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巧设拓展探究,进行"相关链接",能优化学习效果。适当的拓展延伸,是文本教学的有益补充与深化,它与文本教学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拓展延伸能增加课堂的容量,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彰显"用教材教"的理念。结合教学中的实例,谈谈拓展探究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听了许多老师的阅读教学的公开课,几乎无一例外在教学流程中都设计有"文本拓展"这一环节,基本成了固定套路。但总感觉不能尽如人意,或"为形式服务的伪拓展",又或"游离文本泛拓展",亦或"非语文的异类拓展",感觉文本拓展反而成了新课改课堂信手可贴的一张标  相似文献   

3.
教材是课堂教学有效的依据,要使得课内拓展真正发生,就要立足文本,挖掘文本中适切的符合学生需要的拓展阅读的生长点,再确定好拓展范围,绝对不是脱离文本,漫无目的地无效拓展。我们试图以文本的"内"作为基础进行有效拓展,准确把握文本的重难点和写作特色,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内"应"外"合",于重点处画龙点睛,于细微处点染烘托,于留白处填补充盈,使文本与拓展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高效课堂中的语文教师应重视自己的主导作用,不要"少讲、无讲",要"精讲";不要"泛阅读",要"赏文本";不要"单一理解",要"多元拓展"。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涉及内容广泛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注重课堂拓展才能真正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课堂拓展应立足文本,适度拓展;紧扣文本,有效拓展;挖掘文本,深度拓展。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必须与文本的教学目标形成一个整体,拓展的内容与文本的内容应有相关性和类比性。教师在教学拓展过程中要把握方向,思路合理,避免脱离文本和学生实际。因此,课堂教学外延的拓展要有所"舍",做减法。"舍"的目的是"得","减"的目的是"增"。要减少不必要的手段和不必要的环节,把文本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狭隘地将精力放在对文本本身的分解和剖析上,还应该适当拓展延伸。因为教材中的文本"无非是个例子"。学生只有"吃透"文本、超越文本,活学活用,才能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文本,有效地进行拓展延伸、深化课堂,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唤醒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思考感悟,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最终让学生实现语文知识的内化、沉淀。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位称职的教师都无法绕开教学拓展这一教学环节,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整合引用于课堂教学,是教师应有的课程意识。但教学拓展是一把双刃剑,适时适当地进行,可以厚实课堂、丰富学生知识,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而盲目、毫无节制地为拓展而拓展,则会喧宾夺主,冲淡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衡量拓展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要准确掌握其难度和广度。如何进行拓展,追求拓展的"效度",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本期几位作者的阐述,也许能引发您更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渠道。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围绕"读"做文章,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拓展延伸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语文教师需要立足文本,寻找拓展切入点;立足课堂,拓展学生阅读的思维空间;立足学生实际,围绕文本有效拓展延伸;注重课外拓展,开阔学生视野,以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文学天地中去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通过在各文本中找准训练点,引领学生"品读"文本",感悟"文本",拓展"、"延伸"文本。让学生充分感受文本中语言文字的魅力,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1.
整体感知、问题探讨、文本拓展是文言文课堂的3个重要环节,它们相互联系、有机统一。有效的整体感知,可以从结构内容、关键词、标题等切入,从而化厚为薄、直取要害、提纲挈领。有效的问题探讨,应紧扣文本、立足语言,问题有梯度、有弹性、有生成,重视审美因素的挖掘。有效的文本拓展,要做到拓展有度,既"拓得出",又"收得回"。  相似文献   

12.
课堂拓展资料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厚实,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为例,从背景介绍型拓展资料、主旨接近型拓展资料、原貌恢复型拓展材料三个方面对课堂拓展资料的运用及尝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当前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引用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时,容易出现"文本失守"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文章认为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必须立足"文本",守住"网络关",把好"自主关",有效拓展语文阅读资源,有效实现语文阅读教学本位目标,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群文阅读""主题阅读"等阅读理念的提出,"文本拓展"在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根据教学需要拓展文本,有助于学生从众多的语言材料中吸收语言营养,提升其言语能力。然而,理论理解的偏颇也会带来实践操作的偏颇,不少教师文本拓展剑走偏锋:课文阅读时反宾为主,内容拓展面广量大,文本拓展过度。这样的课堂阅读教学,表面新鲜热闹,对学生的深度阅读无益。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追求实效,让文本拓展走向理性与自然。1.用好教材,切忌舍本逐末。  相似文献   

15.
"产出导向法"(POA)以产出为起点,又以产出为终点,通过"驱动—促成—评价"教学流程,使"学""用"有机结合。POA教学法作为中国特色外语教学理论,可以解决大学英语拓展课程面临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焦点组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教学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英语拓展课程使用POA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获得感和产出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着"大语文"的教育观,立足文本,积极开拓语文的外延,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他们成为有一定文化底蕴和素养的"准职业人",这应该成为中职语文教学拓展的导向和原则.同时,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除了要有正确的导向,还要有切实可行的策略,并且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课堂的拓展延伸才会发挥它应有的魅力和作用.因此如何在此导向的指引下对文本进行拓展延伸,也成了我们教学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关的教学实例,对此问题作一些阐发.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词语积累。教师要把握好词语教学的三个"落脚点",从挖掘文本训练点、夯实课堂训练点、整合课外拓展点入手,极力挖掘词语的内涵,展现词语教学的准、实、广。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教学中,适当的拓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本内容的来龙去脉,对于阅读教学效益的提升有明显的推动作用。针对当前阅读教学课堂拓展中"蜻蜓点水"、流于形式等现象,教师应真正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找准时机,因材施教,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拓展性阅读是建立"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让语文教学走出"高耗低效",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拓展性阅读,通过师生围绕某一阅读主题,搜寻收集与阅读主题相关的材料,重构文本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自主对话,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它通过把师生的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较为有效地开发了课程资源,活用教材,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授予了学生阅读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了阅读视野,学生的语文素养由此丰厚。  相似文献   

20.
所谓"课内拓展",是指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教师适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拓展,让学生多读、博读,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形成以文本带动课外阅读,以一篇教材内容带动词汇等多方面的积累,并指导学生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在原有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课内的拓展让所学的文章内容更丰富,知识网络更加系统。一、挖掘教材,寻找拓展内容1.从文章的作者入手。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的作品,如叶圣陶的《荷花》、季羡林的《夹竹桃》、雨果的《船长》等,在课堂上了解作者的简介,向学生推荐作家所写的其他名篇或精美的片段,以及相关书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