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清初遗民与贰臣交往心态十分复杂。著名遗民傅山与仕清官员魏一鳌在顺治年间交往密切,其交游心态可作为清初遗民与贰臣交往的典型。在考察他们交游情况的基础上,主要以傅山为视角,对其与魏一鳌交游过程中寻求政治庇护、生活帮助的功利性心态与对魏一鳌欣赏、同情、理解的心态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2.
钱仲联先生标校的《钱牧斋全集》搜罗钱谦益诗文颇全,然而尚有遗珠之憾。笔者翻检清人别集,发见其序文、尺牍各一篇,乃其佚文。《金文通公集叙》,总结了明代文章的"文体三变",可与钱谦益对于明代诸大家的诗文评议交互发明,并且直接启发了黄宗羲《明文案序》。《复陈乔生》乃《陈乔生诗集序》一文的补充说明,二文写于康熙元年(1662),可以纠正学界将《陈乔生诗集序》系年于顺治十八年(1661)的错误,而且为剖析钱谦益晚年心态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3.
沈光文诗作中的遗民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光文是台湾的第一位诗人,也是台湾第一位遗民诗人,在他之后,徐孚远、王忠孝、卢若腾等一批明末文人先后渡海至台,开创了台湾遗民文学和乡愁文学的先河.明朝遗民的心态早已成为众多大陆学者研究的对象,作为"开启台湾文学第一人",沈光文在台湾也得到足够多的重视.然而,沈光文诗作中的遗民心态却较少有人关注,沈光文的思乡之作、诗作中频繁出现"饥"、"饿"二字等,都与他的遗民心态密切相关,可以说,抓住遗民心态这条线,就找到了读懂沈光文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张兵 《西北师大学报》2005,42(5):103-109
清初泰州遗民诗群是一个既具独特文化个性,又与扬州遗民诗群乃至淮海遗民诗群有着隶属关系的创作群体。这个诗群由泰州本籍遗民与流寓泰州的外籍遗民两部分构成,代表人物是吴嘉纪和冒襄。就社会活动的范围与生活方式而言,又可分为隐居家园和游食他乡两类。尽管是一个隐逸型的诗人群体,却呈现出极具个性的群体心态:高度关注现实,深切眷怀故国。由于相同的社会背景和生存环境,以及相似的人生境遇,使泰州遗民诗群在创作上体现出较为一致的特征:关注现实人生,嗟贫、叹苦,抒写人生苦况;家国兴亡之感,故国旧君之思;凄苦、严冷的诗风;诗学取向上以杜甫为宗。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朱舜水的遗民身份为出发点,结合文本,考察他不肯步入仕途的起因和动机,以及他在东渡日本后的种种复国努力,希望可以通过完整把握朱舜水的遗民心态,厘清明代遗民拒绝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一种行为范式。  相似文献   

6.
明清易代之际的文坛领袖钱谦益出降满清,做了"贰臣",过后他又不能自安,晚年为抗清复明活动极力奔走。钱谦益曾为"贰臣"的复杂心态对他后期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在他晚年的重要作品大型组诗《后秋兴》诗中时时流露出愧疚颓靡之意。文章对钱谦益的"贰臣"心魔和《后秋兴》诗文本进行解读,对《后秋兴》大型组诗的创作中"贰臣"心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论吴嘉纪诗的文化构成与创作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嘉纪是泰州遗民诗群中存诗量最大、诗作也最具特色者,在清初诗坛占有突出的地位。王学左派思想的浸染、盐民与盐商文化及泰州一带的结社风气、吴嘉纪的遗民身分与泰州遗民的文化人格对其独具的心路历程以及诗作独特风格的形成起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吴嘉纪是中国诗史上继孟郊、贾岛之后最著名的苦吟诗人,其《陋轩诗》即凝聚了他悲苦而凄凉的一生,由此,形成了以“严冷”为基调的“野人体”,而他在艺术手法上最基本的特征则是多用并善用白描  相似文献   

8.
钱谦益"东林党魁"之说由来已久,因之于其自我称谓及时人的评价。本文通过梳理其所涉及的万历庚戌科场案、天启浙闱关节案、崇祯入阁枚卜事、丁丑狱案及周延儒拜相等前后关联的事件,认为其由于性格怯懦及噭名的心态导致了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行为,钱氏"党魁"之名不副实。  相似文献   

9.
叶绍袁的《甲行日注》以日记形式记录了他于明亡之后的生存状态,呈现了明遗民的命运与心态。从他以及所交接的群体,可以体会到作为遗民群体的角色选择的心理及情境;从他的个人的表达里,也可以感受到遗民情感和意志的深刻与丰富。  相似文献   

10.
刘基弃元仕明,虽不克获得大用,赍志以役,有识之士为之抱屈不已,但毕竟在入明后官拜御史中丞,爵封诚意伯,后世更视其为开国军师,配享宗庙。但自钱谦益在《列朝诗集》暗示、金堡澹归在《列朝诗传序》中明言刘基有遗民心态之后,400多年来一直未有很好的回应。其实,刘基的仕明,几番荐举征聘,绝非轻出;出山之后,又多有荐人,则显非如钱谦益所谓"迹与而心不与",实出"天命有归"的志愿;后来生出的遗逸之想,乃是不尽其志的牢骚心态而已;而其荐人之举,在明初的政治环境中,尤具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11.
青田隐居是刘基由仕元到仕明的转折点,其中的疑点也颇多。我们认为,刘基辞官隐居的具体时间是至正十九年春夏之际,其原因包括元王朝崩溃、自己被降职等多个方面,但与方国珍无关。在隐居青田期间,刘基的心态经历了前后三个阶段的变化,对朱元璋集团的态度也由排斥转变为支持。刘基本无出山的打算,在朱元璋集团的多次邀请下才勉强出山,并成为朱元璋手下的重要谋臣。  相似文献   

12.
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辽宁新宾)地区建立国家,即大汗位,国名“大金”(又称“后金”),从此,金和明成了不容并存的两个对立政权,它们之间爆发了一连串的战争。明天启六年(162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次年改族名“建州女真”为“满洲”,明崇祯九年(1636年)在沈阳称帝并改国号为“清”,两个封建政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明与金(清)的矛盾和战争,只是由于满、汉两族统治阶级之间的利害冲突而引起,并非两族之间的矛盾和战争。同时,无论满洲贵族还是明统治者对于明末农民起义采取了同样的仇视和残酷镇压态度。  相似文献   

13.
明代人口变动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代是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阶段。史书记载明代人口始终徘徊在6千万左右,根据近年来许多新的研究成果观察,这个数字并不真实。本文对明代人口的探索,初步确认明初人口为7千万左右,嘉隆之际人口已增至1亿2千万左右,这样雄厚的人力资源,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至万历之后,由于天灾人祸交加,使人口大减。但到明清之际仍能保持1亿左右,毫无疑问,这给清代人口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公爵哈斯木汗是清末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克烈部落的最高首领,国内学术界对其袭爵年份和去世年份的看法长期存在错误,对其儿子精思汗的出生年份则一直缺乏记载。《光绪朝朱批奏折》表明:光绪二年闰五月二十三日(1876年7月14日),哈斯木汗承袭其父阿吉黟遗哈萨克公爵。光绪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891年2月6日),哈斯木汗因病去世。其长子精思汗出生于同治四年(1865),次子博克西出生于光绪十四年(1888)。光绪二十年四月初五日辛亥(1894年5月9日),精思汗承袭其父哈斯木汗所遗哈萨克公爵。  相似文献   

15.
苏州光福圣恩寺是一座与明代皇家有着特殊关系且沐浴着明代皇家"圣恩"的寺院。明初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召见该寺寺僧,亲自书写条幅送之,并赐予丰厚的赏赐;同时,朱元璋还为该寺写下数首诗作。明正统八年(1443),该寺又得到皇上明英宗朱祁镇所赐的"天寿圣恩禅寺"的匾额。"土木堡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又于天顺三年(1459)再次赐该寺"圣恩禅寺"匾额。入清后,康熙帝多次南巡,在处理北边与沙俄战事及外交事务的同时,康熙于二十八年(1689)第二次南巡时,至苏州光福邓尉山,并驻跸圣恩寺,且为该寺"面赐御书‘松风水月’和帑金二百两",还为该寺写下了诗作。康熙此举,不乏与前朝有作为、有威望的开国皇帝对话以一较高低的心理,但更多的却是希望这座沐浴着前朝皇家"圣恩"光辉的寺庙,也抹上大清皇家的"圣恩"光芒,并希望能借之化解江南僧俗对满清的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16.
郑芝龙生逢明末清初朝供更替的乱世,他先以海盗而投明,又以明之国公而降清,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几点:(1)传统观念的影响;(2)利益所驱;(3)人心世风的引导;(4)朝廷措置得当。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降清与郑芝个人的异域生活经历有相当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宋琬作为"国朝六大家"之一,其诗歌创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对于他入清之后即参加科举考试,出仕清朝的行为却很少有人提及。宋琬在清初的身份和经历比较特殊,他以"白衣秀才"的身份参加科举考试,出仕清朝不属于"失节",但其世家弟子的身份和举家被清兵屠戮的灭族之仇对其心态影响较大。本文分析了宋琬仕清的矛盾心态与缘由,并叙述了仕清行为对其诗歌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龚鼎孳是由明入清的贰臣,他在清初因维护汉人利益,受到以冯铨为首的北党打击,被时人看作南党成员,却在陈名夏等人失势后不降反升,受到顺治帝的重用. 但是作为一名身事两朝的文人,他的仕途沉浮与当时特定的政治环境息息相关.文章试图通过梳理龚鼎孳在清初党争中的表现,考察他身为贰臣的复杂心态,从中窥见由明入清贰臣痛苦改变和适应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9.
清军入主中原后,大量吸纳明朝的文武官员,为清朝迅速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同时也把明末官场中的贪污成风的陋习继承了下来。顺治帝亲政后,开始制定相关政策对官吏贪污进行打击限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2002年是明末杰出的思想家李贽逝世400周年,他一生中对宋明理学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学术批判,而有权有势的论敌对他却进行了一系列残酷的政治迫害,这就形成了李贽被迫害致死的悲剧。李贽至死也不明白真正推崇儒学的是那些将它作为统治工具的当时和历代的最高统治者,而绝不仅仅是理学家,这也是他的悲剧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