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大英百科全书》、《哥伦比亚百科全书》等都是知识的象征。最近,《维基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正在互联网上悄然展开。这套网络版的百科全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人都可以成为百科全书的作者。目前,中文版《维基百科全书》的条码已经突破了22000条。美国人吉米·威尔士在互联网上,发动全体读者一起来编写百科全书,并把它命名为《维基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全书》放弃了版权,用每一种语言把知识无偿地传播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如今,它已经进行了近60种语言版本的编写。百科全书的编纂往往费时费力,修订一次恐怕也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因此很难…  相似文献   

2.
书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书是一盏明灯,为我照亮前行的道路;书是一位挚友,为我带来无限的欢乐。现在的我是一个十足的"书虫",读书让我着迷。三年级时,我们班很多同学都爱看书。课间休息时,他们手中都捧着书津津有味地读着,我眼馋了,便央求妈妈也给我买书,妈妈二话没说便带我去书城选书。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书,我真不知该怎么选。最后,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想:这本书够大,同学们一定会  相似文献   

3.
我不仅喜欢读书,还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十万个为什么》,因为它教会了我很多知识。记得在一个晴朗的夏夜,我和爸爸一起去野外散步。看着满天的繁星,我问爸爸:"爸爸,你说现在天上有几种颜色?""有两种颜色,一种是天空的颜色,一种是星星的颜色。"爸爸看  相似文献   

4.
“打雷要下雨,雷欧!下雨要打伞,雷欧……为什么会打雷下雨?为什么会有冬天夏天……”这是我小时候观看的一部动画片《海尔兄弟》的主题曲。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我,那时的我可是把它当作百科全书来看的,里面包含着自然、地理、数学、历史、神话等很多知识,从那时起我便喜欢上了科学。不过,咱也不能光说不练。说干就干,今天就做一个我喜欢的科学实验,我把它称为“悬浮的鸡蛋”。  相似文献   

5.
早自1746年,狄德罗就开始参与《百科全书》的出版计划,而这部作品竟直到1772年方告完工,前后历经20余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百科全书》的面貌发生了变化,而狄德罗对它的期望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翻译计划出发,狄德罗逐渐萌生出编写一部内容更丰富、更全面的辞书的想法,并希望借它来革新认识论,推进启蒙运动;随着《百科全书》的编写渐近尾声,狄德罗反而产生了一些消极情绪,担心动乱和纷争会摧毁文明,因此希望《百科全书》能成为庇护知识的方舟。由此可见《百科全书》多重的意义和多元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第一次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夏天的昆虫》时,感觉它就像一瓶催眠药水,看着看着,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眼皮一塌,手一颤,书就掉了.第二天早上起床时,书就在我的旁边,我又拿起来试着看,但看着看着又犯困了.所以,那段时间,我就一直把它放在书柜上.大约一个月后,我再想读它的时候,上面已经布满了灰尘.但是我翻开它时,"催眠药水"好像...  相似文献   

7.
一、阅读和借鉴短文,练习口头作文。(一)报纸每当空闲时,我总爱翻阅报纸,诸如《文汇报》《青年报》,时常是边看边剪。遇上生动的报道,趣味性很强的文章,或是精采的散文,我真是爱不释手,读得忘记了一切,甚至会笑出声来。报纸给我以广博的知识,它使我知道:世界上最长的小说是罗曼著的《善良愿望的人》,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中国的《永乐大典》,共二二九七卷……是的,我常把报纸上的佳作作为精神食粮。你想,一个人能不注意自己的精神食粮吗?能不由此产生遐想,掀动感情的波澜?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书实在是太多了,看着自己的书橱常常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实在拿不定主意,我觉得阅读经典或许是条捷径.这段时间我把自己的"深度阅读"聚焦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上.从社会意义上看我是个"成年人",是个"小学教师";在学校里我又是个"青年教师""数学教师",是个"副校长";在家里我又是"儿子的父亲"……大家都和我一样有类似的不同角色,但无论作为哪一种角色,只要你用心,《给教师的建议》都能给你很好的建议.有人称它为"教育的小百科全书",正因为它的内涵实在太丰富,所以我只能用一种"点击"的方式,选几个片段聊些许感悟.  相似文献   

9.
礼物     
八岁———爷爷送给我一粒种子,种子在泥土里生根发芽,我懂得了自然。九岁———奶奶送我一只小鸡,看着小鸡渐渐长大,我懂得了生命。十岁———外婆送我一个蛋糕,吃着甜美的糕点,我懂得了生活。十一岁———姑姑送我一块手表,看着指针不停地跳动,我懂得了时间。十二岁———爸爸妈妈送我一套《百科全书》,品读着那些奇妙的知识和精美的图片,我懂得了博大与精深。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正如春雨绵绵,不断地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简评】对于小学生来说,写诗无疑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小作者敢于尝试,这是十分难能可…  相似文献   

10.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珍贵典籍,是秦代中国地理志,决不是一部“巫书”或“神话百科全书”。把《山海经》看着是神话总集,实在是一种误解和附会,以此而衍化和演泽的传说和绘制的古图,也只是一种主观臆断和推演。《〈山海经〉破译和图解》旨在拨云见日,还《山海经》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1.
获奖之后     
2006年6月底,我们放暑假了。当我津津有味地看着第六期《小学生导读》时,读刊知识竞赛这个新颖的题目把  相似文献   

12.
代代相传     
在我的橱窗里,珍藏着20年来的《小学生语文学习》。我看着它诞生、成长、发展……每次阅读,都给我以欢喜和启迪,它是我教学上的良师益友。我把它介绍给学生,学生说:“太棒了!我有了一位帮我轻松学语文的好朋友。”我把它介绍给家长,家长说:“太好了!我有了一位辅导孩子学习的好帮手。”20年过去了,我们的橱窗里,依然珍藏着《小学生语文学习》。不同的是,我和家长成了爷爷、奶奶,学生成了爸爸、妈妈;相同的是,我们都把《小学生语文学习》传给了儿子、孙子……它像火炬,在我们中间代代相传,熠熠生辉。谨献《小学生语文学习》创刊20周年。代代…  相似文献   

13.
杨红樱信箱     
杨红樱阿姨:你好!我是你的忠实读者,我十分喜欢看你写的书,特别是“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小说。开始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漂亮女孩夏林果》,看完了以后,我感到你写的人物十分生动。之后我把我的书和同学的互相交换来看。看着看着我把这一套书看完了十本,只有《贪玩老爸》和《暑  相似文献   

14.
我结识《教育文汇》纯属偶然。2008年秋天,我去一所学校听课,课间发现一位同行手里拿了一本《教育文汇》,便借来翻看,看着看着就入迷了。记得当时看到一则关于家庭教育的征文启事,便决定把刚写的一篇随笔投给《教育文汇》电子邮箱。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生活里,字典是家家必备的小小工具。虽然它只是一个小本本,但是它的作用无法估计。然而小时候,我却认为它很难缠,那么厚,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怎么找到我需要的字呀?还不如问爸爸妈妈呢!现在我长大了,学的知识越来越多了,有许多字,把爸爸妈妈也难住了。这可怎么办呢?只见妈妈不慌不忙地拿出《新华字典》,专心致志地查起来,一边查还一边说。不知不觉,我也掌握了查字典的窍门。从此以后,《新华字典》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有空闲,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捧起它津津有味地看着、读着、记着……我相信,它一定是我迈向成功的阶梯!筌…  相似文献   

16.
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是概述人类一切门类知识的完备的工具书。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文化水平,因而成为许多国家极端重视的重要文化工程。据统计,全世界已有2000多部综合性的百科全书,但其中影响大的不多,《不列颠百科全书》、西班牙的《插图欧美大百科全书》等经常受人称道,究其原因,就在于它们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由各学科专家学者撰稿,历经15年,成书于1993年的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现代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是一部富有特色的百科全书,笔者认为《全书》主要有六个方面的特点。1知识…  相似文献   

17.
铅笔树     
4月26日晴今天《智慧树巧巧手》节目做了一个铅笔树,我心里痒痒,也想做一个。我先拿一张硬卡纸,把它卷成圆锥形,再拿一张手工纸把它包起来,然后再剪几片叶子,贴在纸筒上面装饰,最后用剪刀在纸筒上扎几个洞,这样就可以把铅笔插上了。我的铅笔树做好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的心里美极了!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元月18日,我捧着邮递员刚送来的孩子们天天盼望的《现代家教》,兴冲冲地走到教室门前,告诉他们:“《现代家教》来了。”" 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蹦跳着,欢呼着,飞快地跑来,一人一本很快就把一挥书拿走了。同学们看着彩色的封面.有的喊道:"快看《动脑筋》。"《知识  相似文献   

19.
《小读者》2005,(2)
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六(3)班的刘梦霞说:我爱《读者》,可是太深奥,有时读不懂;我爱《少儿百科全书》,可是太厚了,要想知道一些知识,还要慢慢地翻;我爱《笑话全集》,可是有一些小笑话总是不能使我开怀大笑;我爱《英汉词典》,可是有些时候的一些小汉字和小英语不匹配;我爱《小读者》,你表面上看起来倒不怎么深刻,可是每篇要表达的中心非常明确。你是《少儿百科全书》的浓缩;你是笑话极品;你是英语的小指南针。总而言之:你的存在是点燃我金光大道一支永远熄不灭的灯。一个来自青海渴望再次收到一封来自《小读者》回信的女孩、青海省西宁市四中初…  相似文献   

20.
《家长》1998,(2)
《新世纪中学生百科全书》以初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小学五六年级学生、高中学生和各类中专、职业学校学生,同时也是一部供老师、家长和学校图书馆使用的基础知识和素质教育兼备的综合性读物。它是国内第一部图文并茂、全彩印刷的中学生百科全书,它以学生素质教育为目标,帮助学生巩固课本知识,开拓视野,获取课外新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