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级政府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政府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在日前召开的2004年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该省常务副省长王明义强调,要完善政策,规范市场,检查督促,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宽松环境。  相似文献   

2.
从就业角度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发展职业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表示今后五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3.
每年这个时候,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个话题都会成为全社会焦点。今年,“到基层去”是来自政府和校方的响亮声音。“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三支一扶”、“农村教师特岗”、“大学生村官”等计划,2007年会尽展活力。  相似文献   

4.
《职业技术教育》2005,(33):55-56
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河南省提出并实施了“就业拉动”战略。一是制定一系列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二是加强领导,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就业服务工作机构,教育、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分工合作,省、市、学校三级密切配合,共同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三是加强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每年坚持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四个一”活动,即开好一门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必修课,  相似文献   

5.
《职教论坛》2008,(5):40
燕晓飞在《教育与经济》杂志2007年第4期撰文指出.判定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产品的性质.可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该教育产品的提供责任,以及政府和个人家庭之间对于该类教育培训费用的支付责任。所谓产品性质,是指产品属于“私人产品”、“公共产品”还是介于其间的“准公共产品”。作者认为,我国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双不足的现状与此认识密切相关。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是指针对非正规就业者这一特定人群所进行的以提高其职业技能为直接目的,促进其自身素质全面提升的教育活动。劳动力素质,“是指以与劳动过程的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素质的总和以及劳动者的非智力品质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6.
做好大学生就业见习工作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2022年公布的45个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沈阳市名列其中,同年沈阳市推出了青少年发展“十四五”规划。以沈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为调查内容,通过剖析沈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问题,挖掘深层次影响因素,提出了政府、企业、高校和毕业生“四维一体”的“稳岗位、促就业”的就业见习路径。  相似文献   

7.
浅析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高等教育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与此相应,毕业生体制也逐步由“计划”走入“市场”。毕业生就业工作由“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带动了人们就业观念方方面面的转变,也引发了长期居于毕业生就业工作主导地位的“政府”职责的微妙变化。于是,围绕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经历了“国家计划分配——计划分配为主、自主择业为辅——社会选择”的演变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利益取向不同,调整的对象不同,就业主体的地位和责任不同,政策运作机制也不相同,但是政府的影响力始终最大。在事关“民生”、“国安”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上,各级政府理应充分发挥职能,有效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与创业、用人单位积极参与、高校主动面向市场进行改革,并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相应的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9.
“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是2005年政治高考新增的考点,而就业问题在今后若干年内将一直是中国十分重要的问题,温家宝也在今年两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就业压力巨大”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期性问题之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同时存在,使中国的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长达四十年之久的传统就业制度中,基本上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单一就业格局的突破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政府推出的“三结合”就业方针,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则以国有企业中劳动合同制的推行进而“再就业工程”的实施为标志。初步确立后的劳动力市场虽取得一定成就,但其发育并不平衡,并且市场自身的缺陷、市场供求主体的不明晰、工资调节机制不健全以及相关法律基础的不充分也在制约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发育和完善,需要借助政府行为,通过深化改革,推进劳动力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近年来高校的大幅度扩招以及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的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热点,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云  陈骁 《上海教育》2001,(8):23-25
背景资料:1951—1965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基本上执行的是“集中使用,重点配备”的方针和“分成分配”的方针。1972—1979年:这一阶段的毕业生为“文革”期间推荐入学的学生,根据国家规定,除社来社去的毕业生仍回原社、队安排外,其余毕业生原则上哪来哪去,由原选送的部委、省市分配,国家只作少量调剂。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毕业生就业仍沿袭由政府“统包统分”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与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1%、3.6%、4.0%和4.3%,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就业已成为整个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心病”。近年来,“劳动力数量急剧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镇转移,城镇的下岗和裁员”,三股力最综合作用,加剧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陈明星形象地称之为“三碰头”。  相似文献   

14.
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分别制定了“两结合”、“三结合”的就业方针。本文认为“三结合”就业方针是对“两结合”就业方针的继承和发展,并从二者的主要内容、存在前提、实施结果等三方面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前出现的大学毕业生“过剩”是一种区域性和结构性过剩。这种“过剩”不仅造成人才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也造成了财富与知识的严重分离;不仅对财富的创造造成危害,也给知识分子本身带来危害。造成这种“过剩”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才市场尚处于发育阶段,缺乏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配制人才资源的能力,而政府的宏观调控又未及时跟上。因而需进一步完善市场,加大市场统一配置的力度。在此基础上,辅以政府宏观调控,积极引导人才向西部地区、向非国有企业单位流动,使人才配置达到整体平衡,从而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谈建立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高校和政府两个层面,通过发挥高校的“引导、鼓励、激励、促成和推动”五大作用,唱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旋律;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打通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对建立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进行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系统辨识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毕业生就业就是实现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政府角度讲,是指以国家发展的全局为重,与国家的发展规划相协调,达到“人尽其才”、“人得其才”的人力资源配置状态,从个人角度讲,是指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发展目标。达到这个目标,高校就业支持系统的完善是关键性因素。高校就业支持系统就是通过高校及社会各方面协调努力,使高校毕业生从“待用之才”转变成“有用之才”,实现“人尽其才”的高层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体系。  相似文献   

18.
引入市场营销理论 创新高校就业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新形势下迈向市场化,市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及其对就业工作的影响日益显现,市场导向的毕业生就业机制已初步形成。就业市场化的新形势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有新认识、新观念、新举措,要用市场的机制和眼光、用改革和发展的思维来解决就业问题,要树立“以销定产、以销促管”的新理念,将高校就业工作提高到“市场营销”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从1999年国家开始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毕业生数量也随之迅速增加。我区今年高校毕业生为15793人,预计两三年后将突破30000人。由于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不会相应增加,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对做好今后几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具体办法和要求,明确了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目标,即建立和完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自治区政府也对切实做好高校毕业…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劳动力市场需求发生变化,高职院校人才供给难以匹配,高职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发生转变等问题的不断显现,导致用人单位“招聘难”和高职学生“就业难”并存,影响就业质量。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需要政府、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等多方协同努力。政府引导,不断开辟优质新岗位;高职院校调整就业工作模式,全面提升促进就业创业能力;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实现最佳人职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