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现代景观改造倡导因地制宜、经济高效、和谐生态、特色鲜明原则.君山的景观改造应以建设观光游览、文化探源、生态休闲的复合型湖岛景区为目标,以生态主题、文化主题建设为重点.改造方案具体划分君山为巴陵春潮、洞庭秋月、湘祠竹影、柳毅传书、银针茶韵、君山枫情、螺峰夕照、乌龙觅史、香炉烟雨、湿泽翔歌等各具特色的十大景区,相应配套覆盖全岛的交通游览路线,实行景区夜景观建设,采取有效的防洪、防血吸虫办法,可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君山旅游的主要景观弊端和洪水、血吸虫危害,预期实施后将创造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科学、合理的旅游环境容量,对维护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旅游者体验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南阳武侯祠为例,利用面积法计算出其最大旅游环境容量,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利用现状为旺季高峰日超载,旅游淡季严重弱载,景区整体处于弱载现状.由此,提出一系列解决资源闲置的措施,如加大宣传力度延长旅游旺季时间、开发新景区景点、增加景区吸引力、加强景区监测工作保护景区环境,对其更好地进行旅游规划和持续开发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襄阳古隆中景区和南阳卧龙岗景区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存在问题,并根据其旅游资源优势、市场需求趋势及开发利用条件、机遇,提出进一步开发利用的若干设想。最后指出旅游景点景区的开发利用应注重:突出景点景区的独特性、力求景点景区的不断更新、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整体协调综合开发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襄阳古隆中景区和南阳卧龙岗景区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存在问题,并根据其旅游资源优势、市场需求趋势及开发利用条件、机遇,提出进一步开发利用若干设想。最后指出旅游景点景区的开发利用应注意:突出景点景区的独特性、力求景点景区的不断更新、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整体协调综合开发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朱林 《滁州学院学报》2004,6(3):122-124
从南胡景区景观改造绿化规划设计背景入手,对南胡景区景观绿化规划设计的宗旨、原则及基本构想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布局和配植造景方案。  相似文献   

6.
渠县賨人谷景区的各类自然景观中,岩溶堆积物景观最具特色,对该类景观形成机理的探讨,能为有效保护这一自然旅游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次研究在实地地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类岩溶堆积物景观形成机理的分析可知,景区内表生钙华、内生钙华、滴石景观的形成是水体中CO2损失导致碳酸钙过饱和的结果;钙质砾岩堆积带的成因则为河流对河床中砾石的搬运能力因气候转干而减弱,在景区内沉积的砾石被水流中的碳酸钙沉淀胶结成砾石条带,砾石条带随地壳隆升而被抬离水面;在部分岩溶洞穴中,还分布有被钙华体固结的植物落叶和曾被古植物根系占据的管道状孔隙.另外,景区内因水源渗漏造成岩溶堆积物景观急剧衰退这一现象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研究宗教旅游景区游客与香客的旅游行为有利于宗教旅游景区对其不同细分市场进行开发与管理。以衡阳回雁峰景区为例,采用深度访谈法和观察法收集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了宗教旅游景区游客与香客的旅游行为在游览线路、游览景点、不同类型景点的游览时间、寺庙内的活动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游客的视角,对旅游景区语言景观进行感知分析,有助于厘清景区语言景观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以五台山景区语言景观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研究及五台山景区语言景观建设实际情况,构建了五台山景区语言景观游客感知评价指标,通过应用问卷调查与IPA象限分析法对五台山景区语言景观游客感知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五台山景区语言景观总体感知满意度和对其重要性认知均较高;除语言景观材质、颜色使用情况满意度均值大于重要性均值外,其余感知评价指标满意度均值都小于重要性均值;游客对五台山景区语言景位置摆放、语言景观解说内容为旅游活动提供方便满意度最高,需要继续保持,而对语言景观语码使用、清晰醒目程度、其外观设计与环境协调情况满意度比较低,这是景区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莆田市湄洲岛风景名胜区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法),通过3个准则层因素和8个指标层因素研究影响文化型旅游景区景观感受的重要景观因素.结果表明:在准则层的重要性排序中,空间感受景观美学总体印象,所占权重分别为0.415 3、0.393 0和0.191 7.在指标层的重要性排序中,隶属于准则层中空间感受的游线适宜性因子的权重值远高于其他7个因子,占总权重的0.323 0,进一步说明了空间感受在文化型旅游景区景观评价中的重要地位.研究为今后科学和系统地进行文化型旅游景区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山岳型旅游景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生态资源,而且其文化内涵深厚、类型多样。论文以南岳衡山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山岳型旅游景区不同文化类型及文化景点的游客感知特征及其对游客满意度、游后行为的影响效应,并提出了山岳型旅游景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景区资源是景区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景区的资源精华,也是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从旅游资源培育的必要性、原则以及培育内容等多方面对景区旅游资源的培育管理进行研究,希望能对景区旅游资源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提高其资源培育质量,突出资源特色,从而提高景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景点介绍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开发景区和吸引游客的必要手段之一。平遥古城景点介绍在及物性和语气结构上独具特色,客观真实地向读者提供景区信息,但缺少同读者的互动交流,旅游开发者可以巧妙融入一些召唤性的语言特征以发挥景点介绍对旅游资源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适应与选择"的核心视角研究四川省旅游景区景点介绍文本的英译,首先分析了四川省旅游景区景点介绍文本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特点,然后提出对应的翻译原则和策略,以提高其英译质量且规范其英译实践。  相似文献   

14.
在对黄果树景区旅游资源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拟定了一个分类体系和相应的定量评价方法。此旅游资源分级分类系统不仅考虑了属性分类,还考虑了规模分级,有利于进行定量评价。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黄果树景区旅游资源的属性类型、优势资源的赋存和等级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黄果树景区自然旅游资源中,以瀑布、山地景区、洞穴等占优势;人文旅游资源虽然类型较多,但除少数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和建筑景观以外。其它型的总分都不高。  相似文献   

15.
门票作为景区综合服务的有价票证,是景区健康发展的指数之一,近年来其价格上涨之势广受热议,与此对应的是部分景区免票策略及无景点旅游的出现.在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基础上,探讨我国景区门票上涨的原因及影响,基于各种影响因素来研究门票定价策略十分必要而迫切,有针对性的分析门票发展与规范的保障措施,以此助力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发展与规范.  相似文献   

16.
泰山凌汉峰下有一处美丽、肃穆、完整的佛家寺院建筑群体,这就是名扬海内外的普照寺。普照寺,过去仅仅作为泰山环山路上的一个景点,供游人欣赏、歇脚。但事实上,普照寺决不是孤立的一个景点,以其为中心,向上下左右辐射,布满了若干既独具特色又与普照寺文化息息相关的景点,构成了一个“大普照寺”景区。大普照寺景区是一个自然景观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都极为丰富的景区,实在大有开发的必要,它的旅游资源潜能一旦被开发出来,它将成为泰山旅游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泰山旅游事业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7.
运用营销学理论依据,用SWOT方法,从大青沟景区的旅游现状入手,对大青沟景区的发展现状,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条件、交通及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客源市场等进行了资源优势和机遇分析,在资源开发、产业规模,景点文化深度等方面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周边旅游市场的替代威胁。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方面对大青沟景区绿色营销的策略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鸭绿江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景区的规划,并对各景点的旅游特色进行了评价,这是鸭绿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核心,也是开发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湿地旅游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湿地旅游资源开发意义与湿地旅游 研究河南省湿地旅游资源基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河南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实现了快速发展的目标,观光旅游已经成为河南省的旅游主体,历史文化、古代遗迹、人为景观是重要的旅游景区景点.然而,旅游产品的结构完善应当包括三大块,即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特种旅游.  相似文献   

20.
在中原崛起的背景下,河南将旅游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河南具有一流的旅游资源,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中问题很多,突出表现在旅游景区上。景区是旅游产业的龙头,本文首先构建景区研究的理论基础,接着系统分析了河南省景区开发的资源优势和现状问题,最后提出了河南省旅游景区开发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