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接到采访原国锋的任务,我心里有点惴惴不安。毕竟,他是被几位中央领导人点名表扬的知名记者,而我,在他面前可算是“菜鸟”。诚惶诚恐地搜罗了一堆他的资料,绞尽脑汁地列了一长串采访提纲,才敢给他打电话。当电话中的他一口答应我的采访,并爽快地约定了时间时,我才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2.
宋蓓蓓 《留学生》2010,(3):37-39
迟到了十分钟,陶闯风尘仆仆地走进采访大厅.谦和地微笑着,不停对记者道歉。90分钟的采访过程中,有两个电话打进来.他都按掉没接.他兴趣盎然地跟记者描述自己的教学科研、创业经商和生活中有关“挑战”与“专注”的故事,他反复提到了三个人比尔·盖茨、陶太太和他自己,记者发现.他用平和的陈述.道出的却是“火药味颇浓”的个字:闯!  相似文献   

3.
邢刚,五常市教委成职股股长,今年48岁,个子不高,朴朴实实的一个汉子,干农村成教工作已经整整20年了。听说他1996年荣获了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华扫盲奖”,于是我决定采访他。老邢得知我要采访他,依旧是3年前获奖后拒绝我刊记者采访时说的那句话:“没啥说的。”我明白老邢是那种埋头苦干、淡泊名利的人,不喜欢宣扬自己。但为了使老邢能接受我的采访,我几次做他的工作,说清采访他的目的,主要是宣传农村农教这摊事业。老邢好歹答应下来了,但时间定不下来。我几次电话约他,他总是说没有时间,总是不断往后推。一、新年一…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2005,(7):8-11
话题故事 5月初,记者阿姨在太原市的一所小学采访,告别时,一名五年级的同学突然递上一张名片,郑重地说:“阿姨,这是我的名片!”嚯,这张五彩斑斓的名片上印着一只可爱的卡通小狗,下面是“姓名、电话、学校、地址……”。旁边一名同学也亮出了自己的“名片”。他告诉记者,他们班的很多同学也都有这种“名片”,而且“名片”上的信息都是真实的,每人身上都带有几十张。当记者问他们为什么印名片时,同学们抢着告诉记者:“有了‘它’,大家认识后没事就可以打个电话或上网聊天了。”  相似文献   

5.
余杏 《湖南教育》2024,(3):20-21
<正>“王姐,枣子收到了没?味道怎么样?”“您的羊肉寄错地址了啊,好的好的,我立马查查!”……今年的寒假生活,对于李老师来说,并不悠闲,在记者正式采访前的10分钟内,他马不停蹄地接了3个电话。李老师是株洲市渌口区第五中学的招生和学生资助专干,教育部第一批、第二批“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援疆老师李朝胜。挂完电话,他赶忙憨憨地两手握着手机,向记者歉意地说:“抱歉,我的休息时间里,专门‘不务正业’,让您久等啦!”  相似文献   

6.
佚名 《班主任之友》2006,(12):60-60
琼斯大学毕业后如愿考入当地的《明星报》任记者。这天,他的上司交给他一个任务:采访大法官布兰代斯。第一次接到重要任务,琼斯不是欣喜若狂,而是愁眉苦脸。他想:自己任职的报纸又不是当地的一流大报,自己也只是一名刚刚出道、名不见经传的小记者,大法官布兰代斯怎么会接受他的采访呢?同事史蒂芬获悉他的苦恼后,拍拍他的肩膀,说:“我很理解你。让我来打个比方——这就好比躲在阴暗的房子里,然后想像外面的阳光多么炽烈。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往外跨出第一步。”史蒂芬拿起琼斯桌上的电话,查询布兰代斯的办公室电话。很快,他与大法官的…  相似文献   

7.
倪玮 《大学生》2013,(1):40-41
采访前,万新远正和家人打电话,放下电话,他说:“老爷子有点意思。”原来,大三的他向父亲汇报了自己的未来规划:毕业后先工作一两年.攒些钱,然后出国读社科类硕士.顺便锻炼好厨艺后再回国。万新远是做好碰钉子的准备了,电话那头的回答让他意外:“OK啊,随你瞎胡闹,自己有规划就行,别落下专业课和英语。””其实我爸挺传统的,这次没反对,主要因为我一直挺有主意。”万新远说。这个一直很有主意的男生.在大学里通过组织社团活动,有了不一样的思考和发现。  相似文献   

8.
采访南开中学特级教师谷明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并不是说谷老师倨傲,相反,相约采访的时候,只是通过电话就能在他平和的语调中清楚地感觉到一种谦逊与诚恳,见面之后这种感受愈发深刻;婉拒采访,是因为谷老师很低调——他感觉这些年各级领导和有关方面已经给了自己很多荣誉,现在退下来后依然时常会感觉“内心惶惶”,因此更愿意多做些实际的工作,为母校南开中学,为那些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为他一生挚爱的物理教学。“能够一辈子带领年轻人在神奇而美妙的物理世界里邀游,这是我感到最快乐的事。”  相似文献   

9.
昨天,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他请我拿笔记下他的地址或电子信箱———请我把他孩子的“操行评语”寄(发)给他。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孩子不肯给他看,所以……我拒绝了他的“请求”,我告诉他,我的“操行评语”不只是写给家长看的,首先是写给孩子看的,孩子看过之后才让家长看。那位家长很不理解。放下电话,我对这位家长又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是啊,以前我也发现过这样的问题:开学时,学生上交“家长反馈意见”时,成绩好的学生积极爽快地交了,上面有让孩子和老师看了都爽心的话;而成绩差的学生不是因为没有让家长签名而磨磨蹭蹭…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14岁的男孩,是学校的三好学生、班长。有一天,他在电视中看到记者现场采访偏僻山村的放牛娃:“你在这儿放牛干什么?”“让牛长大。”“那牛长大以后呢?”“卖钱,盖房子。”“有了房子又做什么?”“取媳妇,生娃。”“生了娃呢?”“让他也来放牛呗。”男孩在日记中写道:“看了电视,我想到了自己———我为什么读书?考大学。考上大学又为什么?找一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又怎样?找一个好老婆。然后呢?生孩子,让他也读书、考大学、找工作、娶媳妇……生命轮回,周而复始。”深夜,他服毒自杀了。男孩的死,为一出失败教育…  相似文献   

11.
从小到大,很少有人能分辨出我们两兄弟。原因很简单,我们是双胞胎,长得实在太像了。但让我奇怪的是,在这所高校,有一位老教授总是能准确地叫出我们的名字。所以,当一家电视台来采访我们的时候,年轻的记者找到了这位姓陈的教授。记者问他:“您是怎么认出这对双胞胎的呢?”老教授笑着回答:“原因很简单呀!父母为什么能够一下子认出自己双胞胎儿女呢?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子女充满了爱。”他顿了顿,说:“我是教写作的,他们都喜欢写作。作为老师,我深爱着我的每一位学生。同样的道理,正是对学生的爱,让我很快地认出了这对双胞胎。”爱,让我认出了双…  相似文献   

12.
在马加爵临刑前,《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当记者问他在行凶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自己杀害的是珍贵的生命,他回答说“我对自己的生命都不重视,何况是他人的生命!”马加爵的这种  相似文献   

13.
尚巾 《家教指南》2004,(12):38-39
一些家长让孩子“以暴制暴”《家庭导报》报道,记者不久前偶然听到两个七八岁男孩的对话,觉得很惊奇。一个孩子说:“现在学校没人敢欺负我了,谁打我一拳,我就打他两拳。”另一个孩子则说:“要想让别人怕你,自己就要长得壮一些。”让记者更吃惊的是,孩子的这些“以暴制暴”想法竟然是他们家长灌输的。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些家长,发现教孩子“以暴制暴”的还真不少。有的家长为了强化孩子的这种意识,平时会故意打孩子一下,如果孩子不还手,就教育他说:“不管是谁打你,一定要还手”!一位家长说,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强者,以免在学校被人欺负…  相似文献   

14.
最近,编辑部叔叔阿姨收到一位同学的来信,他在信中说:"平时我的爸爸妈妈在工作中十分辛苦,他们每天起早贪黑,为了工作,更为了自己的宝贝儿子能够幸福健康地成长。现在,'五一' 国际劳动节就要来到了,我想为爸爸妈妈做点事,让他们能够过上一个真正有意义和属于父母自己的节日。"这位同学在来信中不仅表达了对父母的深爱之情,更说明了他是一个十分懂事的好孩子,因为他已经知道心疼和关爱自己的父母。同学们,你可曾也想到让平时辛勤工作的爸爸妈妈度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呢?为此,记者叔叔来到学校,采访了部分同学,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打算。  相似文献   

15.
怎么让自己没有名气,这是略萨的理想。略萨,秘鲁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略萨现在真的很痛苦,他说,自己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因为现在很多人来采访他,特别是新闻界,采访是无休止的,不让我好好地安静地生活,不让我好好地工作,总是有记者来问那些我不想回答的问题。有时候我想逃到岛上去生活,在没有记者的地方生活。略萨说,他也当过记者,所以理解他们。但诺贝尔文学奖使得一个作者成为一个受难者。  相似文献   

16.
王晓瑞 《贵州教育》2009,(19):43-45
我在《贵阳日报》(前身为《贵阳晚报》)从事记者工作20多年.曾采访过数不清的人和事。随着时光流逝,许多记忆已经远去。但在浩瀚的星河中,有一颗我曾多次采访过的明星,如今他已届八十高龄,‘仍以“双星”(支教明星、抗癌明星)之光在闪烁。他的事迹受到了省、市媒体的关注。作为记者或者说老朋友,我的内心受到震撼,欣然重操这支已经“退休”了的笔,来记录他不平凡的“退休生活”。  相似文献   

17.
感受善良     
妈妈急匆匆地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单位里有事,让我自己打的去乡下看外婆。这下可难倒我了:平时坐车都与大人一起,而这次却自己一人。没办法,谁让妈妈没空呢!我犹豫了一下,便硬着头皮找车去了。在电话里,妈妈千叮咛万嘱咐:一是别让人“宰”了;二是别让人“拐”了;三是别让人“丢”了。妈妈还说,现在的司机心眼可黑了,近道不给你开,偏往远道行,上车时得告诉他:这条路我熟悉,别蒙我!听同学们说,上车得先看他有没有把计时器上的小圆片按下,如果没按,就自己动手。哦!对了,上车前先记下车牌号,万一他耍什么花招,就告他,让他吃不了兜着走!这是我从电…  相似文献   

18.
江苏宜兴人丁文均自曝自己没有什么文化,但他说他以前做生意一年照样赚个十一二万:无独有偶他儿子丁俊晖初一还未读完就彻底辍学了,但他照样得了斯诺克台球比赛冠军。在接受《南方体育》记者采访的时候,丁俊晖将父子俩的思想用这样的话说出来了:“读书有什么用?将来毕业了还不是要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会待在家里让父母担心。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现在我打球有钱挣,挺好的。”  相似文献   

19.
王英桂 《青海教育》2010,(11):15-17
第一次与肖玉平接触,是因为一次电话采访。电话的那头,他的声音清晰而干脆,在向记者讲解了玉树地震灾区学生参加中考的相关情况后,他自我介绍说:“我叫肖玉平,姓是‘小月’肖,名是‘玉树平安’这句话中的两个字,整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希望玉树能够平平安安。可没想到我的家乡玉树并没有真正平安,她遭遇了(7.1级地震)这么大的灾难。”这句话给了记者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成功的秘诀     
那位自我奋斗发了财的大亨正在夸耀他成功的秘诀。他说:“本人一向有一条理论,就是薪金是工作中最最不重要的一个环节。竭尽自己的全力,全心全意地工作,能比金钱给你带来更大的满足。”采访他的记者问道:“您就是使自己深信了这一点之后才发财致富的吗?”“不对,我是在使我手下的人深信了这一点之后才发家致富的。”成功的秘诀@小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