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率计算题型中,解题时经常要我们分清“有序”与“无序”、“有限”与“无限”、“有放回”与“无放回”等条件的影响,笔者将这些问题形象的概括为“三有”与“三无”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剖析,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铃铃铃……”痛苦难熬的晚自修总算结束了,同学们都起身仲伸懒腰,然后各自回家了。只有远近闻名的“梁大哈”——我,还在无奈地以乌龟般地速度收拾着“一片狼藉”的桌面……  相似文献   

3.
聂在富 《小学语文》2014,(1):99-99,116
“经典”之“经”和“典”,在古汉语中原本是两个词,分别考察一下“经”和“典”的本义,有助于了解“经典”这个词的文化内涵。《说文》曰:“经,织纵丝也。”  相似文献   

4.
“很+VP”结构是研究比较早的课题,“很+V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VP的结构上,但对于“很+VP”这种结构的成因以及与主语的搭配还存在一定的探讨空间。本文将从“有界”和“无界”理论着手,对“很+VP”结构进行考察,旨在从不同角度对“很+VP”结构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汉语语文工具书,但是由于收录的字词量大,参与的人员多等原因,其中还存在着不足或可以商榷的地方。其中有"独"与"孰"、"熟"通假的说法,本文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独"与"孰"、"孰"上古音不同,"独"与"孰"只是在代词"何"的意义上是相当,而且文献例证只有一例,所以本文认为"独"与"孰"、"孰"通假的条件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6.
“当”一声重响.蓝色的糖盒掉在了地板上。慢慢跪下。木然地,紧紧握住糖盒.眼睛里蒸腾了许久的那层东西.突然就重重地砸在了手背上。我茫然地跪着.心里却难过地呼喊着:“兔子”……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挟师为主,以“讲”为主。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被冠以“被动灌输”的帽子。本文题目中提到的变“课堂”为“学堂”,意思是说把以“教”为核心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为核心,把讲堂变学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这是新课程带给教师的巨大变化,也是一种新理念的实践和探索。因此,教师要尽快地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8.
很多公共场所都有“节约用水”的标志,我感到很奇怪:水在地球中不断地循环,并没有“流”到地球外面去,那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呢?我并不是说不要节约,只是比较好奇而已。——浙江宁海 蒋旭怡  相似文献   

9.
汉字王国的“多”字去找工作,他想到国外碰碰运气,但出门时忘了带证件,被卫兵拦了下来。“想偷跑?靠边站着去!”卫兵不由分说,把“多”用力一推。“多”撞到墙上,断成了两个“夕”。  相似文献   

10.
赵梅青 《语文天地》2011,(12):23-23
“斗”与“石”是比较有意思的两个字,在现代汉语中两字都是多音字,“斗”有三个读音dou、zhu、dou;“石”有两个读音shi、dan。两字义项都比较多,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不能不冷静地审视我们的教育,深刻反省我们的教育责任。 前段日子,有一项关于农村学生人数的课堂调查。我校是镇中心小学,但周边乡村的学生却占多数。可当时全班竟无人举手,只有不少同学红着脸低下了头。最后,在几个城镇孩子“你就是乡下的”那充满蔑视的检举下,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说     
“献丑”需要一个场景,可以在戏曲舞台上,可以在某个场合中,也可以在特定环境下。有的人“献丑”是自谦;有的人"献丑"是炫耀;有的人"献丑"是无奈。在人生舞台上,什么是“丑”?怎样“献”?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们选取以下三篇呈现给大家,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13.
想问题,办事情,“抓大放小”是经验之谈,然而“谨小慎微”“细节决定成败”亦可借鉴。孰大孰小,则“见仁见智”。但就思想政治课教学而言,教师往往习惯于视课本中的正文为“大”,而把其他的附件统统归为可有可无的“小”。笔者认为,《思想政治》中的单元内容结构图、目录、引言、辅助文、  相似文献   

14.
在文言文中.“孰”的用法较为普遍。要弄清“孰”的用法.还得从源头说起。“孰,食饪也。”(《说文》)亦作“熟”。会意字。小篆字形。左上是“享”.左下是“羊”,  相似文献   

15.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教学设计立求从语文的视角去思考教学中的问题,从儿童的立场去审视教学,瞄准“教什么”,落实“怎么教”。  相似文献   

16.
所谓“快乐体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师生在融洽、合作的气氛中通过生动活泼地形式求得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快乐。这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前提,达到强身健体为日的的一种体育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原为哲学上的术语,现借用来说明英语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英语中有些词可以“一分为二”地写成两个词.也可以“合二为一”地写成一个词。它们貌似神非。在读音上相同或相似,但在用法上有异,在词义上有别,给人有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不少学生混淆不清.常叫苦不迭。现归纳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8.
“阶段性作业”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阶段性作业,亦称“长时性作业”,与“即时性作业”“宽时性作业”互为补充,融成作业系列,为学生所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有作用。一、主要特点——三种类型作业的简略比较阶段性作业,与即时性作业、宽时性作业相比较,孰优孰劣,很难下一断言,因为它们在教学过程中,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段,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让学生受到不同侧面的能力训练,所以它们各有长短。这三类作业的特点,可以列表作简略比较:  相似文献   

19.
“等”在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列举,是一个助词,它是古汉语中的动词“等”经过引申发展并进一步虚化而来。“等”的本义是“比照标准样子做出同样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引申发展出副词和名词的用法。助词“等”是由名词“等”虚化而来的,其虚化的句法条件是用在代词、名词后表示“一类人、一类事物”或用于列举,仅表其多,由于高频出现,“等”的名词词汇义逐渐磨损,语义力量逐渐减弱,变成只表“列举”的列举助词。  相似文献   

20.
“才”字是文学学校出名的机灵鬼。一天,他说要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同学们,我能让句子中的时间长的变短,短的变长。”话一说完,“才”字四周便围了一大群人,大家都不相信“才”字的话。矮个子“一天”走向前说:“‘才’老弟,你能把我变长一点儿吗?”只见“才”字把手中的手绢一卷,再一抖,出现了一个句子:小明一天才看完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