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我国校企合作机制作为一种全新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已经在众多的高职院校中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同时,对于高职院校中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一般都以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形式为方案构建的切入点,在满足社会对专业的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基础上,不断加大学校与企业的联系,逐渐拓宽合作的范围,并强化合作的深度,进而促使“紧密型的校企合作”的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得到不断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根据张家港地方经济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和沙洲职业工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索了"资源共享,过程共管;人才共育、责任共担"的校企一体化"紧密型"合作办学途径,实践了"毕业则就业"胜任企业技术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陈为全 《教师》2011,(23):115-116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模式是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的核心。研究当前数控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校企合作的数控技术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建设的思路和措施,从而达到改革数控技术课程体系,加快专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提高工学"结合度"。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制定工学结合管理制度,设立工学结合管理机构,找准工学结合点,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5.
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将信息技术与校企合作深度融合,通过构建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平台、校企远程视频互动学习平台、校企合作信息港平台以及平台建设与运维体系,拓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高高职院校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助力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要素,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联系办二级学院是实现校企实质性、紧密型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从校企合作联办二级学院的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促进校企实质性、紧密型合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高职旅游专业校企合作动力机制构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完善政府导向机制,加大对高职教育的宣传和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建立校企双方利益驱动机制,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建立企业优先选才制度和校企人才共享制度;强化行业协会监督协调服务机制,为校企双方搭建信息交流和人才共享平台;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建立校企紧密型合作机制,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紧密型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高级形态,是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基于共同利益需求和彼此资源优势,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原则形成的深度合作模式。紧密型校企合作具有动态化的运作发展、多元化的利益基础、多层面的合作交流、系统化的制度保障、具体化的责任要求等特征,包括教育型合作、研发型合作、生产型合作和服务型合作等模式。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高职院校改革的必然要求。以行业协会为校企合作对象,建设四川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新模式,能够保证校企合作的宽度和深度,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各要素的高质量,使区域内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普遍受益。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由“合作”向“融合”发展,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由“股东会中心治理”向“董事会中心治理”发展。基于校企合作法人型公司人格独立,施行董事会中心治理模式,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易于防止资本的逐利本性,更利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