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电视广告面临的新危机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积龙 《视听界》2007,(4):90-92
在传统媒体全面受到新媒体挤压的时候,电视广告市场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据美国福特斯2006年4月的调查显示,在全美133家约为200亿美元数额的营销商中,四分之三的商家认为在过去的两年里,电视广告效果越来越不理想。与报纸、广播、杂志和互联网预算相比,电视广告目前约占据着美国媒介市场份额的44%,近乎半壁河山。如果电视广告额增长幅度受到挑战,势必影响美国整个媒介广告市场格局。由于美国媒介市场领先于世界各国,因此,这种新危机带来的新变局以及应对措施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媒体出现了四个显著的变化:其一,微传播成为主流传播方式;其二,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正在加速融合;其三,新媒体的社会化属性增强;其四,新媒体安全成为最重要的国家战略.陕西20家较有影响的传统媒体已开启了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平台,本文通过统计这20家微信公众号传播度和传播内容,试图探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后在传播内容和传播度上的相互影响与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当前,美国传统媒体领域的广告业务在下滑,新媒体广告开始蚕食传统媒体.美国广告协会一项调查显示,近90%美国公司都在视频游戏或虚拟社区等新型媒体上做广告,新媒体广告正在成为新宠儿.本文总结了美国新媒体广告的传播形态与概况,分析了美国新媒体广告的生态构成,提出了对我国新媒体广告的发展的借鉴路径.  相似文献   

4.
邵国松 《今传媒》2007,(10):58-59
新千年一代喜爱新媒体不是新闻,但美国德勤公司(Deloitte&Touche LLP)最近的调查发现,传统媒体比如杂志和电视在新千年一代中同样有很大的市场。近六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经常通过阅读杂志去了解那些流行的东西,比如服装、汽车、音乐等等。更重要的是,尽管他们知道能在网上找到相同的信息,但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依然选择阅读杂志。电视更是新千年一代的最爱。[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杜威 《声屏世界》2011,(8):134-135
2011年5月12日对于凤凰新媒体而言,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凤凰新媒体在美国纽交所成功敲钟上市,资本市场对凤凰新媒体,这一全球领先的,诞生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公司快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媒体日益强劲的市场挑战,传统媒体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并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扩大市场影响?本文从传统媒体活动营销的增强活动黏性、提升媒体价值、创新活动形态等多方面提出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实践手段及理论思考,为传统媒体重新焕发活力所采取的通用方法提供了新颖的路径及方法,在用互联网思维经营传统媒体,以使广电媒体在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焕发新生机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路艳艳 《传媒》2011,(3):53-54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包括期刊在内的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巨大冲击。2009年,曾拥有全球最大销量的杂志《读者文摘》在美国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而2010年,更是传出了美国著名的《新闻周刊》由于连年亏损,最终被收购的消息。面对新媒体的挤压,期刊等传统媒体就此陷入绝  相似文献   

8.
唐峰 《新闻界》2013,(11):71-74
当前,美国传统媒体领域的广告业务在下滑,新媒体广告开始蚕食传统媒体。关国广告协会一项调查显示,近90%美国公司都在视频游戏或虚拟社区等新型媒体上做广告,新媒体广告正在成为新宠儿。本文总结了关国新媒体广告的传播形态与概况,分析了美国新媒体广告的生态构成,提出了对我国新媒体广告的发展的借鉴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闻前哨》2008,(3):8-9
《青年记者》2008年第1期载项立刚文章认为:“新媒体”是一个很热的词.但事实上从来没有人搞清楚什么是新媒体。一种说法认为不是传统媒体就是新媒体,美国《连线》杂志的定义更绝:“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说来说去没有人知道什么是新媒体。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冲击.相对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维持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传统媒体从业者需要综合考量传播的发展趋势,创新思维路径.相较于与新媒体采取对抗的态度,传统媒体结合新媒体的优势取长补短发展融媒体,显然是更为明智的选择.对广播媒体而言,融媒体让广播新闻迈入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智慧  梁湘毅 《青年记者》2017,(24):83-84
如果说2015年的两会是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报道元年.①那么,在短短的两年中,“两微一网一端”已成为报道与传播的主要渠道.传统媒体观众的信息消费行为的变化改变了新闻报道的供求关系.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对受众市场的分流这一客观问题时,不可避免地需要考虑自身的发展趋势,多个层面的转型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技术范式下探讨湖北广电集团的云式报道矩阵及新媒体转型的相关问题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计算机、卫星等技术为传输手段的新媒体,重构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状态.由于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互动性强、时效性强、页面丰富等特点,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迅速向新媒体分流.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尤其是广播媒体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市场,就必须调整思路进行改革.本文从新闻节目的内容创新与提升角度探讨了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的变革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一、新条件下广播电视舆论监督面临的问题 1.新媒体的挑战 来自于新媒体的舆论监督对社会的影响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以前,主要是由传统媒体时代主导者监督议程的设置,而新媒体时代打破了这一信息屏障.美国《连线》杂志给新媒体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定义,说它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网络媒体和手机自媒体具有便利性、散发性、参与性、隐密性等众多优势,因此近些年来迅速成为舆论监督的主要发源地和国内众多舆论事件的引爆点.新媒体使得沉默的大多数获得了自由发声的空间,其病毒式的传播方式,使群众意见和意见领袖的意见能在短时间内一呼百应,以“全民监督”的声势迅速占领舆论场.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内容供应的三个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者按 本刊的新媒体市场分析已经走过了4座城市,采访过近百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从业人士,既了解到传统媒体领军者的新媒体情结,也采访到新媒体从业者的探索与困惑.经过编辑部里的热闹讨论和阶段性小结,本期新媒体市场的分析重点落在了新媒体的内容产业链上.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新媒体开始在各个领域中出现。相比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因其具有覆盖范围广以及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占领了大部分市场资源,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媒体要想良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与新媒体有效融合。本文主要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展开探讨。文章首先介绍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特点;其次介绍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当前的形势;然后介绍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包括充分发现和挖掘传统媒体的优势、借鉴和利用新媒体的优点等两个方面;最后分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路径,包括建设融媒体、整合平台、拓展上下游产业链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新媒体崛起及由此带来的传媒生态变革下,传统媒体不改变、不创新,就很难发展甚至生存.这是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作为报业主力军的39家报业集团,更是首当其冲.今天,报业面临的竞争对手,不只是报业集团这样的传统媒体,还必须关注新媒体,关注全媒体,这是新兴的媒介形态,也是传统媒体必须面对的全新传媒格局.传统媒体今后将直面新兴媒体竞合传媒变革,与互联网共享新的传媒市场.  相似文献   

17.
在技术进步、受众需求增长等因素的推动下,近年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媒介融合已成为当前传媒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一、新媒体发展与媒体融合关于新媒体的定义众说不一。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说,新媒体的主要标准是数字化和互动性。而我们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的媒体形态,  相似文献   

18.
丁同庆 《今传媒》2010,(3):63-64
一、新媒体实现的新突破新媒体是传者和受者间一对一、多对一、甚至多个传者与多个受者间形成互动的媒体,继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等都是新媒体的典型代表。新媒体异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征改变了信息的传播和接收方式。  相似文献   

19.
陈树生 《青年记者》2014,(2):99-100
社区报:传统纸媒的"剩余价值"信息技术革命对传播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以网络、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蓬勃发展,与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报业受到了互联网的强烈冲击,发展前景难以乐观。在传统大报的一片颓势之中,社区报却凭借旺盛的生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呈现出了对抗报业经济衰退的态势。根据NNA(美国报纸协会)的调查显示,美国7000多家社区报目前拥有共计超  相似文献   

20.
对8周时间内4个有代表性的网络论坛和8家传统媒体的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相互引用的情况。研究发现:第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引用不均等,新媒体引用传统媒体大大超过传统媒体引用新媒体的情况;第二,在互引时,两类媒体对彼此的态度均较理性客观,以事实性引用为主;第三,互引的焦点为社会性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