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传媒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对于传媒的促进作用与日俱增,直接刺激了传媒对经营管理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但由于长期以来高校新闻教育偏重新闻采编人才的培养,为传媒培养既懂采编业务,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传媒院系人才培养的新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台湾地区高校传媒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希望为国内传媒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邱飞  邱国荣 《传媒》2015,(16):64-66
新媒体的确在传播速度、渗透力、受众黏性等方面比传统媒体强,这不仅仅是传播渠道的简单变革,也让教育界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对于办有传媒专业的院校来说,从培养传统媒体人才到培养新媒体人才的转型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本文将围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传媒人才职业能力内涵与培养途径展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媒介市场化的提高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带来的传媒行业竞争升级,媒介急需经营管理人才。高校教育是培养传媒经营人才的基础,是传媒经营人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储备阶段。重视和完善高校教育,不仅为传媒业提供了训练有素的经营管理人才,也提高了未来传媒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试论大传媒时代编辑人才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的编辑出版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高校出版编辑类的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我国的编辑出版教育已经发展了20余年,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大传媒时代的今天,编辑人才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是针对当前编辑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然后提出相对应的编辑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出在培养陕西理工院校传媒类双创人才过程中,不同地区、高校、学生都存在着相关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基于双创教育与人才培养融合发展背景和理工院校传媒类双创人才培养与实践,利用发放问卷与访谈的调查方法在调查理工高校传媒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双创人才培养实践。【结果】研究出陕西理工院校在培养传媒类双创人时在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双创人才的顶层设计、学校资源的分配,以及学生专业的实践基地几个问题中都遇到了挑战。【结论】理工科院校在培养传媒类双创人才时要做到与时俱进,结合时代要求和行业需求进行差异化培养,要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落到实地。  相似文献   

6.
江凌 《新闻传播》2009,(9):6-12
在目前的新闻传媒教育中,培养“历史的记录者”“社会的守望者”“文明的推动者”已成为三个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为此,新闻传媒教育正由单学科教育向多学科教育转变,从侧重技能训练向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转变.在加强知识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文理渗透:强化应用的教改思路指导下,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成为新时期传媒教育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新时期的新闻传媒教育指导思想是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人才。那么,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呢?  相似文献   

7.
雷璐荣 《今传媒》2016,(11):9-11
当前高校传媒人才的能力培养虽有改革,但仍然滞后而缺少本质进展,"一三一"的能力培养模式包括:一个核心能力、三个基础能力、一个特长能力.该模式遵循融媒体发展思路,消除了传统的类型媒介的边界,厘清了能力培养的层次结构、角色分工、先后顺序,试图推进当下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实质性改革.  相似文献   

8.
媒介融合通过改变媒介社会环境对新闻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管理型”、“全媒体型”、“整合型”传媒人才。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呈现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提出了思考,以期对传媒人才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场所,德育是其肩负的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任务。高校档案记载着高校发展的历程,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其中诚信档案、校史档案和名人档案等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对广播电视传媒资本运作的基本判断1.广播电视传媒产业还没有真正“热”起来。首先,最新的数据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整个广播电视传媒市场的规模从理论上说超过1000亿元,而事实上,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今年所实际拥有的市场“盘子”仅仅在约800亿,至少还有近1/3的增量空间没有  相似文献   

11.
科技的迅猛发展让传媒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时媒介融合的语境使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匮乏更加凸显。许多传统媒体一线的“大咖”纷纷离职,到新媒体甚至到高校另谋高就。这种错综复杂的人才竞争局面,使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面临挑战。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应对传媒产业加剧竞争的局面?什么样的人才能在文化传播和市场竞争中既能进入得快、站得稳,又能走得远?这是目前传媒专业高等教育面临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2.
融媒时代的到来,由点及面,从细到全,无不鞭笞着传统传媒教育改革的创新,注定将转变传统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13.
潘源 《新闻世界》2021,(2):93-96
随着我国传媒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对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的传媒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传媒类专业的实训课程依然存在着诸多的困难与问题。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梳理传媒类专业实训课程的重要性,分析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环境、课程体系建设、管理制度、校企合作等多个角度,探索传媒类专业实训课程的出路,以期对地方应用型高校传媒类专业实训课程的建设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5G通信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渐成熟,媒体工作开始向智能化转变,智媒时代降临。智媒时代,传媒行业在进行重构的同时,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人才培养方案落后、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低的多重困境。在智媒时代的背景下,只有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师资力量、教材教学、培养方案、实习实践等多个方面不断优化创新,做好传媒人才培养与智能技术的发展相适应,才能培养时代和社会发展实际所需的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革新带来了传媒业态的巨变,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媒体输送应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了社会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新要求.明确应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内涵,并通过完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完善新闻传播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方法,构建应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对高校培养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媒介深度融合战略促进了我国传媒行业的生态改变和升级发展,进而对传媒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转型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及教师团队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传媒人才培养改革对策,以期对高校新文科传媒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改革实践性教学培养创新传媒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敏  姚争 《现代传播》2006,(3):124-125
实践性教学是传媒类高等教育重要的内容,国外许多大学非常重视.我国传媒业的发展要求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而现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却有许多弊端且十分薄弱.本文从实验课教学、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个环节探讨了传媒人才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我国传媒事业的蓬勃发展导致大量新闻类院校的涌现,这就使得高校培养的新闻专业人才大量增长,新闻市场上出现了供大于求的趋势。而其他专业的人才也大批量的涌入新闻传媒的队伍中,这就无形之中给新闻专业的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反思大学新闻专业教育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卓越人才的前沿阵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全社会推进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而在媒介革新与平台盛行的环境下,卓越传媒人才的培养体系与实践形式在“双创”理念引领中焕发新的思路。建构融媒体时代卓越传媒人才“双创”平台生态需要把握大学、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间关系,三者之间相互联动、相互作用并生成了传媒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的四重维度,分别是:产学研一体的理论指导平台;跨学科交叉的协同创新平台;技能实践的创新服务平台;双创成果的综合转化平台。不难发现,从课程教育模式到社会实践应用,“双创”平台的体系建构融通了理论与实践的互构导向,为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瓶颈、提高传媒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经验方法与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医学高校为我国培养大批的医疗人才,关注医学高校学生德育档案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德育水平,提高其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以抵御走向社会后面临的种种诱惑,进而保证我国医疗行业的道德水准。目前医学高校德育档案管理并不完善,主要是由于没有充分看到德育档案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国家、高校需要从德育档案的管理体系和监督评价体系出发,共同建构和优化医学高校的德育档案,为我国的医疗道德水平提升做好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