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目前平面设计教学中的状况,结合多年从事平面设计教学及制作的体会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旨在和同行进行交流与探讨,为平面设计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需要说明的是,本人非资深人士,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平面设计培训,仅仅是因为爱好而自己摸索出一些粗浅规律,在此提出来与同行们研讨,希望借此能够为平面设计教学的发展增添一点动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化,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也在进行一系列的尝试和创新,平面设计学科是一个比较注重实践和创新的学科,但是在目前高校的平面设计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现状,并提出如何应用项目化教学法来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我国的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社会中的高素质人才逐渐地受到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重视,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我国高职院校外语教学中的韩语教学,在当前职业教育背景下,如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立足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培养出高素质的韩语人才就成为了关键所在。因此本文以高职韩语教学过程中如何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分析在当前韩语教学如何融入"职业教育"特色、高职韩语"职业教育"特色教学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及高职韩语教学过程中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改革措施等,为后续的教学实践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4.
依据现代课程教学评价理论和国家对高职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本文结合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改革实际,按照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模式进行了探究,对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并介绍了相关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平面设计专业起步晚,所以在教学模式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同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平面设计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矛盾。本文从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平面设计现状展开分析,总结出教学的必由之路一定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种模式相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平面设计方面的人才。并论证该模式的可行性,并给出自己的一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高职院校的平面设计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应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来设置实践教学课程。要根据高职教学理念和社会需求确定实践教学大纲,使实践教学具有针对性;要精心设置专业实践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要采用企业综合实训模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职平面设计发展较晚,缺乏教学经验,教学组织和师资配备等缺乏合理性,教学计划的制订很多都是照搬普通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高职生源的文化底蕴略显不足,削弱了高职平面设计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文章主要对高职平面设计教育现状的若干环节进行了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更好地推进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文章重点说明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及广泛运用的今天,学校教育如何将计算机平面设计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融合,让学生真正能在课堂教学中学有所获,让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文章还阐明了计算机平面设计在现代教学中实际应用的重要性,并列举了一系列案例来说明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有传统教学所没有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当前各种新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媒体的变化推动着平面设计的变革,平面设计师的岗位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形成了新的平面设计方向"动态平面设计".高职院校如何根据企业岗位要求,构建培养"动态平面设计师"的课程教学体系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先分析新媒体的出现使平面设计从静态向动态发生转变,同时对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现状进行梳理,进一步提出建立多学科综合的培养目标,并尝试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史妍 《华章》2012,(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方向属于快速发展阶段,平面设计方向适合工作种类繁多,就业面广,技术性人才大量需求.但随着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方向数量的不断增加,它的竞争趋势更加突出,提高教学质量,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研究适合的教学体系,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社会发展需要接轨,培养技术型人才成为了高职平面发展趋势与不淘汰的重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分析高职平面设计方向的现状是高职类院校在平面设计领域的积累一直沿袭着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缺少针对高职学生特点而设立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分析高职平面设计方向发展的趋势是经验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