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小学生爱学数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宗泽 《四川教育》2002,(11):34-3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以便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一、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其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4.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生活规律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中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只有教活、学活生活的数学,才能真证落实新课标的璎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相似文献   

6.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在于找到数学学习的起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内化所需掌握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顺应时代要求,适时转变观念,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8.
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知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生活化,这不仅需要体现课程内容的生活化,更需要体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方法的生活化。数学跟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将数学教学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最容易理解的问题为素材,从生活中感受数学,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但数学教育又应当防止“去数学化”。  相似文献   

1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是如何让数学贴近生活,让数学服务人生的。  相似文献   

12.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由此可见,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新课程中得到体现。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数学教学活动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组织教学活动,进而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经过数学教学活动,得到一些亲身体验。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使数学教学接近学生的生活,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体验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创设来源于生活又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间接经验的学习由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引导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生活化。一、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数学现象源于生活实际。在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还提出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等新理念。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事实进入课堂。  相似文献   

19.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