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92年以来,作为先锋小说领军人物的余华先后推出了《细雨与呼喊》、《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等中长篇小说,其写作风格令坛大跌眼镜。各种评论纷至沓来:有人认为这是作为先锋小说的余华从先锋小说中溃退的表现,也有人评论说是余华对自身写作形式及内容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2.
以《在细雨中呼喊》看余华90年代创作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先锋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的余华,其创作以《在细雨中呼喊》为界,前后期的创作有着鲜明的变化。该小说即是余华前期创作的承续,同时更以诸如人性美、鲜活的人物、生活流、小说趣味等新生的异质标志着余华创作在90年代的流变。  相似文献   

3.
余华在《呼喊与细雨》反复提到"恐惧和颤栗就是人的至善"这句名言,在小说《颤栗》中,余华甚至不惜笔墨,成篇累牍地诠释他对"颤栗"的感悟。余华对"颤栗"情有独钟,文章结合小说文本,探寻人物"颤栗"的生命内涵。  相似文献   

4.
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中,余华一方面极力否定父亲形象,以此来反抗父权秩序;另一方面通过女性形象在小说中的集体失语呈视了潜藏于余华内心的父权意识。作者对于所谓的传统观念、父权意识本身存有悖论色彩。  相似文献   

5.
余华早期以他对暴力、苦难的自然主义描述和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态度在读者心中留下了特有的"余华标签",之后以《在细雨中呼喊》为界,余华的小说创作逐渐进入一个新的建构形式和人文境界。但是运用俄国托马舍夫斯基关于母题分类理论探析余华小说后,发现其无论怎样改头换面,"弑父"、"宿命"、"肢解"这些先锋标签都如影随形,余华就是从这些角度窥探世界,表达自己所见和理解;同时这些母题类型也处于不断的变化重构之中,后期随着客观态度的偏移,人文感情的投注,与先锋渐行渐远,反而与时代主题共鸣产生了暧昧不明的游离关系,人文内涵更加蕴藉。  相似文献   

6.
余华的小说是一个意义缺席的世界,余华无意通过自己的小说建构一个意义的世界,恰恰相反,余华小说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虚妄的世界,正是这种虚妄,揭示了我们生存的深度真实性。《在细雨中呼喊》就是一个典型的颠覆和消解意义的文本。余华在一个意义缺席的话语资源中,不可能找到并赋予这种本能生存以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中,余华一方面极力否定父亲形象,以此来反抗父权秩序;另一方面通过女性形象在小说中的集体失语呈视了潜藏于余华内心的父权意识。作者对于所谓的传统观念、父权意识本身存有悖论色彩。  相似文献   

8.
余华的转向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性则在这一转向中连接着余华的先锋与通俗的双重追求。从《在细雨中呼喊》到《兄弟》,性的这一双重叙事策略余华已经运用得游刃有余。当然,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这一叙事策略也存在着取消其先锋向度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在细雨中呼喊》是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余华特有的风格,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点讲述一个少年的心理自转,小说始终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贯穿着凝重的生命意象。作者通过非视觉上的“呼喊”,使内心的感受为读者所把握。  相似文献   

10.
余华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以“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展现了个体生存环境中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绝望。余华借这种生存的困境来拷问人类的精神家园在哪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寻求亮光,在绝望里寻求希望的一种信心。  相似文献   

11.
从1983年到2005年,余华已经陆陆续续地发表了几十部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都写到了家庭人伦关系中的兄弟之情。本文拟就《现实一种》、《在细雨中呼喊》、《兄弟》三篇小说,透过作品中"兄弟"这个意象,来剖析余华创作中从早期对暴力死亡的偏爱,到90年代温情的注入,再到新作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情、人性之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余华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寓言,那么《在细雨中呼喊》就是余华带有一定温情,从一个儿童的角度观察人性(父性)的流失变异,对不幸者(女性)悲剧命运的怜悯,对纯真的童心的追忆与呼唤,完成了他在细雨中无声的但却有力的呼喊。  相似文献   

13.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余华内心深处的悲悯情怀娓娓道来,他以温情的意绪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少年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孤独、幻灭以及困惑。不同于以往的霸权叙事结构,这部小说循着回忆性的思维,深入主人公内心情感世界,进一步剖析冷漠的亲情、短暂的友情、他者认同感等对"我"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影响。由此,本文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揭示"我"所面临的成长困境,以及这三个方面影响下的"我"的成长路程。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代文坛杰出的作家余华不同阶段的作品有着不同的叙述声音和形象,这体现了作家强烈的自我挑战、自我超越意识及无以伦比的探索姿态。从早期的先锋叙述,到先锋向写实的过渡,继而是写实叙事,余华的每一步探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本文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三部作品为例,分析余华作品从先锋叙述到写实叙事的嬗变。  相似文献   

15.
细读卡夫卡的《变形记》和中国现当代作家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都能够感到强烈的父子冲突。作家余华在谈论到其创作时承认受卡夫卡影响深远,余华的写作具有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特色。这两位作家在塑造父子关系中带有颠覆传统的叛逆性,但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作家不同的人生经历,使得《在细雨中呼喊》这部作品较为成功地学习了西方文学的特点,又继承了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一批作品的相继发表,作为80年代新潮作家代表的余华逐渐开始了他的转型,他的小说开始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文坛上。余华迎来了他创作上的一次飞跃。这种飞跃是他小说理论转变在创作上的  相似文献   

17.
《在细雨中呼喊》的语言独特,具有诗意性、议论性和荒诞性,表面上叙述透露出不确定性,这接近余华所追求的真实性。这三重语言特性,有助于小说主题的建构和人物命运与生存状态的揭示。在余华众多的著作中,甚至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这部小说的语言是独具特色的,它的形成离不开南方的文化氛围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余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余华的几部长篇小说,从《在细雨中呼喊》到《兄弟》中反复出现的"第二父亲"形象是对余华在强烈对峙冲突中建构正常父亲的形象的艺术追求,寄托着作者的理想.  相似文献   

19.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转型期的代表作,它包含了许多意味深长的潜在发展方向,然而在其后的写作中,余华基本上放弃了这些线索,改变了创作方向。这种选择虽然是个体性的,却在客观上迎合了时代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20.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中透过一个个以“欲望“”暴力“”抛弃”为象征的具体事物的寓言式描写,创造了生命与死亡的整体性隐喻。选取小说中的意象,分析具体的文本,发现作者是将所有意象置于“呼喊”这一核心意象之下,以此传达出生命与死亡的抗争和对立,以及温和表面之下流动着的孤苦无应与恐惧无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