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宛婧  韦荷琳  袁应 《新闻世界》2011,(1):135-136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定期在广西南宁举行,对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会展文化对广西的会展经济支撑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应进一步重视广西会展文化的提升,促进广西会展经济的发展。本文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例,分析影响其满意度的因素,找出广西会展文化发展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颖婷 《视听》2023,(4):121-124
作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推动者、深度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广西积极推动中国—东盟交流对话。对于在区位和地缘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广西主流媒体来说,面向东盟国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传递好中国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广西日报传媒集团通过版权合作模式、青年对话探讨模式,以及文化节目“出海”的形式,在促进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和文化交流互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十月底的北方正是秋风萧瑟,而濒临北部湾的南国边城—广西北海市却依然夏意盎然,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三届三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于10月29日—31在这里隆重召开。开幕式在29日上午举行,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理事长孙宝传、新华社技术局局长谢胜和、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正局级巡视员郭炎生、新华社广西分社社长杜新、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秘书长周志强、广西广电局副局长朱日荣、广西日报社主任黄力平、北海市委副书记段文道、广西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沈明、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华绍和、副理事长于纪恺、吴…  相似文献   

4.
广西作者图书馆学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虎巍  周丽 《图书馆界》2006,(4):50-53
本文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统计来源,对2000—2005年的广西图书馆学研究论文从研究成果的数量分布、增长态势、地域分布、时间分布、主题分布和机构分布等诸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与全国图书馆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对广西图书馆学研究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合作平台以及作为我国走向东盟的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广西出版集团充分发挥现有的少儿原创、时尚女性、生活保健、小说等板块品牌优势,加大对外向型图书的开发力度,积极打造面向东盟市场的特色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6.
从2006年起,广西卫视不再提女性定位,转变成以中国—东盟合作为主轴,同时兼顾民族和时尚内容,形成东盟、民族、时尚三大特色频道,2008年上半年广西卫视在华南地区收视率排名第一,广告收入也大幅增长。置身于娱乐性和功利化的电视市场背景下,广西卫视的转变令人深思,给人启示。  相似文献   

7.
10月22日,由新闻出版总署、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新闻出版局、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出版广角》杂志承办的"2011中国—东盟出版博览会数字出版论坛"在南宁举行。论坛承办者与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知网、中  相似文献   

8.
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开启世界一流期刊建设。广西地处南疆,是面向东盟的重要窗口,在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交流中发挥桥头堡的作用。但广西的科技期刊发展相对薄弱,与广西近年来的科研发展不匹配。广西科技期刊如何在政策与环境的推动下探索国际化发展路径成为期刊人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广西科技期刊的出版特点,从中国—东盟视角探索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具有区域性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给广西-东盟电视国际频道合作带来了新机遇和新动力。在这一背景下,广西与东盟各国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展开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与此同时,合作也面临着政治、传媒制度、文化、语言文字、模式机制、人才及技术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广西—东盟电视国际频道是广西甚至是中国对东盟地区乃至中国对世界传播的一个窗口,创新合作模式,建立合作机制,开设特色栏目,建设人才队伍,加强技术交流成为当下双方合作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赵然 《传媒》2018,(3):37-40
当今时代,全球经济多地区、多领域合作快速发展,区域互助方兴日盛.从2004年中国—东盟国际博览会会址永久落户广西南宁,到2013年广西被敲定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作为我国对外开放中传播大国形象的战略地位逐渐提升.广西对外广播作为广西唯一一家区域性国际广播频率,成立30多年来,在对外传播,尤其在对东盟传播中国形象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笔者就广西对外广播频率对东盟传播的发展史进行分期研究,将北部湾之声对东盟传播的策略及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其近些年来发展的短板加以分析,并试图找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梁漱溟(1893—1988),字寿铭,原名焕鼎,曾用笔名瘦民、寿名,祖籍系出元代皇室之梁王,故入河南开封籍,后于清朝中期官游至广西桂林,故世称广西桂林人,是现代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学者、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和社会活动家,也是现代中国新儒家学派早期的代表人物,更重要的是还享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美  相似文献   

12.
由新闻出版署、中国报协联合举办的第二次全国报业经营管理评选结果揭晓,广西有南宁晚报广告部、桂林日报广告部被评为全国报业经营管理先进集体,广西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广西报协会长张章嵩、广西广播电视报副社长刘化  相似文献   

13.
特别奖(1种)《神脑聪仔》系列卡通丛书(1—10),接力出版社,策划:李元君、黄宗湖、王玲,责任编辑:黄钲、黄俭、莫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一等奖(3种)《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夏永翔、欧薇薇《灯下昆虫图鉴》,广西科技出版社,责任编辑:陈文炯、罗珏玲《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丛书》(6卷),广西  相似文献   

14.
论宋代小报—兼及邸报、小报与近代报刊的比较姚福申新闻学 研究第17期有关邸报几个问皿的裸讨姚福申新闻学研究第15期从邸报谈起辛文思湖南日报通讯第1期邸报—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唐耕揭八小时以外第1期外国人看《京报》新阳南京日报通讯第4期中国封建社会言论出版禁令考方汉奇新闻学论集第l辑林译《澳门月报》及其他吴乾兑等近代史研究第3期 《申报》纪略翟路、马光仁吉林日报通讯第1期西方俊华工具《万国公报》雪涛抚顺日报通讯第1期广东的第一张报纸—《广报》南方日报通讯第1一2期广西最早的报纸—木刻线装的《广仁报》广西日报3月16日变…  相似文献   

15.
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走上国际经济舞台.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这是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6.
宋代山水散文有格物致知、明心见性的特点,善于在山水中寻求理趣,语言平易流畅。广西山水秀美,自唐宋以来已有名声,宋代落南人士在唐代的基础上有了更为丰富的广西游山玩水的经验,有了对广西山水的亲和态度,有关山水的文章也比较繁荣。宋代广西山水散文既有时代特色,又具有地方色彩。其主要内容为山水、洞穴和名胜古迹,这些山水散文对未到广西的人有很好的解释和宣传作用,对古代广西的胜迹和文化有记录和保存的作用,其中也不乏文情并茂的游记佳作,对中国游记文学也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与东盟关系进入"钻石十年"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广西媒体对"中国—东盟"合作的报道成为双边共同发展的助力.当前,广西主流新媒体将"中国—东盟"合作报道的重点置于国家战略层面下的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教育国际合作的典范、融通的文化交流等方面,但报道尚存在新闻分布零散、未形成宣传的议程,宏观描述多、微观叙事少等不足.为此,需要强化"一带一路"相关议程设置,将新媒体的运营思路融入新闻策划,实现报道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论文分析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高校图书馆联合参考咨询服务网的运行机制,并从目标用户、收费免费、咨询系统、咨询成本、咨询时间、内外包模式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详尽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深入,对外交往日益增强,地方对外宣传在中央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下,在向世界说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和消除国外存在的误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广西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地带,探讨新形势下发挥广播外宣媒体的作用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20.
正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合作平台以及作为我国走向东盟的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广西出版集团充分发挥现有的少儿原创、时尚女性、生活保健、小说等板块品牌优势,加大对外向型图书的开发力度,积极打造面向东盟市场的特色文化产品。挺进东盟主要做法一、把越南作为东盟图书版权输出的主要突破口,采取"请进来"方式与越南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