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书是"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重点项目,是对清初康熙一朝最重要的典章文献《会典》进行的系统整理。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前后共修纂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和光绪五朝会典,详细记述了清代的行政法规和各种事例,反映了我国历史王朝行政和法律体制的高度完备。《大清会典·康熙朝》由著名法律史专家杨一凡先  相似文献   

2.
《北京档案史料》2005,(1):99-130
这部分奏折起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四月,止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二月,共35件,为那桐在这一时期上奏朝廷的奏折及奉到朱批的存稿抄件汇集。那桐时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外务部左侍郎、户部尚书、外务部尚书会办大臣、步军统领管理工巡局事务大学士等职。光绪二十七年七月曾作为朝廷专使出使日本。因此,这部分奏折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可与本书此前刊登的《那桐日记》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3.
奏折制度是清代独有的官文书制度。由于奏折往往附有皇帝的朱批,内容又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记载,所以史料价值甚高。奏折始见于康熙朝,目前,康熙朝朱批奏折分藏于北京、台北两地。七十年代,台湾故宫博物院将该院所藏的康熙朝朱批奏折影印出版了,全书共9册(其中最后两册为满文奏折),命名为《宫中档康熙朝奏折》。1984至1985年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将该馆所藏史料价值较高的1千多件康熙朝汉文奏折与《宫中档康熙朝奏折》中的2千多件汉文奏折汇集一起,分8册影印出版,命名为《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以下简称《奏折汇编》)。  相似文献   

4.
《历史档案》2006,(2):80-80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一书,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40册,收录本馆所藏晚清军机处电报档约万件,时间起自光绪十年(1884年),迄于宣统三年(1911年),翔实地反映了晚清政府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重大决策内幕。这些档案绝大部分为首次对外刊布,它不但可与同时期的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廷寄互为补充,而且其许多内容为奏折与廷寄等文件所不栽,具有填补资料空白的重要作用,对研究晚清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光绪年间台湾修建铁路史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岛东濒太平洋,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为我国东南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光绪十三年(1887年),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规划兴建台北至台南之中国第一条官办客运铁路,力图凭此促进台湾经济的发展,并巩固海防。光绪十五年台北大稻埕到松山、先绪十七年大稻埕到基隆的铁路相继完工通车,先绪十九年铁路自台北延伸到新竹。现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中选辑相关史料予以刊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同治元年(1862),清政府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同文馆,作为培养外语专门人才的学校,并先后设有英、法、俄、德、日五馆。同治五年开设西方天文算法课程,又设立化学馆、格致馆和医学馆。后广东等地开设同文馆或类似学校,其学生可以择优进京,参加相关考试,从而入仕。关于同文馆的史料,在清人宝鋆等纂辑的《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中多有记载,但该书成书于光绪六年(1880),所辑史料起止时间为咸丰十一年(1861)至同治十三年,于光绪朝并无记录。现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阁题本、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中选取光绪朝同文馆的相关史料,主要内容包括同文馆教员及学生招聘接收情况、教员与学生考察考试以及奖惩情况等,以期对研究光绪朝同文馆的运行情况、同文馆教员与学生情况、清末教育等诸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光绪年间开办黑龙江漠河金矿史料(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漠河地处我国东北极边,光绪初年,当地民人发现金苗,随后大批俄人越境盗采金沙,部分华民也参与其中。清政府经济损失巨大,同时对边境安全也造成了严重威胁。为“兴利实边”,清政府决定举办漠河金厂,指令北洋大臣李鸿章督办,并调任吉林候补道李金镛为漠河金矿主办。漠河金厂采用官督商办的形式,是清末洋务运动中经营较为成功的新式工商企业。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沙俄出兵占领漠河金矿后,进行了掠夺性盗采。清政府后虽收回,但该矿终未能再现以往的辉煌。现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外务部等全宗档案中选辑相关史料予以刊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清末,统治者鉴于漕弊丛生和财用匮乏,于光绪二十七年颁布上谕,责令以往有漕各省一律改征折色。然而,此谕并未能在有漕诸省普遍实施,江浙地区的漕粮仍以海运的形式一直延续到清末。现从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和宫中朱批奏折中,选辑出这一时期的漕运史料予以发表,供研究清代漕运史及赋税制度史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学术界对清代司法的研究,在中央审判制度、州县审判、律例考证、清末变法修律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内务府审判是空白。内务府案件管辖权,或者说审判权限,是内务府审判的启动环节,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宫廷司法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清代司法制度。清代很好地继承了中国的成文法传统,犯罪与刑罚、各种典章制度等都可以在《大清律例》《钦定大清会典》(以下简称《会典》)中找到,内务府案件管辖权的规定记载于《会典》中。然而,仅看纸面上的规定并不能揭示全部的情况,必须结合记录案件审判真实情况的档案,才能更客观地  相似文献   

10.
《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贵州省档案馆合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共分3册,134万字,大32开,平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发行。 该书所辑史料,绝大部分取材于档案原件,主要采自《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上谕档》、《军机处苗民起义档》(清代原名《苗匪档》)等文种。部分辑自《雍正朱批谕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