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你是这样的吗——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笑着笑着就哭了。有人告诉我这是成长,然后我明白了:所谓成长,就是遇到一些人,发生一些事,得到一些东西,同时也失去了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2.
<正>算起来,我在波士顿大学当国际关系与政治科学的讲师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其实像我这样博士读到第二年就开始教课的不算太多。当时恰好学校的一位年轻女教授休产假,临时找不到其他人顶替,系主任就直接派我去教这门"太平洋地区的挑战"的国际关系课了。没想到学期结束,学生给我的评价出奇的好,从此一教不可收拾,不仅连续教了4年,还不断尝试新的领域。这学期新开的课,就是我自己  相似文献   

3.
《江苏教育》2014,(5):F0002-F0002
在龙城常州的大运河畔,有一所年轻的学校——常州市怀德苑小学。15年的岁月,她已经从牙牙学语的婴儿成长为追风少年,得到了龙城百姓的认可,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好学校。彭志祥校长就是这所学校的第四位掌门人。  相似文献   

4.
欣然回首时     
我非常有幸能在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获得一等奖,取得高考保送资格,并顺利通过了浙江大学的保送考试。自高中入学以来,考入浙江大学就一直是我不懈的追求。每当自己因为前行路上的挫折而茫然徘徊时,如诗如画的浙大校园景象便浮现在我眼前。我想象着自己在这所南方校园徜徉——或在雅致的亭子里悠闲地品茗诵书,或在设备齐全的多媒体教室里认真听教授讲课。未来的生活是美好的,在这所全国知名的大学完成我的大学学业是我高中三年来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1月6日下午,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办第十届高教所所长沙龙,此次沙龙被列为上海市社联学术活动月专题研讨活动,来自长三角地区高校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从多个视角讨论"高校特色办学与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这一议题。来自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近10所高校的高教所所长做了专题发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丁晓东教授和江苏省高教学会名誉会长葛锁网教授分别致辞,上海市高教学会会长张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读者们: 如果可以认为我们这份刊物是在协助广大“园丁”共同培育祖国花朵,那么就应该说园丁助手——《外国中小学教育》本身就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在国内有特色的刊物。由于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在短短的三年之内,我刊的足迹已经遍及神州大陆三十个省市。对此我编辑部谨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当前,改革的东风吹拂着新中国的各行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高"在哪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是搞理论物理和核武器研究的,一直在研究所工作,过去对教育不是很了解,真正涉及教育管理工作,是1997年浙江大学合校后,请我当理学院的院长。总的感觉,中国的高校是与研究机构相疏离的,这里有体制上的原因,当然也有观念上的问题。这样做好不好呢?我认为,这样做既不利于高校的发展,也影响了科技的发展。美国在这方面结合得就很好,它的科技很发达,我想是与此有很大关系的。我接受浙江大学理学院院长职位的一个动因,就是想把研究所的工作和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联系起来。事实上,从事科研工作与科技人才的培养是根本分不开的,况且,浙江大学本身…  相似文献   

8.
我。1999年师范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已有11个年头了。2001年,由于全省普开英语课,急需英语教师,年轻的我就去浙江大学参加了为期一年的脱产培训,于是我就成了英语教师中的一员。回首过往。在摸索中.英语教学伴我走过了7年的历程。这其中有苦有乐、有笑有泪,有着太多美好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园丁用什么浇灌花朵?您一定会说,用思想、用知识……是的,但您会想到音乐也能浇灌花朵,而且把孩子的心灵浇灌得十分美丽吗?哈尔滨市就有这样一所学校,就有这样一位园丁。这所学校就叫香安小学,这位老师就叫王东音。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非常高兴参加这次座谈会,从这个座谈会上,我看到了我们的希望和未来。因为我们都是年纪大一些的人了,看到年轻一代成长起来,很振奋。感谢唐有祺教授代表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向中央提出了这个“建设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建议。这是很有远见,富有战略意义的。 1993年的评选工作经过各个学校推荐、有关部门评审,决定了42位优秀的年轻科学家和年轻教授的人选,并给他们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老万     
很多朋友小时候的愿望是长大后做一位育人的园丁,但我从未有过那样的想法,原因是怕遇到像自己这样的学生——打从接受教育开始我就是个狡猾的学生,屁股上有刺坐不住,眼睛一转就出个坏主意。这也就注定我必然给众多的老师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喜爱的或是讨厌的,  相似文献   

12.
苏蕙 《早期教育》2011,(6):13-15
近年来,我园提出了“种子文化”的理念——即把每个孩子都视为一颗珍贵的种子,种子的成长需要肥沃的土壤,需要阳光、空气、水等一切生长要素。我们将蕴含童趣的物质文化视为种子成长的肥沃土壤,将彰显和谐的精神文化视为种子成长的各类生长要素,以此来阐述种子的成长之美与园丁的培育之乐!  相似文献   

13.
我,1999年师范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已有11个年头了.2001年,由于全省普开英语课,急需英语教师,年轻的我就去浙江大学参加了为期一年的脱产培训,于是我就成了英语教师中的一员.回首过往,在摸索中,英语教学伴我走过了7年的历程,这其中有苦有乐、有笑有泪,有着太多美好的记忆.  相似文献   

14.
潇洒育苗人     
我是一个年轻的园丁,我将永远年轻。因为我拥有一个美丽的花园。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来花朵灿烂的笑容;我用自己纯洁的心灵,换来花朵盛开的美景。我是一个美丽的园丁,我将永远美丽。因为我拥有一个多彩的空间。我在花朵的簇拥中劳作:我在花朵的爱慕中生活。我是一个快乐的园丁,我将永远快乐。  相似文献   

15.
金秋时节的西子湖畔,丹桂飘香,景色宜人。浙江大学教育系大礼堂的门开了,人们蜂拥而出,边走边兴奋地议论着。《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这节课真是让人耳目一新,素质教育的课堂就应该是这样的。一位年轻女教师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师生成长的土壤。成都七中,一所百年名校,就是这样一片丰沃的土壤——它所有的养分都可以为了一棵树的生长,就看你的根扎得有多深。激发教师的灵性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创设最适宜教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今日很高兴和诸位谈谈我个人成长、处世和决策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一定局限在数学的研究,我希望它对年轻的学生会有帮助。介绍我首先描述—下我的家庭背景,这对于我的成长影响很大。我出生在一个受过良好教育但贫寒的家庭。我的父亲曾担任几所大学的教授,包括香  相似文献   

18.
【成长语录】如果改得太容易了,就会不断地犯错。【成长故事】"我们家孩子挺聪明的,可就是考不了一百分,这马虎的毛病可怎么治啊?"我小时候妈妈一谈起我的学习总会这样叫苦不迭。就是啊,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19.
那时……     
那时,我们庆幸自己还年轻。那时,我们年轻的视线追逐着变幻的风景。那时,我们开始喜欢发呆,喜欢嘲笑自己的扭曲。那时,我们哭着笑着叫着闹着,郑重其事地迎接所谓的成长和思考。那时,我们16岁,高中生活的第一年。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样描述成长这样既严肃又复杂的话题。小时侯,我这样理解成长:某天爸妈不在家,自己主动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大声呐喊——“今天我真高兴,能帮父母做事了,我长大了!”而现在的我发现自己真的长大了,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动不动就大哭一场,不再乱发脾气;我变得宽容起来,习惯换个角度为他人着想了;我也在某…  相似文献   

20.
查淑君 《考试周刊》2014,(53):169-169
<正>家庭教育就好比是土壤,孩子就是种子,而老师则是园丁。土壤的好坏直接决定种子生长的优劣,而园丁则只是在种子的成长中加以辅助。所以,家庭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更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学校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它能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生活。家校联手才能使孩子拥有良好的品行、优秀的品格,打造出精品中的精品。如果在教育教学中有歧义,则只有给予学校一定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还大家一份惊喜,只有深化家校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