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晓伟 《教育文汇》2009,(10):32-32
我经常提醒自己:上英语课,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可是,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事与愿违。学生在低年级对英语非常狂热,越到高年级兴趣越淡,甚至会因难生厌。  相似文献   

2.
小学低年级阶段跟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尤其是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还不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因此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分层教学,本文主要讲解了在低年级阶段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语文分层教学,本文针对的主要是使用苏教版教材的学校。  相似文献   

3.
张红 《学子》2014,(9):29
正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进入高年级后,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之部分学生还未脱离中低年级教师的"哺乳"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造成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小学高年级未能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一旦进入初中,导致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因此重视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自学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问答式的互动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被运用。但是从学生举手发言、积极参与的状况来看,往往是低年级的课堂热热闹闹,高年级的课堂冷冷清清。就算是同一批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全班几乎所有学生都会高举小手,谁要是轮不到发言还会很失落;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要求主动发言的热情远不如以前,越是高年级学生表现得越沉闷,课堂氛围越不活跃。究其原因,从主观上讲,这与高年级学生心理活动复杂有关。有的学生在众人面前讲话有紧张羞怯之感;有的抱与己无关和无所谓的态度,对教师的表扬也不看重;有的认为懂了就好,何必说出来……各种思想顾虑造成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流的心理障碍。从客观上讲,高年级教师的提问比低年级更难,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要求会比低年级更高;还因为到了高年级,学生忙于做课堂笔记,无暇思考教师的提问,无心参与课堂讨论……这些都造成高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显得不够活跃。为了让高年级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发现年级越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越弱,低年级常常是想到了就说,高年级是想到了也不说,怕说得不好让人笑话.作为教师呢,低年级学生是只要说就捧场,高年级学生一说错就棒喝,结果是别人说错,底下是嘈嘈如麻雀;自己解答,桩立呆呆似木鸡.  相似文献   

6.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教学的重点。小学低年级教材所承载的任务与中高年级不一样。中高年级教材中的课文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低年级教材中的课文首先是为学生学习生字词提供一个语言环境,其次才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既然小学低年级和中高年  相似文献   

7.
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就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而且是越到高年级两极分化现象越明显,很多数学老师常常抱怨说自己没有少出力气而学生的成绩却老是上不去,那么,造成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正>一、小学中高年级音乐教学基本情况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在音乐课上不同于低年级的学生,个人想法更为突出,对于音乐类型的偏好也开始逐渐显露。在教学中,很多时候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在学歌练歌时表现还可圈可点,但一到欣赏音乐时就会出现不耐烦的情绪。这是由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在音准与音乐感觉上已经有了更好的积累,所以在学歌时表现就会非常好,悟性高,学得快。一般来说,小学中高年级的音乐课堂上,一首新歌不需要花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小学低年级时课堂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但进入中高年级后就不那么积极了。只有少数同学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气氛就显得沉闷,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落实,就更谈不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相似文献   

10.
低年级课外阅读不仅是语言积累的有效手段,也是进入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积极开展亲子阅读、同读一本书活动,让低年级学生喜欢上阅读。在具体实践中,先师生或父母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激发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接着在指导阅读的基础上,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最后考查学生语文运用能力,使他们感受到课外阅读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翻译专业高年级口译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听力水平难以达到口译课程要求,因此有必要从低年级开始在听力课中引入基础口译技能训练,在提高低年级学生听力能力的同时,为高年级口译课程打下良好听力基础。本文指出了低年级听力课与高年级口译课程之间的脱轨问题,建议针对这些问题在低年级听力课中实施教改,以期改善低年级听力课和高年级口译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从低年级进入高年级,各类学生中的一部分会出现相对的学习停滞甚至退步现象。这种现象,一般地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高原现象”。如何正确对待这种现象,是关系到能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大问题。近两年来,我分析了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停滞、下降现象的一些有关学习结  相似文献   

13.
新进辅导员为了尽快融入工作中,需要在很多方面进行努力,进入学校后接手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针对不同学生,新进辅导员需要选择、有区别的处理方法,才能更好地度过入校的适应阶段。  相似文献   

14.
衡成荣 《小学语文》2010,(12):47-49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接触到的省略号多是表示省略——省略引用的内容,省略列举的事物。进入中高年级后,省略号的用法开始多种多样,引来的争议也特别多。本文对小学阶段苏教版教材中出现的省略号的作用作一番梳理,希望对一线教师的教学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范兆群 《考试周刊》2014,(80):57-5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但是,由于小学各学年段的知识体系不同,教学重点不同,常规格局是低年级往往以识字教学为主,中高年级以阅读和写作为主。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从低年级就开始进行,为学生今后进入中高年级的阅读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在小学生群体中,不同年龄层的学生对写作的兴趣程度不一样,相对而言,7-10岁的低年级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更为浓厚一些,他们把习作当作是一种游戏,一种热爱生活的反应,这个年龄层的学生学习任务都不太重,且富有童心,善于观察,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反映到作文中,对他们来说是像做游戏一样快乐的事情。而随着年龄增大,当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后,由于学业逐渐繁忙,学习任务加重,这个时候的学生便没有太多精力  相似文献   

17.
大凡从小学低年级教至高年级的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低年级时,小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踊跃,积极性较高;但随着年级的增高,特别是到了高年级,课堂往往就变得安静了,课堂成了教师和个别学生的"舞台",更多的学生成了"观摩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18.
识字与写字教学在低年级普遍得到了高度重视,学生的字书写规范、正确率高。可是进入中高年级后,学生写字脱离规范、自由变异的现象却日益严重,且错误率远高于低年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大致有三:  相似文献   

19.
王静 《江苏教育》2006,(3B):37-38
为了让低年级学生能较早地进入英语世界。感受英语,一些办学条件与办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对在低年级开设英语课程作了一些探索。在教学中针对低年级与中高年级的不同要求。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呢?下面是本人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0.
王倩 《辽宁教育》2003,(5):43-44
大凡从小学低年级教至高年级的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低年级时,小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踊跃,积极性较高;但随着年级的增高,特别是到了高年级,课堂往往就变得安静了,课堂成了教师和个别学生的“舞台”,更多的学生成了“观摩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