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印度种姓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完善、最持久的社会等级制度。它的形成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瓦尔纳制阶段和卡斯特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内婚制,要摧毁种姓制度必需要打破内婚制。  相似文献   

2.
正大约公元前1500年,一支操印欧语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他们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种姓"即等级,梵语称作"瓦尔那",是肤色的意思。由于雅利安人是白种人,当地土著达罗毗荼人则皮肤黝黑,"种姓"起初是为了把征服者和被征服者  相似文献   

3.
印度过去曾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今天仍是被人们称之为“人种的博物馆,语言的大拼盘,宗教的展示台”的神秘国度。但靠在农业领域的绿色革命、日常生活领域的白色革命、开发海洋的蓝色革命、以软件开发为主的信息革命,印度正以世人瞩目的步伐,崛起在南亚次大陆。  相似文献   

4.
愈来愈生 《知识窗》2014,(15):13-13
1950年,他出生于印度古吉拉特邦北部马赫那县的沃德讷格尔村,是一个下层种姓家庭的第三个孩子。出身寒酸的他,只得跟着父亲在镇里的火车站卖茶。或许只有这样,肚子才能混个饱而圆。  相似文献   

5.
古代印度人的宗教生活极为讲究方位。在印度教的主流观念中,东与北为两大吉祥方位,八位方位神与方位禁忌融为一体,不仅与祭祀和修行仪轨关联密切,且体现于日常仪轨、神庙布局、居民生活、城镇布局乃至种姓理论。佛经中也屡屡提及印度本土的方位观、方位神和建筑布局。印度教和以及佛教存留的古代地面神庙建筑主殿多面向东侧。本文通过印度文献的梳理,略叙通行的方位观、方位神并对方位与神庙朝向关系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6.
印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婚姻习俗。这里只谈最普遍、最典型的,即印度教徒的婚姻习俗。 印度古代典籍中有一本《摩奴法论》,其中写道:印度教徒的4个种姓有8种婚姻方式,它们是“梵式、天神式、仙人式、生主式、阿修罗式、乾达婆式、罗刹式和第八种、最低贱的毕舍遮式”。这8种婚姻方式分别是什么意思呢?书中说:“亲自把一位德才兼备的男子邀请来,先为他俩换装和献礼,然后把女儿嫁给他,这叫做梵式。  相似文献   

7.
社会文摘     
(1)社会管理阶层,由各级党政机关干部组成;(2)知识分子阶层;(3)企业家阶层;(4)国有企业工人阶层;(5)城镇集体企业工人阶层;(6)乡镇企业工人阶层;(7)雇佣工人阶层,由个体、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工人组成;(8)  相似文献   

8.
安培德卡尔(1891-1956)是印度最伟大的贱民领袖、“印度宪法之父”和佛教改革家.他开辟了印度历史的新纪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而被称为“印度瑰宝”.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段时间,部分印度学生要求享受"平等"的作弊权利,还声称作弊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人权。嚷嚷着把作弊权利合法化,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想必其他任何国家的学生都没有印度学生如此大胆。印度学生疯了不成?其实,他们是被大环境所迫,有难言的苦衷。在印度北方地区,大学考试体制中腐败现象非常严重。只要有钱,任何人都能买个出色的成绩出来。而且,印度学校中经常还存在一个特殊的学生阶层,这些学生的政治关系四通八达,名头也特别大,监考官根本不敢动其一根毫毛。因此,他们经常明目张胆在考场上  相似文献   

10.
印度的传统知识(TK)药物和方法一般是一代代口头相传的,其中一些以远古文字描述的内容,现代人无法破解,因此印度的传统知识药物和方法被剽窃、并被申请为专利的事什时有发生。如已被印度成功地无效掉的美国专利商标局授权专利US5401504“turmeric”和US5663484“Basmati”及欧洲专利EP436257“Neem”就是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1.
据英国《知识产权管理》杂志网站报道,印度知识产权局局长Kurian在离职前夕颁布了印度首个药品强制许可,允许本国仿制药厂商Natco生产索拉菲尼(拜耳公司拥有专利权的一种抗癌药物)。这意味着Natco公司可以生产用于治疗肾癌和肝癌的索拉菲尼并在印度销售。该决定被患者称赞为"开创性举动",  相似文献   

12.
佛教最初起源于古代印度,自汉朝传入我国开始,经过两汉、三国、南北朝时期,在古代中国不断兴盛起来,特别是到了隋唐前期,佛教在古代印度逐渐转向衰弱的时候,却在古代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各个阶层都对佛教经典推崇备至,人们捐赠巨资兴建和支持寺院的发展。然而到了唐朝末年,佛教却迅速地转向衰退,取而代之的是本土儒学大行其道。为什么儒学能够在  相似文献   

13.
"奇坎服"(chikan clothes)是印度当地很流行的一种民族服装,可以说是印度勒克瑙地区的"特产".可是印度人一觉醒来发现,这种令印度阿瓦迪民族骄傲数世纪的"土生土产"的服装却被美国佬申请了专利.无独有偶,像产自印度的姜黄、苦葫芦、楝树油等植物品种现在也成为美国的东西了.印度人惊呼:为什么印度的东西得不到保护,印度的专利法怎么了?  相似文献   

14.
《今日科苑》2008,(9):45-46
罗纳德·罗斯(Ronald Ross)1857年出生于印度乌塔朗查尔州(Uttaranchal)的阿尔莫拉(Almora)。他的父亲曾经当过兵,最后成了印度军队里的一名将军。他8岁时离开印度到英国的南安普敦,进入一所寄宿学校。在学校里,他像是一个爱幻想的孩子,主要兴趣在写诗、绘画和作曲。  相似文献   

15.
西藏境内河流、湖泊、沼泽、滩涂等湿地资源丰富,为鹭科鸟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有记录的鹭科鸟类达到9种,占中国鹭科鸟类的34.6%.2018年6月26日,笔者在西藏那曲市申扎县湿地(30°59′34.94″N,88°22′36.76″E,海拔4685m)的沼泽中发现1只印度池鹭(Ardeola grayii),并获得两张影像资料。由于印度池鹭在国内的分布记录只见于新疆慕士塔格峰、云南滇池和盈江等地,在本研究之前西藏并未有确切的分布记录,故本次发现应为印度池鹭在西藏的首次记录,这也使得西藏鹭科鸟类的种数达到10种。印度池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评估为无危(LC)物种。目前种群数量趋势较为稳定,在中国境内的印度池鹭因为较为罕见,其生存状况仍有待于更加系统的长期监测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创造力(也称创造性)是指产生新颖而有特定价值的思维产品或物质产品的能力.由于创造力涉及新事物的产生,而新事物又是我们所未知的、通常也是我们难以推测到的,所以它具有一定的神秘性.正因为如此,不少人认为创造力就像一个捉摸不透的"幽灵",无法抓住它的轨迹.美国心理学家艾肯也曾经这样说过,心理学中再没有比"创造力"这个课题被人研究得更多却被人理解得更少的了.即便如此,总结有关创造力的研究资料,我们依然能够发现创造力发展的一些总体趋势和规律.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现     
唐纳德·格里芬(1914~),罗伯特·加兰博什(1915~)蝙蝠的回声定位(1940年)18世纪晚期,印度牧师拉扎罗·斯帕兰札尼弄瞎蝙蝠的眼睛,以证明它们可以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飞行而不会撞到任何物体,他的实验表明蝙蝠被蒙住口部就会失去这种能力,这意味着蝙蝠使用了另外一种感官。与斯帕兰  相似文献   

18.
在整理印度反倾销申诉案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发现印度反倾销主要目标国是中国、韩国、中国台湾和泰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打击的恰恰是具有强大比较优势的产品。中国成为印度头号反倾销国家,被诉产品都是出口增长快、市场份额高的产品。其后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被诉国家和显示性比较指数角度重点实证分析了印度反倾销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经过使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分析后,发现反倾销措施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随时间延递而逐渐减弱,反倾销措施对被诉国的贸易破坏效应一直比关税的贸易破坏效应要大。从反倾销政策对产业竞争力影响来看,印度反倾销措施对其产业竞争力提升具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印度产业处于比较劣势时,印度反倾销措施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19.
读者论坛     
《影响》No.147(1 987,Vol.37,No.3)发表的P.Parameswaran的文章生动地描述了马来西亚棕榈油研究所(PORIM)取得的成就。读者也可能对印度阿嫩德布尔油料技术研究所(OTRI)取得的类似成就感兴趣。油棕榈生长在印度克拉拉邦、卡纳塔克邦,安得拉邦沿海地区,以及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本世纪60年代中期,OTRI首先在印度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与发展工作。该所的棕榈油研究范围很广,包括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Scientometrics论文和引文做计量分析,用WordSmith Tools软件做主题词分析,并与科学计量学论文高产国印度做比较研究,我们对中国科学计量学的发展有了概略的了解:(1)经过1984—2000年的漫长起步期,中国科学计量学在新千年迅速崛起,已经成为科学计量学论文高产国。(2)在印度,国家研究机构是科学计量学的主要研究力量,而中国的主要研究力量是大学。(3)和印度相比,中国科学计量学论文的高产作者不够高产。(4)引文测度显示,新千年以来中国的科学计量学研究比印度的研究更受国际同行关注。(5)引文研究和期刊研究占中国论文很大份额,研究中国问题的中国论文的比例远大于研究印度问题的印度论文的比例。(6)最近5年中国论文与世界论文高频主题词基本一致,说明中国学者是在国际科学计量学热点领域从事研究的。论文最后给出发展中国科学计量学的几点建议及一个公开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