择开展小班化教育的课题研究工作,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管理。结合工作实践探讨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管理方法,从规范入手,经过精细管理促成课堂管理质量的提升。近年来,我校承担了丹阳市教育局教育创新项目"小班化教育"的实验和研究。在实施小班化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6.
宣武区小学从1998年9月起,学生人数不足30人的班级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到2000年9月,一至三年级班额30人以下的共126个班,占全区一至三年级总班数的39.3%。宣武区教委领导从区域推进优质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认识到“小班化教育”是小学教育阶段一项具有开拓性和无限潜力与前景的教育改革实践,必须加强“小班化教育”的课题研究,使其在科学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构建优质均衡教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我校今年秋季起在四年级两个班进行"小班化教育教学"尝试,希望通过"小班化教学"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推进我校教学工作的发展。一、在四年级实行"小班化教学"的背景我们学校学生多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终日忙于生计,很少过问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四年级一班上学期期末成绩:语文平均分为42.05,数学  相似文献   

8.
小班化教育,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从2000年起在一年级进行了小班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挖掘室内环境育人因素有效运用空间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和安全性的教学环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激活学生思维,融洽师生情感,转变教师育人观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我们根据小班化教育和学校现有的条件,对教育环境进行了设计。(一)教室的格局根据我校教学用房的实际,我们采取了一班一室的格局。我们将教室两个角设计为教师办公角、电脑角。教师的办公区从办公室移到教室,使教师有更多…  相似文献   

9.
2000年9月,我校承担了山东省小班化实验课题,我们是从一年级开始实验的,针对学生人数少的特点,我们依据新课程标准,进行了全面实验,特别是对学生评价进行了尝试,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一、小组合作评价,鼓励学生进步我们的评价分为传统的评价方式笔试和平时成长记  相似文献   

10.
<正>我校现有学生527人,一线教师55人,18个教学班。2012年9月,我校被批准为全州17所小班化试点校之一,至今开展小班化教学实践已经3年。今年6月份,承办了"全州汉乡镇汉族小学小班化教育试点工作推进会",取得较好效果。在小班化教育实践中,我校重点做实了两件事:一、规范管理提效率(一)抓实集体备课1.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为了抓实备课,学校规定由教研组长组织集体备课,确定每周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发达国家已普遍开始推行“小班化教育”。如1998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发布关于缩小班级规模计划的通告,要求全国努力将小学1—3年级的班级规模控制到18人以内。到1999年11月,已有加个州采取了缩小班级规模的革新措施。我国的不少城市也在试验和推行“小班化教育”。如上海市1997年对10所小学的一年级新生进行“小班化教育”试点,而到了2000年9月,参与“小班化教育”研究的学校已达到280所。青岛市推行“小班化教育”的学校也已达到了51所。就连一些中小城市的学校,也按“小班”模式设计和创办了起来。这种“小班化教育”迅速发展的趋势,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为此,笔者愿以本文作引玉之砖,以求引起这一方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小班化”一路走来:悄然改变着教育小班额、围坐式、环境布置、师生互动、个别化指导……正日益成为上海小学课堂教学的常态。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区域推进小班化教育现场会上,长宁区率先宣布区域内所有公办小学已100%实施小班化教育,并同时承诺.到2007年.实现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小班化”教育全覆盖。  相似文献   

13.
邓园小学始建于1913年,是一所老学校,也是一所农村小学。面对学校发展的新机遇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我校在2007年9月,选择三四年级参与了沛城镇小班化生态课堂试验,取得了  相似文献   

14.
1.抓小班队伍建设   一定的师资条件是实施和推进"小班化"教育的基本保证。首先,我校在一、二、三年级开设了小班,八位小班教学人员中,有一位具有中学高级职称,有 4位具有小学高级职称, 3位具有小学一级职称,这样的职称比例是可以适应"小班化教育"的要求的,其中青年教师 6位,预示着"小班化教育"的工作充满了希望。其次教研水平方面,其中 5位教师均为区教研室成员,在校能够充分发挥教学骨干作用,并多次在区、校做观摩研究课,具有较强的钻研精神。   2.抓思路   从我校实情出发,在小班化教学实验主题下,采用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5.
我校在建校不足三年的时间里 ,以科研求效益 ,以科研创特色 ,走出了一条科研兴校的教改之路 ,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我们的具体做法和体会是 :课题研究系列化。我校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的概念 ,扎扎实实地落实教育科研的先导地位 ,既从教育教学的需要和常规管理出发确立课题 ,又根据科研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 ,增添新内容 ,使课题形成系列。围绕着“小班化教育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我校以语文、数学、英语、科技教育等学科为突破口 ,以“零否定教育的实施为保障 ,点面结合 ,使课题研究联合互动 ,形成了教育科研的网络。课题管…  相似文献   

16.
小班化教育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分析国内发达地区先行一步实施的小班化教育,我们可以发现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都是首先在城市学校、资源优质的学校实施,小班化教育设施和经费最后都会由学生家长承担,一般农村家庭是无“钱“问津的。那么能不能首先在农村学校实施小班化教育,让小班化教育成为大众化、平民化的教育,让广大农民的子女不多花一分钱就能享受到优质、公平的教育?我市在分析本地教育实际情况后,决定首先在农村中小学推行免费小班化教育。从2006年新学年起,我市所有农村初中和具备条件的农村小学起始年级开展小班化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教科院实验小学是徐汇区一所实施“小班化教育”实验的试点学校,从1997年秋季起在一年级中开设24名学生的小班,共4个班。上海市教科院实验小学实验班的老师们在上海市教科院专家的指导下,以课程教材、课堂教学的研究为核心,在实验工作过程中,边摸索边总结,通过实践,对“小班化教育”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一)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我们认为“小班化教育”的实施,其关键是每一位  相似文献   

18.
一、生动活泼的小班化 我校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小班化教育,以“营造温馨家园,创设灵动课堂、设计精彩活动”为抓手,以“张扬个性,打造特色”为目标,力争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得到进一步张扬,特长得到进一步发展,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如一年级三个班分别以松、竹、梅岁寒三友命名为青松中队、翠竹中队和腊梅中队,  相似文献   

19.
我校由于地处城乡交界处,生源逐年减少。面对此现实,2011年我校决定正式启动“小班化教育”的试点工作。以申报的“农村小班化教育打造生态课堂实现和谐发展的实验研究”为平台,力求找到一条适合农村学校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20.
“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有效策略”是我校在“十五”期间根据《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实施研究确立的区域性课题“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发展教育研究”的成果。该课题从2001年5月开始启动,于2001年9月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历时三年半。2004年底通过对我校3-6年级学生科学素养即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能力,科学行为、习惯等进行验后调查分析,我们总结提炼了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实施策略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